2018年9月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強調,在社保征收機構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現有征收政策不變,同時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以激發市場活力,引導社會預期向好。
對于中小微企業,這無疑是一支強心劑。
8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醫療保障局在北京聯合召開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征管職責劃轉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今年12月10日前要完成社會保險費征管職責劃轉交接工作。自2019年1月1日起,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各項社會保險費和先行劃轉的非稅收入。
由于稅務部門掌握的企業信息更加充分、強制性更強,對于此前并沒有足額繳納社保費的一些企業來說,低繳漏繳社保費的“灰色地帶”大大地縮小了,企業利潤空間可能會進一步被社保費擠壓。
中國裁判文書網9月3日公開的《國家稅務總局常州市稅務局與常州市裕華玻璃有限公司非訴執行審查裁定書》顯示,除已經繳納的20多萬社保費之外,常州市稅務局向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該公司欠繳的社保費款約180萬元。法院審查后準予強制執行。
北京一位今年被社保稽查抽中的企業主表示,社保部門在他們公司派駐了會計師,共計查出自公司成立以來的社保欠費100多萬元,被社保局要求限期繳納。現在他們公司已經按照員工實際工資來繳納社保費,預計企業成本會增加約10%。
黑龍江、廣東、河南、遼寧、江蘇、湖北等地也有陸續開展追征社保的工作。
51社保發布的《2018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顯示,2018年社保繳費基數完全合規的企業比例有所上升,但仍然僅占27%。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一份關于民營經濟的研究報告稱,中國社保繳費幾乎全部由企業承擔,該部分費用占到商業利潤比重高達48%以上,而美國此項費用只占到商業利潤比重的10%,這是導致中國總稅率過高的主要原因。
據國泰君安測算,在社保征繳體制改革后,企業與個人將補繳共計近2萬億元。若企業與個人按照當前費率共同承擔,將影響企業利潤總額13.4%,短期增加企業運營壓力。
社保實繳追繳對于以往繳納不合規的中小微企業而言,究竟意味著什么?中小微企業是否還有合規方法規避社保繳納費用?針對上述問題,創頭條記者采訪了近10位社保研究者及一線創業者,并將采訪實錄整理如下:
(排名不分先后,內容略有刪減)
余清泉(51社保創始人):只有低費率才能廣覆蓋
社保追繳還是要看各個地區具體情況,可能會出現一些追繳,但不是每個地方都一樣。確實很多企業存在不合規,最新數據是只有27%的企業合規繳納社保。目前并沒有明確的追繳政策出來。
對于小微企業,還是應該正視現實,標準勞動關系是主流的用工形式,社保繳納必然逐步走向合規。同時,國內目前社保費率確實屬于全世界較高的,建議國家研究下調社保費率,只有低費率才能廣覆蓋。
為了降低用人成本,企業應該追求更高的人效,采用多種用工形式,包括靈活用工,輔助性多元化用工。外包方面,如果只是單純的派遣,也需要合規繳納社保;如果是真正的業務外包,確實可以通過人才資源的合理調配優化用工成本。
李賢威(社寶科技創始人):追繳實操層面有難度
社保實繳追繳小微企業有可能破產。追繳實操層面有難度,但是接下來企業社保繳納需要合規。
邱燕(金柚網聯合創始人):或可偏重靈活用工
經濟發展到現在,如果下一步國家要再推行什么樣的政策,必須要基于真實的數據,如果很多數據是失真的,將沒有辦法做出有效的經濟發展的一些政策。只有真實的數據出來了,才能做出到底是升稅還是降稅的準確判斷。
做企業的,如果一線傳遞出來的數據不真,真的會做出錯誤的判斷,所以第一步是要數據真實。所以現在對整個GDP的增長開始全面尋求真實性數據。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誤殺很多小企業。
也會倒逼一些企業,除了對于價值的認真思考之外,還要思考如何提高效率,不要再思考坑蒙拐騙。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后的確是想事情要想得很大才能活下來。現在大家都在思考對策,我們也在研究全新的業務。小微企業有可能偏向靈活用工,我們現在有個團隊的產品就轉向針對靈活用工。
張馨心(綠狗網創始人):勞務合同可減少社保支出
部分小微企業或許可以通過勞務合同減少社保支出。勞務合同是按照完成工時付費,社保由員工個人承擔,個稅代扣代繳或者自己繳納。
趙世勇(斗米創始人):根據行業、崗位、人群特點靈活用工
我想企業可能因為成本的壓力會更多去看靈活用工。不管是不是小微企業,哪怕是中大型的企業面臨這種成本壓力的時候,也不要只是為了降低自己的成本,刻意去做靈活用工,要根據自己的行業特點、崗位特點和人群特點,找專業的相對靠譜的公司來幫助他設計靈活用工的體系。
史志雋(納什空間合伙人):降低其他成本
對很多企業確實成本增加了。我們做的是怎么幫企業把別的成本減少下來。1、好多企業確實通過納什拿到了政府補貼;2、我們一類服務是讓企業省心,另一類是幫助企業成長。
陳祖鑫(HRBP研究者):改用勞務合同勉強可行
改用勞務合同的方式短期勉強可行。
王波濤(中細軟執行總裁):影響暫時還不好說
社保實繳追繳會不會導致很多小微企業破產,現在還不好說。
陳潔(永柏聯投合伙人):只能看企業能力與運氣
作為創業者,作為員工,或者作為投資人,其實誰都逃不掉。企業就像海上的一條船,暴風雨要來,只能看自己水性好不好,還有運氣好不好。
以下幾位研究者的觀點由創頭條整理自其公開場合發表的觀點:
汪德華(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建議降低社保費率
從當前企業不容樂觀的參保狀況,過渡到完全的依法參保理想狀態,應當考慮到企業的承受能力。近幾年,實體企業的經營受到多方面的壓力。要避免因為稅務機關統一征收社會保險費,大幅提升過去不合規企業的社保負擔,成為壓垮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建議加快降低社會保險法定費率、全國統一繳費基數政策等相關研究工作,盡快推進改革。在稅務部門全責征收之后,可以預期實際征收效果將會得到有效提升,這為降低法定費率創造了條件。
董登新(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應出臺措施對沖上升成本
社保繳費直接關系到雇員的社會福利,不能被“省略”或是降低標準,企業有責任按時足額繳納社保費。政府應該出臺更加有力的降稅和減少其他行政性收費的措施,對沖征收體制改革后企業社保費上升的成本。
朱青(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企業社保繳納負擔過重
我國的宏觀稅率不到25%,遠低于發達國家,但卻有很多企業反映稅負重。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國企業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負擔過重。
由于職工工資具有較強的剛性特征,因而企業繳納的社會保險費難以向職工轉嫁,只能作為成本費用由企業負擔,沖減企業的利潤。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保險費對企業利潤的影響與企業所得稅是相同的。
創頭條記者梳理發現,針對社保實繳追繳,一線創業者及社保研究者具有如下建議:
?建議加快降低社會保險法定費率、全國統一繳費基數政策等相關研究工作,只有低費率才能廣覆蓋。在稅務部門全責征收之后,可以預期實際征收效果將會得到有效提升,這為降低法定費率創造了條件。
?政府應該出臺更加有力的降稅和減少其他行政性收費的措施,對沖征收體制改革后企業社保費上升的成本。
?應當考慮到企業的承受能力,要避免因為稅務機關統一征收社會保險費,大幅提升過去不合規企業的社保負擔。
?企業可以采用多種用工形式,包括靈活用工,輔助性多元化用工。要根據自己的行業特點、崗位特點和人群特點,找專業公司幫助設計靈活用工體系。
?外包方面,如果只是單純的派遣,也需要合規繳納社保;如果是真正的業務外包,確實可以通過人才資源的合理調配優化用工成本。
?可以通過勞務合同減少社保支出。
創頭條(Ctoutiao.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杜航,微信:duhang16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