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天使天天死。”看似是投資人一句玩笑話,卻道出天使投資的本質——高風險。
年初,在一場天使投資大會上,望著臺下相比兩年前有點蔫的天使投資人們,清華控股董事長徐井宏安慰道,做天使的人必須積極起來,“雖然過去一年天使投資人都很艱難”。
有多艱難呢?“這一兩年天使投資人大概少了80、90%。”龍翌資本合伙人周宏光說。
一般的理解是,天使投資回報周期長、退出難,以致于絕大多數天使項目難以讓投資人掙到錢。
沒有確切數據證明天使投資人少了多少,但這個群體的確在明顯減少,投資行為也在下降。
周宏光發現身邊好多原先做天使投資的朋友都在往后靠,“因為越往后安全性越高”。
“(GP)敢于投資的體量在變大,通常都是千萬量級或上億量級,很少再大量投給一些沒有體系的早期(項目)。”星瀚資本創始合伙人楊歌告訴創頭條記者。
此外,近年來由于一線城市房租、人力成本持續升高,投資50萬、100萬元天使資金很難啟動一個初創項目,投資500萬元風險又太高,這讓天使投資略顯尷尬。
創頭條融資報(ctoutiao.com/invest)統計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公開披露的融資案中,億級259起,千萬級391起。早期、百萬級融資事件反而比后期、億級的要少。同期只有135起。
VC SaaS數據顯示,2015年到2017年,經歷了從天使輪融資事件多于A輪融資事件、到天使輪與A輪持平、再到天使輪少于A輪的過程。2017年,泛A輪融資事件占比達到34.49%,超過天使輪26.47%的占比。


當國內天使投資進入洗牌期,不少天使投資人轉型甚至離場,怎樣的天使投資人更容易在淘汰潮中求生?天使投資更適合個人化還是機構化?都值得思考。對此,創頭條記者采訪了近10位一線投資人,并將采訪實錄整理如下:
(排名不分先后,內容略有刪減)
樂德芳(大唐元一管理合伙人):個人化或個人為中心的機構化
我認為是個人化或個人為中心的機構化,它的標簽會更明顯。天使是在商業模式沒有定論的時候進入,如果可以通過機構分析判斷出來,這個機構就可以自己創業了。
周宏光(龍翌資本合伙人):適合抱團合作的個人化
具有一定財富積累的話,個人化反而好一些,機構化也很難生存下來。天使投資更適合像中國青年天使會這樣抱團,個人力量太弱了,所以中國青年天使會存在的價值、意義都很大。
抱團帶來項目機會分享和專業能力互補,有人擅長講項目,有人擅長找項目,有人擅長在臺上亮相吸引項目,我們擅長做投后輸出輔導,我們和很多青年天使會機構合作投項目。越是早期合投越多,越需要合作共贏,我們希望越多投資方幫助項目方越好,哪怕股份少一點,共同分散風險,加大幫助他的力量。
李麗金(原鏈資本創始人):個人化決策快
適合個人,我們機構其實還是相當于個人,只是公司化。個人是一人看項目,最多帶個助理而已。機構則更有流程性,由項目組去找項目,由投資部專門判斷項目,投后團隊跟蹤項目。
原鏈還是偏個人,因為投資決策幾個投資人能夠當下拍板,決策快,不需要很多流程。去年很多項目,從見項目到給合同不到24小時。這跟我們不用募資有一定關系。
現在很多天使機構,單盡調文件和投資合同就50張紙那么厚,這不是天使。原鏈現在合同是3張紙,我們一直在爭取做出1張紙的合同。早期本來就是投資夢想,不要那么多條條框框,只需要幾個定義就好,我們對財務數據只有兩個需求點——真實和規范。
陳雪濤(十方麟璽創投合伙人):個人化能保證投資風格
個人化,因為機構很難統一眼光、態度和文化,很難保證投資風格。絕大多數出名的天使投資人都是以個人為品牌,比如蔡文勝、李開復、薛蠻子,極具個人魅力和個人風格。
麥剛(創業工場創始人):適合個人化
適合個人化,我一直是自由投資人。應該是有經驗有教訓的成功企業家,能判斷商業趨勢,能判斷人,愿意幫助年輕人成長,也虧得起,這很重要,虧了也坦坦蕩蕩。
羅闐(博將資本創始合伙人):兩者并行,沒有標準答案
是并行的,是不是機構化不重要,沒有標準答案必須個人化還是機構化。如果沒有那些有情懷的天使投資人前赴后繼,百花齊放,也不會有創新的東西出來,但是真要做這個行業門檻很高,不是大家想象那么簡單。
天使最好是個人化。因為機構多數用的是別人的錢,會有退出壓力,個人的錢投對了賺錢投錯了拉倒,不要傾家蕩產去做,不要用杠桿,自己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情。機構有時還是相對保守一些,畢竟兼顧著LP(有限合伙人)的壓力,不過做得好的最好還是機構化。
在采訪中創頭條(ctoutiao.com)記者發現,大多數投資人認為個人化或者個人為主的機構化更加適合天使投資,理由主要為如下幾點:
?個人化或個人為中心的機構化標簽會更明顯。
?投資決策更快,不受過多流程限制。
?利于統一眼光、態度及文化,保證穩定的投資風格。
?沒有過多退出壓力,不會像機構那樣相對保守,可能更激進。
?抱團的個人化利于帶來項目機會分享和專業能力互補。
創頭條(Ctoutiao.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杜航,郵箱:duhang@ctoutiao.com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
2021-12-06 紅小包發布了 《創富港再落一子 廣州紅盾大廈2.0創新空間盛大開業》的文章
2020-06-10 紅小包發布了 《高通的盛世危機:它將如何協調自己與客戶們的關系?》的文章
2020-06-10 紅小包發布了 《如今的高通為什么不能“躺著數錢”了?》的文章
2020-03-05 紅小包獲得了黃小天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