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豐厚資本創始合伙人吳智勇認為投資應注意的三個關鍵詞是順勢而為、寒冬和泡沫和機會。具體如下:
①順勢而為:是順國家政策層面的勢;
②寒冬和泡沫:資本寒冬是創業者的寒冬,投資人的春天;
③機會:做天使投資人,需要做一些準備。
以下是對吳智勇演講的整理:
關鍵詞1:順勢而為
在過去的30年,如果你投中國,投發展經濟體,投中國的改革開放,你怎么都會賺錢,而在過去的15年,如果你投房地產也一定會很賺錢。所有成功的創業、生意和投資,都是順勢而為的,這個勢不是順著自己的勢,而是順著國家大勢。
因此,好多投資機構的投資人,都會非常關注國家的一些經濟新聞,因為國家大的經濟新聞,或者一些行業比如證監會、銀監會出的一個小小豆腐塊的小新聞,都可能預示著一些機會或風險。
那么現在中國的勢是什么呢?那就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勢。我們看到,傳統的房地產行業不可能再有暴利,低端制造業也越來越差。一些做實業的沿海工廠,經營數據慘不忍睹。而創業創新,卻是方興未艾,此起彼伏。做投資,就要關注這樣的“勢”,積極投資于這樣的“勢”。
如果今天我們的生活沒有移動互聯網,真是不可想象。
移動互聯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另一個巨大改變是移動支付。現在出行,甚至到一個小地方,沒有帶現金沒有帶錢包沒有任何的關系,你打開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就可以解決支付問題,非常的便捷。
移動互聯網的產業革命,加上國家大力鼓勵和支持的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大勢,帶來了很多投資機會。比如說我們一年前就在看VR(虛擬現實),最近半年一大波VR浪潮把中國股市相關股票的市值搞得好高。但是總體來說,VR技術還不是很成熟,還在發展中,未來機會更大。
所以我想說,移動互聯網這個機會是一個大的機會。到今天,移動互聯網在全國的普及,也沒有幾年,未來機會還有很多。原來PC端的應用都移動化了,現在移動互聯網已經超過PC端,未來一定會遠遠超過。
關鍵詞2:寒冬和泡沫
第二個關健詞我想講的是寒冬和泡沫,在上周我看摩根大通、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以及摩根斯坦利等幾大投資銀行都在發報告說,讓大家在2016年在股市上,在各種資產配置上要逢高減持,2016年全球將通貨緊縮,他們都建議高端客戶要逢高趕緊減持。
因為我也是做投資的,我也比較認同2016年會很難,從實體經濟,從全盤的經濟來講都可能會是,但是在這樣的經濟預警情況下做天使投資,我覺得仍然充滿希望。
在資本寒冬期間,對創業者最大的影響就是融資可能比較難了,所以說資本寒冬是誰的寒冬,我覺得是創業者的寒冬,確確實實,不容易拿到錢了。但資本寒冬卻是投資人的春天,尤其是手里有錢的投資人的春天。
寒冬對于投資人來講喜憂參半,我手里現在有很多的錢,對我來講我不覺得是一個寒冬,我覺得是很好的機會。因為要創業的創業者不會停,他還會創業,今天種下的種子雖然二級市場不好,雖然環境大勢不好,但是這個種子真的有可能就是未來的阿里巴巴。
投資關注的終極焦點是賺錢的能力,盈利的能力,這個是最核心的焦點了,所以說你不管估值是多少,你不管有什么凈資產,有多少重資產,有多少無形資產,那你每年能給股東賺多少的利潤,才是關注的終極目標。
但是賺利潤的能力其實跟資產沒有絕對的關系。互聯網有沒有泡沫,關鍵是說這些互聯網創業公司的商業模式是不是能賺錢,是不是實際剛性的需求,是不是創造一個商業模式解決了用戶的一些剛性需求,如果真的解決了,并且能夠持續賺錢,好,那就是一定可行的。如果一個商業模式是偽需求,那么它很快就會難以為繼,就會破滅了。
關鍵詞3:機會
第三個關鍵詞是機會。下面我想講一個問題,就是如果要做天使投資人,怎么去做一些小的準備,我把我自己的成長經驗給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勤奮學習是一定要的,如果你要想做一個天使投資人,你不勤奮學習根本不可能,因為投資人基本都是雜家。如果要做投資人,你一定要盡量讓自己變深,一定要有自己特別精通和了解的行業。
熟悉、理解、深挖各個公司的故事與信息。我為什么能做到這一點,教育行業去的時候,我首先我把所有教育類的上市公司的說明書都下載下來,仔細研究通讀一遍,然后我又把這些教育這個行業內的一些投資案例全部列出來,然后這些公司的商業模式細分領域是什么,然后這些投資機構的投資人是誰,什么背景,什么基金規模,我全做了一下研究,接著開始一個一個的拜訪。
拜訪投資機構的主投人,去聽、去聽、去理解。一般對于做投資的人,大家都愿意跟你聊一聊,我一下拜訪了很多家教育機構的負責人。
同時我也約投資人見面,溝通對教育的認識,存在什么機會等等。聊完一圈之后,沒有用太久,所有跟我聊過的對象都覺得吳智勇太牛了,對教育行業什么都懂,什么人都認識,什么都知道,教育行業門兒清的專家。
逐漸形成自己的投資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