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1 日,由未來教育研究院主辦的第二屆“創見?未來——尋找下一個產業領袖”創新創業路演大會在北京成功舉辦。作為聚焦早期優質項目與產業資本對接的專業平臺,本次大會吸引了國家級基金、頭部產業資本及一線 VC/PE 機構的投資負責人參會,同時匯聚了硬科技、數字經濟、教育科技等賽道的高成長創業公司創始人及核心團隊。
本次大會依托未來教育研究院的頂級智庫資源與政產學研網絡,聚焦科技創新、數字經濟與產業升級三大核心領域,從權威賦能、資源對接、國際視野、持續孵化多方面,為優秀項目提供賦能。
在當前一級市場行業現狀下,投資環境愈發復雜且競爭激烈。同時,AI推動新輪技術浪潮來襲,科技創新不斷催生新的商業模式與技術應用,數字經濟正重塑各行業發展格局,產業升級更是成為企業突破發展瓶頸的關鍵路徑。在此背景下,未來教育研究院發揮著獨特且重要的作用。
據未來教育研究院、企業家俱樂部(同方館)項目負責人李心琢介紹,未來教育研究院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商學院或創投機構,而是一個由國家級智庫和民非組織共同發起成立的“政學院”,定位直指民營企業代際傳承與政策賦能兩大痛點。
據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研究數據,中國4700多萬家民營企業中,可能有超過60%(近2800萬家)在傳承過程中消失。數千萬家民營企業的生死存亡,可能會影響到數億人就業、數萬億元稅收。
基于此,未來教育研究院通過“代際傳承+政策賦能”雙軌模型,試圖為民營企業注入新活力,為垂直群體——包括企業家接班人與新經濟產業下的青年創業家群體,提供資源扶持,推動相關專業領域知識傳播與解決方案落地,解決青年群體在價值觀沖突、國情認知缺失及接班“水土不服”等問題。
當下,面向民營企業與創業群體的機構包括孵化平臺、眾創空間、商學院、行業協會等不一而足,李心琢介紹,未來教育研究院具有差異化優勢,包括雙軌培養模式,紅色基因傳承平臺、個人價值與時代價值融合平臺、建言獻策集智平臺三大平臺支撐,“育人——融合——獻策”閉環全鏈條服務。研究院能夠整合頂級智庫專家資源,實現“政產學研”深度聯動。
以本次路演內容為例,未來教育研究院邀請部委、院士專家、頭部企業家組成評審團,提供政策解讀與戰略指導;聯動頭部VC/PE等合作機構,開放資本、技術、市場全鏈條資源;結合“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助力項目對接全球化發展機遇;優秀項目可入駐研究院“新時代青年人才培養計劃”,獲得長期智庫支持與媒體曝光。
未來,李心琢表示,未來教育研究院將攜手國家級產業基金、頂級投資機構,為企業家提供“資本陪跑+產業資源協同”的雙重賦能,幫助家族企業精準理解資本邏輯,實現產業資本的深度嫁接與跨越式發展。其次,與沿海創新活力城市的市長進行座談,解碼區域經濟政策與戰略,了解地方政府的發展規劃與需求,深入參訪地方政府引導基金、產業園區等,讓企業快速接入地方資源,實現區域協同發展。
實時了解國家政策與趨勢走向,對民營企業來講同樣至關重要。政策對民營企業與創業公司的重要性體現在多個層面,它不僅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指南針”,更是決定其競爭力和長期戰略的核心要素。而作為企業掌舵者,企業家群體更需構建“政策洞察力-資源整合力-戰略執行力”的閉環能力,將政策紅利轉化為企業核心競爭力。
基于此,研究院為企業家們搭建政策解讀閉門會,聯系國家級政策研究專家帶領企業家辨析最新產業政策、大國博弈和區域發展高地背后的布局和邏輯,并在閉門會中小范圍深度交流,強調政策解讀的精準與時效,幫助企業家以政策為燈塔,避免“摸黑前行”,形成前瞻性決策優勢。
民營企業“內安”之外,也需“走出去”。研究院提供從政策到落地的一站式出海服務,順應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及“一帶一路”等外交政策,在知名外交專家帶領下,精準解讀國家外交戰略,同時對話熱門出海目的國家/地區的外交官、金融局、投資推廣機構等對外“一把手”,解碼當地最新歡迎落地政策。同步聯動當地落地服務資源、產業基金和本土家族,助力中國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
同時,研究院也會發起將徒步體驗與實地研學相融合項目,推動紅色精神與智慧傳承,以史為鑒,幫助企業家從國家與民族的高度理解企業使命,在復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重建韌性。
未來十年,將近29萬億的資產將面臨傳承,李心琢表示,這些資產不僅是家族的財富,更是國家的未來。未來教育研究院圍繞家族傳承與治理、繼創式接班、家族辦公室設立與架構設計、家族慈善與企業可持續發展這四大主題,邀請家族領域權威專家為企業家搭建并重構適配自身企業的家族治理架構與協同機制,帶領企業在新的發展階段實現傳承、突破與創新,助力 “民營企業家”成長為“民族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