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大早,號稱“不要打口水仗”的京東主動對“某外賣平臺”開炮。
“京東黑板報”發布公開信稱,有競對平臺再次玩起“二選一”游戲,以封殺為要挾,強迫騎手不能接京東的秒送訂單。
為此,京東集團已成立緊急應對小組,并承諾“本周一定會解決送餐速度問題”。
根據公開信,外賣騎手通過在三大平臺之間自由接單,來保證收入,“因個別平臺‘二選一’行為,大家的收入會降低16-25%左右”。
“三大平臺”即美團、餓了么,以及京東。
對此,京東推出系列的緊急援助措施:
比如,對所有被競對平臺封殺的騎手,京東保證給予足夠單量,確保收入不降;
比如,推出“雙職工”福利,即騎手如有對象,京東可優先為其安排全職快遞員、全職保潔等工作;
此外,京東稱,還將加大全職騎手招聘力度,“未來三個月將招聘名額由五萬名提高到十萬名”。
公開信中,京東還沒忘了痛陳“競對平臺”的行業罪狀。
比如,十幾年不為任何一名騎手繳納五險一金;比如,通過算法對騎手極盡壓榨;比如,長期對騎手事故率超過快遞小哥三倍以上的安全問題,置若罔聞;比如,高提成比對餐飲行業的破壞;比如縱容和鼓勵“幽靈外賣”,絲毫不顧忌消費者的食品安全……
除了拉攏外賣小哥,痛罵競對平臺,京東還沒忘了安撫消費者。
因事發突然,導致京東平臺部分外賣訂單延遲,造成了不良用戶體驗,京東稱,“自今日起,所有超時20分鐘以上的外賣訂單,京東全部免單”。
京東的公開“亮劍”,將其與“競對平臺”幾個月來的暗戰,首次拉到了明面上。
只是沒指名這個對手是美團而已。
今年2月 ,京東啟動 “品質堂食餐飲商家” 招募,并宣布5月1日前入駐商家全年免傭,正式進軍外賣市場。
過去兩個月里,京東與“競對平臺”的摩擦不斷。
4月, 京東宣布上線 “自營秒送” 電商業務。同日,美團發布即時零售品牌 “美團閃購”,其宣傳視頻中出現 “內涵” 京東的標語和配圖,引發行業關注。
另一邊,公關操作明顯的一段劉強東去年一段內部講話錄音顯示,其外賣業務上線策略便是解決行業沉疴。
比如,他指出,外賣行業傭金問題突出,“據說加上廣告費,現在扣點高達25%,有的甚至達到30%多”。
而這種高額的扣點,又直接導致了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
此外,就是騎手的缺乏保障問題。
為此,京東在進入該市場時,便祭出為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只開展品質堂食外賣業務,凈利潤不超過 5% 等大招,招招直指對“競對平臺”算法壓榨騎手、商家,不提供勞動保障,不重視食品安全等問題。
對此,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曾公開點評稱,京東不是第一家想做外賣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后一家,“阿里、滴滴、字節不是都做過,滴滴目前在海外也還在做呢。”
此舉成了京東炒作新業務的彈藥之一。
以京東集團發言人齊珊珊之口,劉強東對外發出了“不要打口水仗,不能產生社會價值”的指示。
關聯閱讀:劉強東“口水仗”炒熱京東外賣
不容忽視的是,京東針對的行業及競對平臺問題,確實存在,及應該得到解決,期待更充分的競爭能推動行業治理升級。
另一方面,京東做外賣,雖然打著正義之師的旗號,但本質上還是個拓展其業務邊界的商業行為,更并非一時興起。
公開信息顯示,早在2022年 ,京東便對外宣稱將選擇鄭州等城市試點該業務,但因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可抗因素,未能正式上線。
2024年3月 ,京東 APP 首頁上線 “秒送” 頻道; 5月 :京東在 “秒送” 專區推出 “咖啡奶茶” 頻道,試探性進軍外賣業務。
直到2025年2月,全面突進。4月,京東黑板報發布消息稱,京東品質外賣日訂單量突破500萬單,實現全品類覆蓋,已有超過十萬家京東品牌線下店全部接入秒送,平均送達時間快于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