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個會被廣泛關注的信息。
近日,港股上市公司江山控股旗下的AI醫(yī)療企業(yè)鷹眼智慧中醫(yī),突然停擺。
據多位鷹眼智慧中醫(yī)員工透露,12月9日半夜23:31分,公司戰(zhàn)略管理部總經理兼總裁辦公室主任呂繼有突然在企業(yè)微信全員群里發(fā)布了解散通知。
通知稱,因公司經營遇到巨大問題,資金無以為繼,經股東研究決定,自2024年12月9日起公司解散,“全體員工解聘”。
今年以來,類似鷹眼智慧中醫(yī)這種悄然偃旗息鼓的AI 公司還有不少。
有數據顯示,自 2022 年11 月30日 ChatGPT發(fā)布以來,國內新注冊成立現在卻處于注銷吊銷或停業(yè)異常狀態(tài)的AI相關公司近8萬家,占新增企業(yè)總數的近9%。
它們中的絕大多數,生長沒被看見, 消亡也沒痕跡。只有少數的,才在洶涌蓬勃的 AI 大潮中,被濺到水面,然后如水滴消失在水里。
比如, 2024年4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了對華夏芯的破產清算申請。華夏芯作為國內專注于異構處理器IP及芯片解決方案的提供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 CPU、DSP、GPU 和 AI 處理器 IP,其產品和服務覆蓋多個應用領域。
如,成立于2015的竹間智能因業(yè)務需求減少,今年2月起不得不停工停產 6 個月,以應對嚴重的現金流壓力。
如, 2023年成立的波形智能AI大模型公司,在2024年1月剛完成了千萬元級Pre-A輪融資。
然而,根據最新報道,公司已被手機廠商OPPO收購,包括CEO、CTO在內的多位團隊核心成員已經集體入職OPPO。
更大的“浪花”也在消退。
如“老AI四小龍”的商湯科技,也是 AI行業(yè)的獨角獸企業(yè),一直陷在巨虧與裁員的消息中,不時有公司撐不了多久的流言傳出。
“新AI六小龍”也不安生。
最近的消息是,百川智能聯合創(chuàng)始人、商業(yè)化負責人洪濤近日離職,連帶出一些關于公司的消極信息。
王小川曾指出,未來國內大模型市場第一梯隊或僅有五家存活,大廠占據主導地位,小型創(chuàng)業(yè)公司能存活的寥寥無幾。一語成讖。
不光國內,在OpenAI、Anthropic 、Perplexity AI 等明星公司耀眼的光環(huán)掩蓋下,全球范圍內的AI 創(chuàng)業(yè)公司也都不好過。
比如,近日,美國AI獨角獸Afiniti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成為最新一家走向破產的“老牌AI初創(chuàng)公司”。
Afiniti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有18年歷史的AI創(chuàng)業(yè)公司,歷史上完成過六輪融資。
美國AI陪伴機器人Moxie背后的公司Embodied AI也因資金鏈斷裂宣布破產,產品同步關閉服務。
Stability AI,其產品Stable Diffusion廣受歡迎,然而在2024年初,也面臨了財務困境,幾乎崩潰。
這些問題包括,資金管理不善、商業(yè)模式缺陷以及領導層變動,一度讓公司背負了1億美元的債務和3000萬美元的未來義務。
再比如Character.AI,公司CEO Noam Shazeer和總裁Daniel De Freitas及多位研究團隊成員已離開公司,重返Google,剩余團隊留下來繼續(xù)打造產品。
(相關閱讀:這些明星AI公司都撐不下去了)
現在看來,全球范圍內,AI 似乎都正在成為大玩家們的游戲。
美國基本就是微軟(OpenAI背后也是微軟)、谷歌、 facebook,加上馬斯克的X.AI等幾股勢力。
國內,前段時間行業(yè)在認真討論“阿里+字節(jié)跳動”的雙元格局產業(yè)生態(tài)。
不管怎樣,ChatGPT一騎絕塵的喧囂背后,“ AI 大模型為基礎+AI 應用涌現”的繁榮生態(tài)暫時并未形成。在這后面,就是AI技術的場景應用難題與悖論。
每個主體都對AI充滿信心,AI也確實在改變越來越多的行業(yè),但如何在高昂的算力成本下,更快的支撐走出商業(yè)模式閉環(huán),正在全球范圍內成為考研AI行業(yè)資本和創(chuàng)業(yè)者的大難題。
另一個角度上,這同時有可能也是場企業(yè)生存能力與 AI 算力效率提升速度之間賽跑的游戲。好消息是,后者提供的空間會越來越大。
2023年,OpenAI奧特曼指出,全球AI運算量每隔18個月就會提升一倍。英偉達黃仁勛在2024年宣布,摩爾定律已經失效,GPU效能每兩年將增加一倍以上。
ChatGPT兩周年剛過去的12月初,OpenAI連開12天發(fā)布會,高潮不斷,目前剛至中場;昨天,谷歌突然上臺,連發(fā)四個項目,個個驚艷。大廠之間光鮮勁爆的擂臺戰(zhàn)在持續(xù)。
.END.
圖片來源|網絡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