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杜航
“十四五”規劃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中國科協打造的“科創中國”品牌,長期致力于建設創新、創業、創造生態,讓科技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日前,創頭條牽手科創中國,啟動了“科創100人”系列報道,希望透過100位科技創新人物的記錄,向讀者展現科技推動經濟發展的進程。
在“科創中國”的背景下,數字化下沉,成為助力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推手。天池大賽·2021全國數字生態創新大賽是全國首個以數字下沉為方向的創新大賽,涌現出諸多數字化賦能鄉村振興的優秀人物,充分展現了數字化與鄉村產業融合創新的探索成效。本文系“科創100人”系列報道中,面向2021全國數字生態創新大賽特邀的優秀科創人物報道之一。

“你給我們提供的是一個某個品類的專業解決方案,而不是貿易行為?!比珖疱伷髽I采購總監如此向北京膳蔻凱普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劉興臣說。
這家企業,剛剛在天池大賽?2021全國數字生態創新大賽總決賽斬獲銅獎。談及大賽,劉興臣告訴創頭條記者:“作為總決賽舉辦地,遂昌有很好的農業資源,我們可以幫他們品牌化、規?;⑹袌龌!?/p>
據介紹,膳蔻凱普斯品牌業務電商累計粉絲用戶186萬(截止2021年1月),列天貓超市類目第一。2019年7月份公司已經實現盈利。2021年,公司供應鏈業務意向客戶訂單超3000萬,全年預計交付成交額8600萬。業務平均增長率保持在88.33%。
此前,膳蔻凱普斯已完成蘇州市獅山創新商務區的戰略引入。劉興臣透露,公司新一輪融資即將到賬,資方將為公司對接有力的產業資源。
在國內,企業采購農產品存在哪些痛點?凱普斯又如何通過技術系統,賦能農民、工廠,幫助企業解決采購難?農產品供應鏈市場未來會有哪些變化?針對上述問題,劉興臣向創頭條一一作出解答。
北京膳蔻凱普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 ?劉興臣
以下為采訪實錄,略有刪減:
農產品缺乏標準,國內生產型企業采購“受累”
國內企業采購農產品存在哪些痛點?
現在國內涉農企業的痛點:1、采購的農產品沒有標準,比如木耳,從10元到100元,都叫木耳,2、農戶直采損耗很大,3、沒有發票,更沒有售后服務。涉農企業采購全靠“碰運氣”。
拿木耳舉例,企業采購只能找木耳經紀人,并且承諾一斤提成5毛錢,模式相對比較落后。最后發現可能25塊錢收來的木耳,算上損耗,算上稅等隱形成本,變成40多塊錢。
不像國際餐飲巨頭百勝公司,可以向供應商只要雞胸肉、雞翅,要什么就給什么,就是典型的供應鏈思維,按需供應,極大的提升產值。正常品牌商應該只需要研發出更優質的產品,供應鏈公司來保障他的原料。
企業采購應該是有標準的?
企業采購是有標準的,但很難滲透到終端生產者。舉個例子,某果汁企業有自己的果園,原料都來自自己的產地,果園產的橙子,高于標準的不能榨汁,低于標準的也不能榨汁,所以要成立一家公司,把剩下的橙子處理掉。
如果中國有家供應鏈公司,不管南半球北半球,是要鮮果還是要糖漿,都能滿足供應,果汁企業還需要自己種植嗎?但是中國缺少這樣的涉農供應鏈公司,這就導致中國很多生產型企業缺少創新力,大部分精力用在自己種、自己養、自己生產、再自己賣。
凱普斯體系如何幫上游生產者標準化?
我們做了一個系統,這個系統是把膳蔻農產品標準化的模式做成一個模型,把上游和下游供需信息整理到系統里,所有過程可追溯,所有交付有評分機制,逐步優化供應鏈環境。
連接農民、工廠、品牌商,打破農產品生產孤島
目前是否有類似的供應鏈服務商?
一般是一些傳統的工廠。但是這些工廠習慣了一買一賣,他們市場渠道匹配的資源也不高。就和果汁工廠一樣,只要榨汁的橙子,剩下的橙子不知道怎么辦。每個工廠都是這樣的孤島,需要有人把他們拼到一起,這也是所有工廠的痛點。
中國食品工廠的滿載率不超過28%,他們很愿意接我們這樣的委托需求,可以激活他們的剩余產能。工廠有很重的資產,農民也很重,就好像大腿和小腿,中間沒有膝蓋是不行的。
凱普斯的營利模式是?
主要是產品銷售收入和技術服務費。技術服務比如MCN、政府活動的數據保障,做政府的供應鏈服務商,從資質審核、電商運營,到數據評估、售后等整個鏈條,政府不用擔心活動沒有保障,MCN也需要供應鏈的保障。主要是直播助農這方面,幫農民從初級農產品變成商品、變成電商產品、變成網紅可以直播的電商產品,還有售后保障。
咱們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一是模式創新,二是領先幾年布局。隨著模式越來越成熟,后續爆發式的增長,會把對手落在后邊,時間壁壘也挺重要的,市場、數據都需要時間來沉淀。把木耳的數據、模型積累好,完全跑通后,相近的產品可以用模型快速標準化,比如枸杞,通過現在的算法,把市場需求、潛在用戶等分析出來,把技術體系建好再推廣,通過人力來做很難快速復制。
最近在關注什么?
國家宏觀涉農政策的變化,如撤村建鎮、允許土地流轉,我們也在根據相關政策做相關模式的調整,在上游會建立更深度的聯系。因為一個村的土地可以流轉到一個人名下或一個合作社名下,對于以后的把控會更好,更接近我們模式的原型,即國外農場主的模式,我們在探索怎么用數字化給上游和下游都帶來價值。
本文作者:杜航,郵箱:duhang@ctoutiao.com,關注吃穿行~
創頭條(Ctoutiao.com)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違規轉載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