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十四五”創新驅動發展注入新活力。
6月22日,國務院召開會議,部署“十四五”時期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繼續強化對大眾創新創業的政策支持,為創新創業營造更優良的發展生態。
會議指出,在創業帶動就業方面,要進一步推進雙創,培育更多充滿活力、持續穩定經營的市場主體,增強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能力。
在營造雙創發展生態方面,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不合理障礙,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在強化創業創新政策方面,要求落實好稅收減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等政策。拓展雙創融資渠道,加大普惠金融力度,鼓勵社會資本以市場化方式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除了“雙創”,本月關于營商環境、數據安全、人才、科創等也是國家和地方政策中集中關注的。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的通知》。這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國務院決定在全國范圍內推行“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并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大改革試點力度。
數據安全方面,我國有了首部關于數據安全的專門法律。6月10日,《數據安全法(草案)》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明確了對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重要民生、重大公共利益等數據實行更嚴格的管理制度,重要數據,不得擅自給境外司法機構。
2021年6月各地方創新創業政策熱力圖(不完全統計)
根據創頭條(Ctoutiao.com)統計,6月全國創新創業政策在數量上,以山東、江蘇最多,在方向上,本月政策重點集中于創新人才、營商環境、引導高科技產業發展等方面。其中,在人才引進方面,各地不再一味通過補貼和降低落戶門檻吸引人才,而是通過政策引導加大對高層次科技人才的引進力度,以期更好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5G、區塊鏈、新材料等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正在引領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引導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從中央到地方也在積極出臺一些相關政策,為其提供政策引導和保障。
本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能源領域5G應用實施方案》。要求,未來3~5年,圍繞智能電廠、智能電網、智能煤礦、智能油氣、綜合能源、智能制造與建造等方面拓展一批5G典型應用場景,建設一批5G行業專網或虛擬專網,探索形成一批可復制、易推廣的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同時,研制一批滿足能源領域5G應用特定需求的專用技術和配套產品,以及技術標準、公共服務平臺和安全防護體系。
工信部、中央網信辦在本月發布了《關于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件提出,到2025年,區塊鏈產業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區塊鏈應用要滲透到經濟社會多個領域,在產品溯源、數據流通、供應鏈管理等領域培育一批知名產品,形成場景化示范應用。
地方上,本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發布,指出,浙江要以創新型省份建設為抓手,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支持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平臺,建設創新策源地,打造“互聯網+”、生命健康、新材料科創高地。同時,加大對科技成果應用和產業化的政策支持力度,強化“云上浙江”和數字強省基礎支撐,打造輻射全國、鏈接全球的技術交易平臺。
除此之外,浙江省科技創新發展“十四五”規劃也在本月出爐。規劃明確, “十四五”期間,浙江省將推進優勢產業鏈向中高端躍升,擴大高新技術產業有效投資。實施一批技術含量高、產業輻射帶動性強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實施“5G+工業互聯網”工程,加快建設大數據中心等重點新型基礎設施,實施浙江云計算數據中心、5G車聯網高速公路數字孿生平臺等一批重大項目。
本月,杭州市蕭山區正式發布打造科創新高地“六大專項行動”,指出,蕭山區將強化空間、資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五年投入300億元支持科技創新。其中,在強化資金要素保障方面,蕭山區將設立出臺創新發展“21條”新政及制造業、5G、生物醫藥等產業政策,五年內累計安排100億助力創新發展。
每月政策盤點中,關于人才的政策從不缺席。
國家層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等五部門在6月共同印發《關于全面推行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 加強技能人才培養的指導意見》。要求,相關部門要把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作為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推動企業全面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動員企業、院校、培訓機構和職工積極參與學徒制培訓,擴大企業新型學徒制覆蓋面和提高學徒制培訓的質量。
地方上,6月,《深圳市核準類和積分類人才引進入戶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公布。從文件中可看出,深圳從整體上提高了人才引進入戶門檻和人才引進條件,并進業一步改革創新人才引進入戶評價方式,重點引進深圳市產業需要的高技能、專型、社會貢獻高的人才。此外,在加分項上增加了創新創業大賽加分項,以進一步鼓勵創新創業,激發人才活力。
重慶為切實加強高層次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充分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重慶市科技局印發《重慶市博士“直通車”科研項目實施細則(試行)》。
博士“直通車”科研項目以壯大重慶英才隊伍為目標,鼓勵和支持來(留)渝博士深耕專業領域,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推動用人單位更好地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
本月,四川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四川省委關于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決定》。關于人才方面,《決定》提出,大力聚集高端創新人才,健全重大人才計劃實施機制,培養引進“高精尖缺”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同時,構建現代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體系,拓寬高技能人才發展通道。
得益于市場化改革的逐步推進和深化,本月,我國多地繼續推出營商環境優化政策。
6月18日,深圳正式發布營商環境4.0改革政策,提出在全國率先開展商事登記行政確認制、率先放寬部分領域市場準入、獨立公平競爭審查等十大改革試點,提出要打造全市統一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數據要素交易平臺、企業服務平臺等十大功能性服務平臺,推進十大營商環境前瞻性立法等,共26個領域共計222項改革任務,著力解決一批制約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的突出問題。
6月21日,《重慶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出臺,條例圍繞破解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活動中可能遇到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對優化營商環境的多個方面進行了規范。其中,重點在保護市場環境、優化政務服務、規范監管執法等方面作出規定,并就川渝兩地協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聯動、制度對接密切合作,為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推動重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本文作者:李雪曼,郵箱:lixueman@ctoutiao.com,關注吃穿行~
創頭條(Ctoutiao.com)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違規轉載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