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20年正式邁入第四季度,也預示著頗為特殊的一年進入尾聲。本月,多場國家層面的會議集中釋放創新創業信號,與此同時,一批支持中小企業、聚焦產業、促進城市創新的政策接踵出臺。
21日,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指出,在“十四五”高新技術發展的規劃布局上,科技部將著力解決“高質量發展需要與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的矛盾”,大力發展高新技術。
具體而言,一是加強前瞻部署和大力發展以智能技術和量子技術為特征的新一代高新技術,打造我國高新技術先發優勢。二是強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攻關布局,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高新技術成果供給。三是加快培育新一代高新技術產業,進一步壯大發展新動能。
隨后,26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全會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推進能源革命,加快數字化發展。
國企改革方面,本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吹風會提及,從沒有在國企與民企兼并重組之間設置界限,支持相互兼并重組。要把握實事求是原則,只要兼并重組能提升企業競爭力,避免企業之間的無序競爭,適度提升產業競爭度,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就應支持。
穩就業上,河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提升“雙創”示范基地作用進一步促改革穩就業強動能若干措施的通知》(冀政辦字〔2020〕169號)。
對符合條件參加返鄉入鄉創業培訓的人員,按規定落實培訓補貼;結合實際需要和工作成效,對師資培訓、管理人員培訓、管理平臺開發等基礎工作給予支持。對符合貸款條件的返鄉下鄉創業人員加大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支持力度。落實國家對首次創業并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返鄉入鄉創業人員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政策。
發揮中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主渠道作用,對新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且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中小微企業,可按1000元/人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畢業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后可按規定享受最長不超過2年的社會保險補貼。
10月關鍵詞
資金
本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民營企業加快改革發展與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
意見提出,鼓勵產業引導基金加大支持力度,更好發揮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戰略性新興產業引導基金和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等基金以及地方各級政府設立的產業引導基金作用,鼓勵各類產業引導基金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發揮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作用,支持民營企業推廣轉化一批重大技術創新成果。
10月3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專題會議提到:增強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既要鼓勵創新、弘揚企業家精神,也要加強監管,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有效防范風險。
此外,新修訂的《北京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正式通過,條例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文件指出:市、區財政應當在本級財政預算中小企業科目中安排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
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補助、貸款貼息、風險補償、購買服務、獎勵等方式,重點支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融資服務體系建設、政府性擔保體系建設、專精特新發展、創業創新、人才培訓等事項。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向小型微型企業傾斜。支持企業和產業發展的科技、商業、文化等其他專項資金,應當優先支持符合專項資金條件的中小企業。
產業
工業互聯網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印發了《“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2021-2023年)》,指出要推動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加快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領域的融合創新與推廣應用。
要深化數字化管理應用,深化網絡化協同應用,深化智能化管控應用。到2023年底,工業互聯網與安全生產協同推進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工業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明顯增強。
內容產業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對2017年10月8日正式施行的《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進行了修訂,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規定指出,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應禁止公眾號的轉讓、借用或非法交易,同時要求公眾號平臺建立監測評估機制,防范公眾號刷數據行為,如訂閱數、用戶關注度、內容點擊率、轉發評論量等。同時,公眾號平臺還應當建立機制,未經用戶同意,不得強制訂閱。
貿易方面,《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集成創新行動方案(2020-2022年)》提出,實施進出口商品管制負面清單管理,建立“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口岸監管新模式,推動各類貿易融合發展。創新設立一體化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建設綜合性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分階段開放資本項目,建立自由貿易港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體系,建立健全新的跨境融資管理體制。
消費方面,湖南發展改革委會同省教育廳、科技廳、工信廳、民政廳、財政廳、住建廳、交通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文旅廳、衛健委、市場監管局、廣電局、體育局、醫保局、長沙海關和省通信管理局等18個部門聯合制定了《關于進一步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措施》。
城市創新
本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重點支持深圳在資本市場建設上先行先試。
推進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試點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CDR)。建立新三板掛牌公司轉板上市機制。依法依規開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試點。支持開展數字人民幣內部封閉試點測試,推動數字人民幣的研發應用和國際合作。
《中共青島市委關于加快建設創業城市的十條意見》則提出打通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打造“四鏈合一”加優質高效政務服務環境的“4+1”發展生態,構建“政、產、學、研、才、金、服、用、獎、賽”十個方面政策支持體系,建成成全創業者創意創新創造的“熱帶雨林”。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