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也有眾創空間這件事,我是在回到北京之后才知道的。
然后我問了一位身在鄭州,有互聯網創業計劃的朋友,知不知道咱們平頂山也有眾創空間?他的回答是:是嗎?厲害了!不過我還是準備在鄭州開始創業,畢竟家里沒有什么創業氛圍。
我明白他說的創業氛圍指什么,其實就是互聯網氛圍,也可以說是創新氛圍。
家鄉的創業狀況確實離互聯網還有些距離。比如去年我們市有5個獲得了大眾創業資金的扶持的創業項目,但這4個農林業項目和1個管材制造公司都還是十分傳統的模式,并沒有什么互聯網基因。
當然,作為一個三四線小城市,本身在技術、資源、環境等方面就存在很大局限性,更何況大的經濟環境確實不景氣,資本出現寒冬的情況也不僅僅只發生在北上廣深這類創業圣地。就比如家鄉最大的零售商九頭崖,2016年就因資金鏈斷裂宣布破產清算。用報紙上的評論叫“這引起了當地乃至河南省零售業的強震”。
報紙上說的沒錯,聽到這個消息之后我也為之一驚,這家昔日本土零售梟雄一度成為家鄉的驕傲。從曾經的一間小店,到橫跨月餅、啤酒、超市、飲品、肉品等多個領域再到年產值數億元,早在2000年九頭崖就挺進省會鄭州,不過后來也因為業態與市場水土不服而撤退。但資金鏈的斷裂還是致使其徹底倒下的直接原因。說起來真是聞著傷心聽者流淚。
不過去年碰都資金問題的可不止這一家。
過年期間在與一位做大宗物流生意的長輩聊天時,也聽到他抱怨2016年公司資金困難。我隨口一句:沒有試試找下投資機構?他突然反應很大:那都是非法集資!不行不行!
我......
其實他有這樣的反應我還是可以理解的,因為2015年,家鄉發生過一起比較大的擔保公司跑路事件,受此事件影響的人貌似還挺多,印象中當時四處可見他們以各種方式維權的身影,畢竟是號稱全市最大的擔保公司。這也直接導致普通民眾再聽到擔保、小額信貸、投資以類的字眼時都會精神為之一緊張。我這位長輩雖然生意做的也不算小,但也是十分傳統的物流生意,并沒有接觸過投融資,所以才會如此激動。但可以想象,一位生意人尚且對這些事情不了解,那其他人呢?其他還只是有創業想法的人是不是就更不了解了呢?如此說來,我好像不應該懷疑家鄉開設眾創空間的必要性。
聽說家鄉的兩個眾創空間還分別和兩所本科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其中一家更是直接把創業咖啡館開進了學校里,一方面方便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互相“勾搭”,另一方面咖啡館還能提供勤工儉學的機會??偟膩碚f就是我們三四線小城市雖然沒有太多萬眾創新的條件和能力,但在大眾創業的道路上也一樣在前赴后繼。截止去年年底,我的家鄉已經有11個項目登上了新三板,當然依舊以傳統實業類公司為主。
但是講真,如果讓我預測家鄉幾年內能夠出一個互聯網公司,我真的連說五年的自信都沒有。這倒不是說我多瞧不起自己的家鄉,只是從現實角度看,經濟水平、技術資源等方面的差距一時半會兒還很難追上來;另外,三四線城市確實有著一線二線城市沒有的安逸和慢節奏,如果可以,我倒寧愿家鄉親朋好友朋友圈里曬的“歲月靜好”都能久一點。
創頭條(ctoutiao.com)原創文章,作者:竇豆豆 專注于企業服務領域。
聯系郵箱:douchengyu@ctoutiao.com 歡迎與我探討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