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創新都是從某個粗略的想法或概念開始的。通常你腦海中會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或是某個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有時也可能只是某個你覺得會帶來巨大影響的很酷的想法。由它開始,你首先需要驗證這個想法是有意義的,然后將它打造成產品或服務,從而來滿足市場的實際需求。
完成這些步驟后,下一步就是擴大創新的規模。規?;谴蟛糠謨r值創造和影響的來源,雖然此刻的“創新”已經具備了創造價值的所有要素,但卻還沒有釋放出它在所有潛在市場的價值。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把“擴大創新”定義為最大廣度和限度地提高影響與使用率的過程。
這樣說來好像擴大創新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極其重要的一點是,你首先要弄清楚想要實現的“創新”究竟是什么樣子的、你要關注哪些指標來衡量你的成功——對有的企業來說,它可能只事關收入或利潤;對其他企業來說,則可能是客戶數或用戶數,或者企業的影響力等。
當然,以上大多數指標其實是相互關聯的,而從結果逐步向前倒推會讓你更有可能成功,因為此時目標是明確的,組織中的每個人都清楚地知道想要實現什么。
弄清楚了目標,我們就可以開始專注于實現擴大創新的方法。
通常來說,擴大創新會被視為“促進采用”或“擴大影響”之類的問題。下圖就能很好地解釋這一點:

下面我們來逐個分析在實際中,擴大創新的三個維度。

數量擴展
首先,擴大規模的關鍵在于為高效擴展創造先決條件。
假設我們已經具備了擴展的基本先決條件:已經有了清晰的愿景和產品市場來應用你的創新,而且這一市場的潛力足夠大。
要讓這一假設成立,你需要確保三件事情:
A. 這一創新能實現數量上的規模化
B. 從財務和運營的角度來說,能以經濟高效的方式實現
C. 社會和機構對創新的采用
對于大部分的創新來說,實現第一點非常簡單;但是想要實現第二點,對幾乎所有創新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特別是對于那些本質上不那么容易實現規模化的產品和服務來說,要實現起來就更是極其痛苦了;就第三點而言,對于一些創新來說,想要真正實現規模效應,社會規范也要與之相適應,這也是很難的。
但不管怎樣,對于任何創新來說,想要實現規模效應,首先就要實現數量上的規模擴展。
然而,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是,擴大規?!斑^程的好壞”也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的規?!薄?/strong>如果你不能在保持盈利的情況下,以足夠低的價格批量化生產商品,那么你實現規?;臐摿︼@然也是有限的。
橫向擴展
提到擴大創新規模,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規模的橫向擴展,也就是擴大創新的受眾群體,增加潛在消費數量,在現有市場中為創新獲取范圍更廣的市場份額。這通常意味著要從早期采用者市場轉向主流市場。
然而,橫向擴展并不僅限于此。有時相同的產品或服務可以在其他地理區域、其他行業或完全不同的用例中銷售和使用,這兩種情況都可以打開新的市場和額外的需求,從而讓創新產生更大的影響。例如特斯拉利用電動汽車電池方面的經驗和創新,將技術擴展到了穩定能量存儲領域。

無論選擇哪條道路,通常這些擴展到新的細分市場或行業的努力確實需要額外的工作,以使創新或其定位適應這些新細分市場、市場和受眾的不同特點。同樣的,擴展到新的細分市場會大大增加復雜性,讓規模化創新更具挑戰性,所以一方面要注意擴展的方式,另一方面要注意戰略決策的運營影響。
縱向擴展
縱向擴展是指通過擴大和最大化利用創新來產生更大的影響,釋放更大價值。它可以幫助降低數量擴展和橫向擴展的壓力,或者通過這樣做來讓創新發揮最大作用。
要實現這一點,通常需要改變人們的行為從而提高使用率,或者創新產品的使用方法讓同樣的資產能為更多的人使用來提高使用率。縱向擴展,一部分是改變社會文化和思維方式;另一部分則是實際應用的問題——讓資源就位,促成和鼓勵更多人使用這一創新。
第一種類型的典型例子——社交媒體算法。算法本身,旨在為用戶提供更有吸引力的內容,以持續娛樂他們,讓他們在社交媒體應用中停留更長時間,最終相同數量的用戶帶來更多的收入;
第二種類型的例子——云計算。通過在計算硬件上增加網絡、虛擬化和軟件層,云計算供應商可以從相同的硬件中獲得更高的使用率,從而為服務提供商和客戶釋放更大價值。
縱向擴展可以幫助降低數量擴展和橫向擴展的壓力,或者通過這樣做來讓創新發揮最大作用。從這個角度來說,它是對大多數創新的極好補充。但也只是一種補充。
擴大創新時,主要擴展方法應該始終是數量擴展或橫向擴展,具體是哪個取決于你的擴展瓶頸是供應方面還是需求方面。這三個層面的擴展截然不同,卻又相互交織。如果你能協調地在這三個維度上同時實現擴展,不僅一方面更有可能實現創新的規模化,另一方面還能因此最大限度地發揮規?;挠绊憹摿?。而如果你在其中一個維度有所進展,它也會相應帶動其它維度的勢頭,并最終助力于整體的擴展。

因此,請關注每一個維度,并嘗試在你的創新計劃中考慮所有這些方面。但這并不是說應該從一開始就關注所有三個方面,而是要在腦海中規劃全局,它能讓你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雖然我們掌握了擴大創新規模的維度,但是在現實中并沒有一個萬能的解決方案。因為擴大創新的目標是通過創新取得突破性的成功,它通常需要許多相關相鄰的、漸進式的創新。
也就是說,在實踐中,擴大創新是一個不斷迭代和探索的過程,你需要專注于逐一地消除任何阻礙你擴展的瓶頸。而且有時這些瓶頸可能比你一開始想象的要大得多,也更加根本。

通常情況下,當你遇到這些瓶頸時,其實是有些常見的套路來幫助你構建思維結構的。你當然可以只簡單地復制其他人在相同或類似問題上使用的解決方案,但很多時候,由于每一項創新從本質上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這些固有套路不一定適用于所有情況,你也需要做些全新的創新。?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接下來本文將從三個維度分享一個思維框架,或許會對你突破瓶頸大有助益。
需求方面
對于大多數組織和大多數創新來說,瓶頸可能更多可能是需求方面的。但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僅僅是要激起人們對產品的興趣和需求,更重要的是要確保產品和服務符合市場中買家的需求和預算。當然,你需要提前確保你所處的市場足夠大,或者是一個有發展潛力的市場,這樣你努力擴大創新才有意義。
另外,好的產品與市場契合,并不意味著該產品或業務一定能實現擴展。你還需要有正確的業務和運營模式,并使用正確的渠道。企業需要以一種有凝聚力的方式調動各個方面力量,以便實現擴大創新。因為如果其中哪個環節出了錯,就將會花費你巨大的資本、精力和時間。然而,如果能把市場、產品、運營模型、渠道四個要素有機結合起來,增長就會自然而然地到來。
這個模型并不是靜態的。如果市場發生了變化,或者遇到了迫使你改變其中一個元素的挑戰,你就需要重新檢查每一個元素,確保它們整體上仍然有效。
供應方面
對于一些產品和企業,供應方面往往是關鍵的考量因素。這一方面的瓶頸可謂各式各樣,特別的,如果一個產品或企業要依賴外部供應商,它還可能帶來難以克服的挑戰。
頂級創新者垂直整合價值鏈,以解決瓶頸問題,并將成本中心轉變為增長和利潤的額外來源。這樣做有很多好處,比如降低管理費用、提高了質量等,最重要的是,公司能不受供應鏈的限制,控制自己的命運,更自由地創新。
基本思想也很簡單:如果你供應鏈的一部分成了你的主要瓶頸,或者某個主要的成本中心,那么你應該盡量控制這些部分來解決瓶頸問題,把成本中心變成額外的增長和利潤來源。
這并不是說垂直整合不會有挑戰或缺點。而且正是由于這些限制,一般來說,最好只對你供應鏈中存在明顯瓶頸或可能成為你關鍵競爭優勢的部分進行垂直整合。
供應方面的另一個關鍵考量因素,是產品和服務的體系結構以及交付過程。對于純粹的軟件或以內容為中心的業務來說,擁有可擴展的架構和自動化流程顯然要容易得多;但對于復雜的物理產品來說,如何設計這些架構和自動化流程也十分重要。
設計自動化的目標應該是努力使產品的制造、交付和服務盡可能無縫結合并保持可擴展性,它也是一個持續迭代的過程。不過,有時候企業很容易會被優化效率和自動化的潛力所誘惑,但如果沒有首先解決大問題,這些往往最終只是對時間和金錢的巨大浪費。所以,一定要先消除那些不必要的要求、部件或任務,在你過分關注優化效率和自動化之前,盡量簡化設計。
使用方面
使用方面的瓶頸突破,我們可以參考“縱向擴展”的理念——找到創造性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的供應,或者釋放新的需求,最大化地利用這些資產從而讓你的產品提供更多價值來提高客戶留存率。
總結一下,有三條常見的路徑。
第一種是找到方法,通過資產共享和虛擬化等做法,提高那些只被使用了一小部分時間的資產的使用率。
第二種是將一次性購買改為訂閱,簡化使用流程,提高服務的使用率。
第三種是尋找其他方法來擴大產品的使用。通常是通過為產品尋找新的增值用途,或者簡單地通過提高質量、可用性、更好的溝通等手段來促進對產品的使用。
然而,有時甚至可能需要解決更艱難、更普遍的問題,如監管條例的出臺,甚至社會規范的改變。
雖然提高使用率通常吸引力都不高,沒那么激動人心,但它確實可以讓你的業務和運營模式變得更高效,從而實現更快和更可持續的規模化。
總結
擴大創新并不容易。解決每一個阻礙你前進的瓶頸,總是需要數年的時間和無盡的努力。不過,如果你想在創新方面獲得真正的成功,這都是必經之路。因此,你要為這些挑戰做好準備,在期望和時間安排方面也要現實一些。如果領導者對創新的財務回報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你的組織就必定會無形中困擾于“增長差距”。
一般來說,大型組織在擴大創新方面,它們有巨大的優勢,所以要想辦法利用這些優勢為自己謀取利益。
另外,確保自己凝聚了一幫準備好了的頂級人才。擴大創新是一項團隊合作,想要實現它需要特殊的團隊。你需要那些習慣于不斷變化的人,他們必須要有成長的心態以及解決你的領域可能存在的任何問題所需的技能。
正如前面提到的,擴大創新是一個小幅度持續迭代的過程,有時它會讓人感到沮喪。但如果你的團隊堅持不懈,不斷學習和解決問題,你們最終必定能發揮出創新的全部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