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GPLP君就不說段子了,還是說點正經的過年見聞。
身在北京的GPLP君經常在各大互聯網論壇聽人高談闊論:移動互聯網紅利已經消失。
不知道這些演講高手們有沒有“走基層”的經驗,GPLP君總覺得老家的二大爺和隔壁村的小芳可能會不太同意這些調調。
春節期間,GPLP團隊沒有閑著,果斷在自己家鄉做了一些小調查,看看在一線城市大談紅利消失的人們是不是飽漢不知餓漢饑。
GPLP團隊成員的家鄉基本在三線城市、縣城以及鄉鎮,據各路人馬的反饋匯總,這些地方基本延續了一線城市的移動互聯網風格,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外賣、打車、團購、微信……該有的APP基本都有,基本的衣食住行,覆蓋面和大城市比毫不遜色。但是又呈現出各自的特色。
FX的老家以鼻煙壺和家具出名,以往銷售都會采用線下鼻煙壺城和家具城的形式,往往幾家獨大。但最近幾年,很多小企業通過淘寶也找到了另一條路,他們會在線下開店,同時號召縣和村鎮有這方面技術的家庭作坊根據淘寶顧客的個性需要來定制,而且價格便宜。于是,在老家出現了一些收購點,接受質量合格的產品,再通過淘寶賣給全國的消費者,效果不錯。
除了借助電商發展當地特產,FX還發現,家里的超市里都會顯示二維碼,接受微信和支付寶的掃碼支付。
紅包大戰也是每年春節一項必不可少的節目,特別是親朋好友沒有在一個地方時,紅包成為了聯絡感情的一劑良方。
Aurora發現,往年親戚給自己發壓歲錢都是現金鈔票,特別是家里的老人,但自從開始玩上了微信,發壓歲錢的技能似乎也與國際接軌了。今年的大年三十,老爸發的就是微信紅包,手指在手機屏幕上輕輕劃幾下,錢就從他的錢包轉到了自己的錢包。
JX的老爸雖然今年在北京過年,但今年大年三十基本上也是和老家的朋友們在搶紅包和發紅包中度過,根據紅包記錄,一共發出去23個紅包,收到紅包56個,總成績為30塊8毛。盡管一天下來,收入還不夠吃一頓晚飯,老爸卻非常樂呵,紅包甚至把沉寂多年的小學同學群都激活了。
2月3日,微信發布《2017微信春節數據報告》,報告稱,除夕至初五,微信春節紅包收發數達到了460億個,同比去年增長43.3%。其中,廣東向湖南發了最多紅包,其次為湖南—廣東、廣東—廣西、廣西—廣東、北京—河北。這里面,二三四線城市的貢獻非常大,統計稱,江蘇一共發了29.3億個紅包、山東26.4億個、河北24.2億個、浙江24.2億個。
老爸老媽們守著手機搶紅包時,年輕人最期盼的事情就是可以和老同學們聚會。阿泰描述了小伙伴們在移動互聯網陪伴下一天的行程:行程計劃是早起在微信群里開小會決定的,在糯米團的火鍋券和電影票,美團的浴場券。我和好友們都有選擇困難癥,每一年有限的相聚時間,很大一部分都花在去哪兒,吃啥這樣的事情上。隨著移動APP和快捷支付的普及,不僅聚會效率提高了,重要的是更多的時間用在了聯絡感情上。
不過,大家都發現,老家雖然也有滴滴這些網約車工具,但是用到的時候并不多,大多數人還是習慣在路邊招手攔車。網約車在一線城市都有了規范條例,火得一塌糊涂,但貌似跟三線城市沒關系。二三線城市的家庭都有自己的汽車,他們的出行大部分時間都會開車,停車不收費,路況也不像大城市那么擁堵。類似于滴滴打車一類的移動打車軟件在縣城使用頻次不高,打開軟件,附近很少有車響應,這個等待的時間里,其實路上已經呼嘯而過好幾輛空車了。
如果有一副各路APP的活躍點地圖,你可能會看到,隨著春運大軍的遷徙,這些活躍點也跟著在發生轉移。
在去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百度CEO李彥宏談到了移動互聯網紅利已經消失的觀點。他認為,紅利消失,并不是說大家以后都不會用手機上網了,而是說靠移動互聯網的風口已經沒有可能再出現獨角獸,因為現在的市場已經相對平穩,我國的互聯網人口滲透率已經超過了50%。
不只是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巨頭公司都早已經開始預警。馬云在幾年前就在說,阿里巴巴是一家數據公司,我們做電商的目的不是為了做買賣。
意思再明顯不過了,阿里已經不滿足于簡單的流量變現了,而是在流量的基礎上進行深度挖掘,未來的生意是圍繞一個個的具體的、個性化的人做文章。要知道,阿里可是積累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公司都無法匹及的消費者數據庫。
不只是公司老大在預警,投資圈里也早已經對于移動互聯網紅利的消失惴惴不安,因為有人有市場、只要閉著眼睛砸錢圈粉的套路已經不好使了。
百度成立初期,當時不到一千萬的中國網民,如今中國網民的數量已達7億之多。據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公布的第39次全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稱,截至2016年12月,我國互聯網普及率為53.2%,在7.31億的網民中,手機網民規模達6.95億。在互聯網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態勢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講面臨著嚴峻挑戰。
顯然,大家所談到的移動互聯網紅利基本還是人口形成的市場紅利。在此基礎上,人們衣食住行各方面,基本形成了一家和幾家獨大的局面,他們掌控了全國十幾億人口的市場。當新增人口數量下降,特別是智能手機用戶數量下降時,巨頭們的前路當然沒辦法再像以前那樣狂奔了。
對于投資人來說,無法狂奔的市場,意味著投資回報率將大大下降,投中獨角獸的概率也降低了。
當然,巨頭們也可以在存量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服務,提高技術,做好用戶體驗,對不同客戶差異化管理。這是一條路徑,但GPLP君今天要談的另外一條路徑:第二市場,或許這也會成為移動互聯網創業的第二天堂。
騰訊的掌門人馬化騰此前就說到,盡管移動互聯網這一波已經過了幾年,它的斜率已經放緩,但是它的體量是很大的,上面還有很多可以創新的地方。
阿里巴巴的《2017年中國年貨大數據報告》就顯示,2017年年貨節期間,從洋貨在各城市的消費占比來看,克拉瑪依市、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烏魯木齊和石河子四座來自新疆的城市竟躋身榜單前五。看得出來,電商的滲透也正彌補了這些地方線下渠道的不足。
移動互聯網在二三線城市的發展方向
除了電商,移動互聯網在二三線城市的發展方向,GPLP認為還可以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服務業互聯網化轉型,O2O滲透
消費者的用戶習慣已經具備,用戶需求剛需越來越強,懶人經濟在二三線城市正慢慢興起。互聯網跨界傳統行業的七個熱點領域,包括上門服務、打車租車、在線旅游、在線教育、娛樂消費、網絡理財、在線醫療,二三線城市的用戶需求和市場成熟度與一線城市差異日趨減小。我們能明顯的發現,移動互聯網給二三線城市生活帶來越來越多的方便,比如不想做飯,就在線用美團,餓了么定外賣,支付寶交話費,電費等。
2.直播經濟
直播相對來說,需要投入的資金不會太多,在二三線城市有較大的空間發揮空間。如果你覺得自己有某方面獨特的能力,比如顏值高可以開直播刷臉,積累粉絲;很會聊天,可以開直播逗粉絲開心。當然,直播這個新興領域的機會也是轉瞬即逝,很多玩法都已經被嘗試過了,怎么找到新玩法,可能還得動動腦筋,畢竟流量變現已經越來越不容易了。
3.本地生活服務
本地生活服務是個很大的概念,機會很多,如果說從小角度切入,GPLP會比較看好為本地提供生活服務的自媒體,原因是,自媒體的投入成本不會太高,小團隊即可運作,在積累到一定粉絲后,在二三線小城市,就可以做區域生活服務電商等。
當然了,在小城市創業,各種資源的短缺和大城市比起來不是一星半點,眼下,已經有不少風投基金、創業孵化器把分舵開到了一些省會城市。GPLP認為,關鍵是要形成規模效應,硅谷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轉載自新芽,略有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