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雙創城市巡禮],我們來了解一下南京。
2017年底,第一財經研究院與復旦大學聯合發布《中國城市和產業創新力報告2017》。報告顯示,2016年,在全國338個城市中,南京的創新指數和創業指數排名較高,均為全國前10,可謂“雙創城市”。
那么,為何在2014年還被稱為“創業沙漠”的南京,短短兩年時間就成為“雙創城市”?
技術人才一大把
南京不缺人才,特別是技術人才。作為一個高等院校云集的省會城市,南京城擁有53所高校:南理工、南大、東南等,在校大學生85萬,每年高校畢業生25萬。每個學校都設有計算機系,北大青鳥這些專修學校也都有設點,技術人才可以說是一抓一大把。
而在華為中興這樣的公司,應屆畢業生大約有小10萬的收入,作為技術型人才,是寧愿在大公司打工,也不愿出去折騰一下。
生活氛圍重
南京是一座很生活化的城市。
大學的創業園里,大多都很冷清,搞奶茶鴨脖創業的IT學生挺多;軟件大道一路,愛讀書的碼農也很多。缺乏激情,被生活氣息所包圍的南京,很多方面其實還是挺有愛的,只是發展也慢了下來。
創新!
2015年4月10日,《關于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當好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排頭兵的意見》發布。《意見》指出,以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含南京高新區、新港高新園、江寧高新園,簡稱“一區兩園”)創新發展為重點,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全面提升全市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能力。
并立下目標,到2020年,要把南京建成全國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創新型城市。
2017年4月10日,《南京市爭當江蘇省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排頭兵和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若干政策措施》發布。《措施》指出,要打造江北新區創新創業高地,加快集聚全球創新資源優先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創新平臺、創新人才、創新政策向江北新區集聚;全力推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建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新機制等。
說到創新,南京正在更新改造區布局高端產業。
2017年12月,雨花臺區西善橋街道與江蘇米特科技公司簽約,總投資16億元的新型研發機構米特研發中心與米特物聯網生態科技園正式落戶。據悉,作為落實“兩落地一融合”決策部署的成果,該項目將聯合中科院微電子所等機構共同研發物聯網芯片自主技術及產品。
物聯網芯片屬于南京市重點發展的“4+4+1”主導產業體系中的新型電子信息產業。新型研發機構的落戶,意味著以西善橋、鐵心橋為核心的“兩橋”城市更新改造地區迎來高端產業布局。
南京政府助力城市創新的同時,沒忘記助力創業。
創業!
2015年12月30日,《關于“創業南京”人才計劃的實施意見》發布。《意見》表示,重點集聚100名科技頂尖專家、培育200名創新型企業家、引進3000名高層次創業人才、引領20000名青年大學生創業,給予諾貝爾獎獲得者領銜創辦的法人單位或產業活動單位最高1000萬元;入選的國家“千人計劃”(創業類)特聘專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業領軍人才,給予200萬元項目資助等。
2016年1月19日,《關于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的實施意見》正式實施。《意見》表明,從事計算機系統服務、數據處理服務;軟件和信息服務、網絡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咨詢策劃服務;動漫游戲開發;電子商務、無實體店鋪的網絡交易服務;翻譯服務;工業設計;股權投資等8類經營項目的市場主體,可以直接將非獨立住宅(普通住宅)作為其住所(經營場所)申請登記。
此次實施“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登記條件”,對于創業初期資金缺乏的小微企業來說,推動作用巨大。
2017年3月8日,《溧水區創業政策》發布。《政策》表示,對“創新型企業家培育計劃”的入選者,企業進入政府創辦并認定的創業載體的,所在鎮(街道、開發區)免收兩年研發場地租金;在培育期內,入選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的,給予企業50萬元獎勵等。
南京對于創新創業可謂大手筆,各種紅利政策頻出,但最終照顧的重點還是人才。
人才!
2016年4月6日,《高層次創業人才引進計劃實施細則》發布。《細則》表示,根據高層次創業人才創辦企業獲得社會風險投資及企業發展實際需求,市紫金科技創業投資公司等機構可按不高于社會風投機構首輪投資總額50%的比例跟進投資,單個項目投資額不超過300萬元。
2017年11月13日,《關于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意見》表明,對諾獎得主、國內外院士及相當層次的頂尖人才來寧創辦科技型企業或與科技型企業合作創立科研成果產業化基地、新型產業技術研究機構的,提供最高1000萬元的科研成果產業化配套資金、最高1億元的跟進投資等頂級支持。
2017年7月1日,《南京市人才安居辦法(試行)》開始施行。通過項目合作方式引進的A、B、C類人才,可在南京市選擇申請共有產權房、人才公寓、購房補貼和租賃補貼中的一種安居方式。
在上一篇[雙創城市巡禮]蘇州:強勢“轉型升級”,創業者如何把握蘇州政策機遇?中我們提到,蘇州作為一個地級市房價超貴,且還沒有住房相關政策,但蘇州沒有,不代表它的競爭對手——南京沒有。
對于人才,南京會根據人才發展和項目運營實際需求服務,人才不來這創業還去哪里呢?但南京政策還需要在以下兩個方面加強:
大家看到上面的政策也應該知道小編說的是什么意思了,不是諾獎得主,就是國家“千人計劃”(創業類)特聘專家,要不就是“萬人計劃”科技創業領軍人才,可是哪有那么多高層次人才創業呢?
在[創頭條政策月報]利好政策繼續,創新創業在2018年依舊火爆!中,我們提到2017年創新創業特點變化,在創業主體方面,隨著創新創業發展,出現了大學生等90后年輕創業者、大企業高管創業者、科技人員創業者以及農民工創業者,預示著創新創業主體由小眾走向大眾。
南京需要高層次人才無可厚非,但對于普通創業者來說,南京政府的錢并不好拿,若南京不出臺面對普通創業者的政策,有可能會把他們拒之門外。
阿里的云棲大會發布了這樣一張圖,大家感受一下南京在互聯網上的水平。
為什么南京互聯網發展這么慢?
答案就是生活氛圍重,不太適合互聯網公司。
南京這一帶區域的人普遍不太喜歡競爭,而互聯網行業的特性又是高速發展,所以在南京創業互聯網公司,你面對的局面很可能是:當你數月磨一劍出了一個覺得很完美的產品時,別家同類型的產品已經迭代數個版本。
想要了解其他城市,請點擊[雙創城市巡禮]。
創頭條(Ctoutiao.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丸子,郵箱:tougao@ctoutiao.com?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
2023-09-12 創頭條發布了融通創新 領航未來 長虹集團雙創示范基地融通創新共發展 活動的活動
2023-03-24 創頭條發布了 《2023阿里云峰會 · 北京》的紅包活動
2023-03-23 創頭條發布了2023阿里云峰會 · 北京的活動
2022-11-09 創頭條發布了新場景 新生態——長三角(金華)數字經濟發展高峰論壇的活動
2022-10-26 創頭條發布了“數字經濟 創新業態”創新創業沙龍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