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雙創城市巡禮],我們來了解一下蘇州。
近日,蘇州一家知名日資企業:日東電工(蘇州)有限公司被員工爆料,在員工不知情的情況下,日東電工一邊轉移資產一邊安撫員工持續生產,無意中有員工發現撤資計劃,由此引發了報警,員工罷工、拉橫幅等對抗行為。
日東電工們的“打包走人”,把蘇州再次“拱”上熱門話題:素以制造業立市的蘇州亟需轉型升級。
蘇州共有工業企業1.5萬余家,其中規上企業近萬家,工業產值超百億元企業32家,擁有世界500強企業2家(沙鋼集團、恒力集團),中國500強企業11家,境內外上市企業124家。(數據來源蘇州日報)
據最新數據顯示,蘇州工業總產值3.57萬億,已位居全國第一。
那么,蘇州是如何坐上全國工業總產值第一大城市的呢?蘇州政府給出了答案——沒有創新,就沒有生存。
2014年,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政府印發《相城區“關停不達標企業,淘汰落后產能,改善生態環境”三年專項行動計劃》。根據蘇州市要求,全面加快全區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步伐,統籌考慮經濟規模與發展質量、生態文明建設、環境狀況改善、安全生產水平和產品質量提升等方面的協調推進,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發展、傳統產業提升發展的工作總要求,堅定有序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相城區產業結構升級和生態環境改善。
2017年,蘇州市財政局、市經信委日前出臺《蘇州市市級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從今年1月27日起,設立蘇州市市級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專項資金,主要用于制造強市專項、節能(循環經濟)專項、去產能專項等三個方向。
關停不達標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只是蘇州“逼迫”傳統企業升級的一個開端。
據悉,蘇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李亞平日前連續召集相關領導和地區、部門,就正在制定的《勇當“兩個標桿”落實“四個突出”建設“四個名城”十二項三年行動計劃》逐一進行研究完善,而在十二項三年行動計劃中,第一項就是產業升級。
那么,在蘇州側重制造業的情況下,還有創業者的位置么?
1.新興產業
產業升級的同時,新興產業也在悄然崛起。2010年,傳統產業占蘇州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的72%,新興產業占28%;2016年,傳統產業占比降到50.2%,新興產業上升到49.8%。到2017年,蘇州新興產業占比將超過50%。這組數據表明了蘇州政府的態度——對新興產業的看重與扶持。
2017年12月,蘇州高鐵新城向社會開放首批15個區塊鏈應用場景,并發布9條扶持政策,吸引區塊鏈企業和人才落戶。企業入駐鏈谷后,除了能享受“梧桐鏈”、產品測試和人才培養等公共服務平臺便利外,還可以解決初創企業缺乏開放平臺和推廣渠道的兩大痛點。
蘇州在新興產業上是非常有遠見的。區塊鏈技術在工業上保存數據非常有優勢,基于工業強市打造全國首個區塊鏈技術試驗場,可以說搶占了區塊鏈產業集聚高地。
同樣是在2017年12月,蘇州高新區與江蘇產業技術研究院及硅谷1898集團公司簽署合作意向書,三方將共建跨境新興技術共享及產業孵化實驗室。三方將利用美國實驗室基地尋找大健康類生物制藥、精準醫療、高端醫療器械及其它關聯領域的早期優秀項目,并進行離岸孵化,積極將其引入江蘇,優先在高新區落戶及產業化。
2.招人引智,招所引院
除了對制造業與新興產業的扶持,蘇州也明白人才的重要性。
2017年8月,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蘇州高新區科技創新創業人才計劃的實施細則》。蘇州高新區科技創新創業人才計劃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與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節能環保等產業領域,大力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來高新區創新創業,切實提升區域科技人才綜合競爭力。
未來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12月26日,江蘇人才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人才競爭力報告。報告顯示,蘇州在人才投入、人才平臺競爭力以及人才創新貢獻競爭力上奪得江蘇省冠軍,在人才競爭力方面,蘇州可以說是領跑全省了。
而早在2016年,微軟已經在蘇州成立了中國的研發中心,與蘇州政府也展開了深度合作。蘇州研發中心主要是為微軟開發人工智能(AI)技術,未來要把蘇州建設成中國AI技術的硅谷。微軟把全球最新的研發中心設在這里,帶來了來自十幾個國家的800多名科研人員。
除了微軟,博世、艾默生等一批世界500強也都在蘇州設立了研發中心。蘇州的招所引院,可以說是達到了“引進一個團隊、培育一個產業”的效果。
3.促進天使投資:“你損失我補償”
2017年8月,張家港市政府辦公室印發《張家港市關于服務領軍人才企業促進天使投資的實施細則》?!都殑t》表明,蘇州?市領軍人才企業天使投資機構投資本市初創期領軍人才企業的,按照投資額的15%給予獎勵,單個項目最高獎勵50萬元,先投先獎,并且,在5年內發生投資損失的,按照實際損失額的30%予以風險補償,單個項目最高補償300萬元,單個機構每年獲得的風險補償金額不超過500萬元。
綜上所述,蘇州雖然作為工業強市正在面臨轉型升級,但在這之外也不失為是一個創業者的樂園。那么,說完優點,咱們再來說說問題。
蘇州在地理位置上離上海太近了,跟著上?;?,那就只有“人家吃肉你喝湯”的份:
1.產業。
由于虹吸效應,上海把大多數高端產業都吸引走了,這樣的結果就是留給蘇州的發展空間并不大。但因為蘇州正在轉型升級,想來上海這方面的影響也在慢慢消除。
2.本土人才。
蘇州本土的智力資源十分有限,只有一個省屬211蘇大,并且由于產業層次低,本土人才資源要么跑南京,要么跑上海。對此,蘇州的首要任務就是想辦法留住蘇大的畢業生。
3.投資機構。
上海有3394家投資機構,而蘇州只有287家(數據來源創頭條雙創地圖)。在文章[雙創城市巡禮]廣州:“高精尖”有政策紅利?實業創業優勢更大!中我們也提到,廣州三百多家投資機構就已經很少了,而現在來看,顯然蘇州更少。
廣州是因為實體創業多等原因,而蘇州同樣是因為傳統企業太多,風險投資業和制造業之間沒有過多的“親和力”而導致投資機構偏少。
現在創業成本越來越高,除了資源、人才等問題,還要考慮房價的問題。
蘇州的房價超貴,作為一個地級市,房價能夠到3萬元一平,要知道很多內地和蘇州一樣的地級市,房價只有三四千。所以想去蘇州創業的小伙伴們,要考慮一下這個問題了,畢竟蘇州到現在還沒有創業給房的優惠政策。
想要了解其他城市,請點擊[雙創城市巡禮]。
創頭條(Ctoutiao.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丸子,郵箱:tougao@ctoutiao.com?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