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藍單車剛剛宣布解散不到2個月,就在我們嚷嚷著共享單車的市場凜冬將至,第二梯隊永遠無法與第一梯隊的大資本相抗衡的時候,奇跡就這么出現了:
滴滴在近期收購小藍單車,目前已簽署收購協議。
等等!滴滴不是一直被視為ofo的主要靠山嗎?那此次對小藍的出手相救又是幾個意思?這是與ofo決裂了?還是滴滴另有野心想要自己帶波節奏?

果然,資本市場的運作非吾輩等閑可把玩焉!還是讓我們看看大佬是如何操作的吧。
盡管滴滴作為ofo主要投資方,可滴滴與ofo之間的裂痕已經是顯而易見了。
其一:滴滴曾致力于主導共享單車兩大巨頭合并,原因無他,滴滴投資ofo,騰訊投資摩拜,可滴滴背后投資人是騰訊,所以兩家合并,終極boss還是騰訊,可騰訊只作為出資人,真正落到運營上的是誰?必然是占據ofo 30%股權的大股東——滴滴。可作為創始人的戴威未必會真的想合并,畢竟自己的“孩子”就這么被合并無異于拱手讓人。
其二:去年11月末,ofo被曝出滴滴所派駐的高管“集體休假”,盡管ofo對此的回應是“個人原因”,但“高管集體休假”事情本身就顯得十分詭異。隨后有報道稱,ofo被滴滴控制、滴滴系否決了戴威的多條決定,ofo董事會層面存在分歧、ofo創始人戴威及其原創始團隊卻不愿意放棄公司控制權的,而在合并問題上,ofo也企圖通過引入阿里,來對抗借滴滴的干預,稀釋股權。

究其原因還不是“一山難容二虎”!而更值得玩味的是,在2017年12月,有滴滴內部人士透露,“公司正在孵化一個共享單車業務,內部代號為海棠”。
所以說,滴滴直接收購小藍,單獨做一款共享單車產品的邏輯也并不難理解。也正是在滴滴與ofo談崩的檔口,成了小藍絕處逢生的最佳時機!
可是小藍單車并不2017年倒下的第一家共享單車,但卻是倒閉后反響最大的一家。其原因是小藍單車一度被認為是“最好騎的共享單車”,口碑好到在曝出倒閉消息時有網友“眾籌”拯救“小藍”。所以,有這樣品牌效應、客戶基礎的“小藍”,自然更受滴滴的喜愛。

其實,對于滴滴收購小藍單車來說,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畢竟滴滴本身的定位就在出行領域,在網約車業務暫時無人能夠撼動之時,如果能將汽車無法到達的最后幾公里的單車距離也一并拿下自然是美事一樁。這不僅能夠填補自己出行版圖(市場)布局的空缺,同時能更加鞏固自己在出行行業的商業帝國地位,何樂而不為呢?
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指出,在滴滴布局自己出行行業版圖的同時,也一直處于腹背受敵的狀態。
一方面是來自美團打車的攻擊。無論騰訊如何從中協調,美團終究融到20億投入打車業務,勢必要將被滴滴打車獨占的蛋糕切掉一塊。
另一方面摩拜也倔強地推出了“專車”項目,同時美團打車也正在計劃接入摩拜單車系統,擺明了要和你滴滴搶飯吃。可為什么說摩拜倔強?這可能就要從滴滴APP添加ofo開始,從此摩拜與滴滴仿佛就形成了勢不兩立的局面。

在這種狀態下,滴滴勢必要有所行動,這不僅僅是對競爭對手的回擊,更主要的是通過并購,完成一次在短途出行領域的升級,同時滿足對于“用一個APP解決用戶多數市內出行需求”的定位。
其實對于滴滴的野心,程維在一次采訪中給出了答案。對于一項新業務,有人做好了我們就合作,沒人做好我們就自己做,如果這項業務對滴滴很重要,那就買下來。我們不好說是不是滴滴在與ofo共同運營期間,發現了ofo自身運營管理方面的漏洞,想要借助之前在ofo“試水”的經驗開始自己運營,小編只能說:
憑借滴滴自身運營經驗加上小藍口碑優勢,滴滴這次打了一把有準備的仗!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
2023-09-12 創頭條發布了融通創新 領航未來 長虹集團雙創示范基地融通創新共發展 活動的活動
2023-03-24 創頭條發布了 《2023阿里云峰會 · 北京》的紅包活動
2023-03-23 創頭條發布了2023阿里云峰會 · 北京的活動
2022-11-09 創頭條發布了新場景 新生態——長三角(金華)數字經濟發展高峰論壇的活動
2022-10-26 創頭條發布了“數字經濟 創新業態”創新創業沙龍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