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未來商業觀察,作者 |?卓宇
到現在也有人搞不懂一個小小盲盒究竟有何魔力,讓20萬人心甘情愿掏錢,造就出一個市值千億港元,碾壓完美世界、三七互娛等游戲巨頭的玩具公司。
甚至有人斷言,泡泡瑪特就是靠著盲盒這種帶有賭徒成分的營銷手段,讓年輕人上癮,再把他們當韭菜割。
但這話不少人聽了覺得委屈,當年大家摔存錢罐,狂吃干脆面集水滸卡的時候,也沒見誰說誰韭菜綠油油。怎么方便面袋換成紙盒,卡片變成塑料娃娃,就成了智商稅?
而在這場關于盲盒是不是智商稅爭議背后,卻有一個根源問題要先搞清楚:當下年輕人都是怎么看待盲盒的。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找了三個年輕人,聊了聊他們對于盲盒的真實感受。
被問到當初為什么會入坑盲盒時,坐在對面的95后女生雯雯抿了抿嘴,說道:“因為有喜歡的IP吧。”在她身后書桌上,擺著一排造型各異的手辦,都是日本動漫和游戲里的人物。
雯雯的部分手辦
?
雯雯的收集癖好是在小學萌芽,跟多數80、90后一樣,她的童年也有狂吃小浣熊干脆面的回憶,不過她收集的不是水滸英雄卡,而是一種圓形鋸齒狀的恐龍旋風卡。
“后面出了很多系列,水滸、三國、西游記,但我收集最多的還是恐龍卡,因為我喜歡恐龍。”那時候IP這個詞雖遠未興起,但小浣熊干脆面通過贈送各種系列卡片意外走紅,正是那些IP發揮了巨大奇效。
上高中后,雯雯因為《火影忍者》《名偵探柯南》等日漫的熏陶,瘋狂迷戀上了手辦。“我那會沒能力買手辦,都是舔。”直到雯雯工作后,才有了買手辦的閑錢,一開始是買盜版,后來攢錢買正版。
雯雯告訴《未來商業觀察》,柜子上的所有手辦原型全部來自于她喜歡的動漫或游戲人物,她從沒為一時興起的喜歡買過單,就連買盲盒也一樣。
“一個IP它有圣誕節、動物等不同系列,看著幾十塊錢不貴,但一套下來不比一個正版手辦便宜。”雯雯去年因為櫻桃小丸子盲盒入坑,加上今年的Kimmy&Miki系列已經收集了兩套。
雯雯的部分盲盒
談到最近因泡泡瑪特上市而帶來的巨大爭議,她的表情中透露出一絲無奈,嘆氣道:“還是因為有人真的無感吧。”緊接著又補了一句,“但拆盒子很刺激,我也很歐氣!”她得意的笑了起來,就像吃干脆面拆出珍藏卡的孩子。
今年,雯雯只買了兩個正版手辦,因為她最近入手了不少陰陽師系列盲盒。在雯雯眼中,恐龍卡、手辦和盲盒一樣,都是在為自己喜歡的IP買單。
在為泡泡瑪特貢獻營收的這群人中,不乏雯雯這種愿意為IP買單的人。他們可能不喜歡二次元,也沒買過手辦,但當如泡泡瑪特這樣的平臺,不斷與各類IP聯動推出盲盒時,總有人會忍不住邁出第一次。
盡管童年有著和雯雯一樣的集卡回憶,但菜坤卻對盲盒一點興趣也沒有。
“賭幾率的事情我不喜歡,最多有時候在游戲里爽幾把,現實中我很少帶著賭徒心態做事。”在與菜坤聊天的過程中,他時不時都會提到幾句游戲。
身為千禧一代,菜坤的童年同樣少不了如漫畫書、小浣熊卡片和四驅車等愛好,但對他影響最大來自于電腦和互聯網的普及。
“03年的時候還在和小伙伴打紅白機,04年就被拉去玩網游了。”菜坤接觸的第一款網游叫大話西游,直到現在他也沒有棄坑。
如今,菜坤已經過了而立之年,除了上班,其余時間基本都會花在游戲上。除了大話之外,他還玩一個網游,這兩個游戲一個光氪金,一個能賺錢。
菜坤透露,他在那個氪金游戲上,前前后后砸了大概一棟老家縣城的樓房首付錢,今年運氣好,在另一個游戲上做商人囤貨,不僅把之前氪的錢賺了回來,還夠他買一輛國產小轎車。
“我覺得盲盒和現在很多手游上的抽卡、抽皮膚玩法差不多,都是靠著未知刺激和中獎心理吸引人持續砸錢。”菜坤之前玩過一段時間卡牌游戲,為了收集和抽到特別稀有角色,他氪了近2萬元錢。
但之后他把號低價賣了,因為菜坤發現自己癡迷的不是游戲本身,而是抽卡帶來的一時之快,這種投入在他看來沒有太大意義。
菜坤充值游戲禮包贈送的手辦
?
菜坤的家里也擺著幾個限量版游戲人物手辦,都是之前在游戲里充值典藏禮包官方贈送的。他笑了笑道:“比起賭幾率,我更喜歡明碼標價的東西。”
關于買盲盒是不是智商稅,菜坤提到最近兩年比較火熱的炒盲盒現象。他說,如果買盲盒的人都帶著炒盲盒的心思去,那交智商稅的人肯定不少。
當各路媒體將炒出來的天價隱藏款盲盒送上熱搜時,年輕人用來圈地自萌的潮玩,就已成為投機客們的牟利工具。在一些人眼中,盲盒不是玩具,更像是一張刮刮樂,里面藏著讓錢翻倍的機會。
但如果真有人認為能通過買盲盒來改變人生,為什么不直接去買彩票呢?
今年是阿金北漂的第四個年頭,不久前他剛剛搬家,換了個面積大點的合租房。
說是大點,但整個屋子可用面積也就12平米,但相比他剛來北京時住的8平米隔斷,足夠在屋里放上除了床之外的其他東西,比如說書柜。
進入他房間第一眼就能看到那張由格子組成的木質書柜,一個個獨立空間中,有小說和漫畫,也有樂高模型和高達手辦。
阿金指著右手邊一個格子說道:“那是我的盲盒,剛買沒多久。”他手指向的那格書柜上放著兩只盲盒的盒子,盒子上立著外形像恐龍的玩具,盒子旁邊放著一對精致的馬克杯。
前段時間剛搬完家的阿金去逛了一下附近商場,在一家潮流玩具店,順手買下了盲盒和馬克杯。他甚至都沒有看買下的盲盒是什么系列,在他眼中,那兩只小恐龍和馬克杯一樣,都只是點綴這間屋子的擺設。
“我平時比較宅,也沒啥興趣愛好,看到喜歡的東西,有閑錢就買來玩玩。”阿金在一家外企上班,家里沒有太大的經濟負擔,自己當下也沒有任何買房打算,因此他每個月工資就會多出一部分閑錢用來娛樂消費。
現在,書柜上大大小小格子里放滿了他用閑錢買來的物件。阿金說,他來北京四年換了幾次住處,只有看到屋里這些喜歡的擺設時,才感覺有個家的味兒。
當問到對盲盒的玩法有什么看法時,阿金表示不在乎,因為對他來說,隱藏款再稀有也就是個擺設。
盲盒不是新鮮事物,之所以能在今天形成風潮,歸根結底在于年輕人手中可為愛好買單的閑錢越來越多了。這筆閑錢放在上一代或上上代人手中,多會攢下用于買房養老。
但現在,這代人面對望而卻步的房價,即便沒有盲盒,他們也會用其他替代品來取悅自己。
事實上,當我們在討論泡泡瑪特值不值1000億時,盲盒正從一種亞文化逐漸向主流文化靠攏。這其中不乏資本的推波助瀾,但成就泡泡瑪特的,不是資本,也不是盲盒,而是這個時代。
因為這是屬于年輕人的時代,他們變成了市場消費的主體。隨著盲盒被這個時代所認可,青銅器可被藏于土中成為考古盲盒,蔬菜能被裝入袋中變成蔬菜盲盒,無論我們喜愛與否,都無法阻擋這場潮水奔涌而來。
而潮水中,有不少像雯雯、菜坤以及阿金這樣的弄潮兒,盲盒究竟是什么,其實在他們自己心中早有定論。
電影《阿甘正傳》有句話: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么味道。其實,盲盒也像巧克力,我們也不知道下一顆有沒有自己想吃的味道。
但若有人想從巧克力里吃出金子,那么他離當韭菜可能就不遠了。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