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公關越幫越忙的例子又要加上一例了。剛剛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市值超過百億美元的趣店,由于業務模式而受到質疑。輿論認為其高利率的貸款借給了消費水平超過其消費能力的低收入群體,校園貸的“黑歷史”也被人翻出。10月22日晚間,趣店創始人及CEO羅敏接受了科技專欄作者程苓峰的采訪,回應相關質疑,可就是這一份回應,卻是槽點滿滿,使得輿論進一步發酵。

趣店CEO羅敏
在這篇題為《趣店羅敏回應一切》的文章里,羅敏談到了趣店向學生放高利貸、受制于支付寶和其風控系統的質疑。在談催收時,羅敏又說:“凡是過期不還的,我們這里就是壞賬,我們的壞賬,一律不會催促他們來還錢。電話都不會給他們打。你不還錢,就算了,當作福利送你了。就這樣。”

此番言論一出,立刻在網絡上引發熱議。“過期不換當福利”?真有這么好的事嗎?



關于催收的情況,趣店招股書178頁有非常詳細的披露:首先,趣店會通過發短信和自動打語音電話給借款人催款;如果沒有成功,趣店的催收人員會人工打電話給借款人,必要時還會上門當面收款。其中,如果用戶逾期20天以上,趣店會主動向芝麻信用披露。

趣店的招股書說,只有三種情況下會停止催收:借款人死亡、被認定為欺詐、逾期達到180天以上或者催收達到一定次數。
而且在趣店的員工當中,天津的222位員工,撫州的367人,主要的任務就是負責電話中心的運營,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分布在各個城市的負責催收的員工。這兩個城市員工總共占到所有員工的大概60%。
網絡上也時有帖子表明,趣店的催收并不友好,有外包的催收人員采用頻繁給逾期者家人、同學、朋友打電話。

在被問到到“是否借錢給學生”,羅敏回答:“我們一旦發現一個人是學生,就拒絕借錢”。

這點也站不住腳。趣店成立于2014年3月正式上線運營,前身是“趣分期”,運營公司為北京快樂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最早進入校園主推大學生消費分期,靠校園貸起家,以發展學生代理,發傳單、做地推的方式打開知名度。2016年7月升級為趣店集團,推出兩個APP,分別是主打商品分期的“趣店”和提供現金貸業務的“來分期”。
投資者報報道稱,成立三年以來,趣店在做校園貸期間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14年和2015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0.24億元、2.35億元,兩年虧損額為0.41億元和2.33億元。2016年戰略轉型之后,當年實現營收超過14億元,凈利潤達5.7億元,到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8億元,同比增長393%;凈利潤9.73億元,增長695%。
據新浪財經報道,2016年9月,趣店就宣布已于早些時間暫停了校園地推業務,退出校園分期市場。趣店聯合創始人何洪佳當時透露,已經全面停止校園地面推廣,趣店非校園用戶已逼近2000萬,用戶覆蓋了白領、藍領等消費群體。
雖然趣店聲稱退出了大學生市場,但大學生仍然可以在趣店上注冊申請貸款。此前有媒體多次報道,趣店并沒有審核學生身份。換言之,學生仍然可以自由的在趣店上獲得貸款。
為了表明趣店的年化利率沒有超過國家對民間借貸36%利率的紅線,羅敏本人還在文章下面留言,如果發現任意人發現趣店的名義和實際利率超過36%,羅敏將會直接提供100萬的贊助資金。事實如何呢?

年息36%是2015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的紅線。《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也就說,利息超過法定利率4倍的部分,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趣店的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16年末,59.5%的產品年息超過36%。趣店承認2016年的交易當中,大約59.5%的交易的年化收益率高出上限。如果嚴格按照36%的上限執行,公司營收大約將會減少3.07億元,這幾乎占到了2016年總營收的21%。
在談到和支付寶的關系時,羅敏說:“支付寶的分成比例一視同仁。我們分多少,其它的公司也分多少。這是一個競爭的市場。就像天貓給耐克自營店和代理店的分成都一樣,各家靠自己的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競爭。”
2015年4月,趣店集團宣布完成約1億美金D輪融資,由昆侖萬維領投,藍馳創投、源碼資本等股東跟投。2015年8月,趣店集團獲得約2億美金E輪融資,螞蟻金服領投,昆侖萬維、藍馳創投、源碼資本等全部跟投。
螞蟻金服的進入,讓趣店真正開始快速發展起來。螞蟻金服進入后,對趣店開放支付寶、芝麻信用。在支付寶的“第三方提供服務”入口,趣店以”來分期“占有了一席,與“滴滴出行”、“天貓”這些阿里的重要業務一起,向支付寶的接近5億用戶提供服務。
在用戶獲取成本中,趣店在IPO文件中列出的為支付給支付寶和芝麻信用的兩筆“用戶獲取費用”,而在2017年6月30日之前的半年時間里,趣店支付的這筆費用為1110萬美元,而這段時間新進用戶為335.3萬個,平均每個成本為3.31美元左右。
比如,信而富CEO王征宇在接收媒體采訪時就透露,信而富的獲客成本平均在17美元,這已經是一個比較低的數字。
另有報道指出,至遞交招股書時,趣店市場部門在市場渠道擴展、品牌廣告、獲客方面幾乎沒有任何成本投入,連來分期和趣店兩個App都未在應用商店做任何投放;其商務合作人員的大部分工作,只是與螞蟻金服方面對接。不僅如此,CEO羅敏本人甚至對支付寶之外的借款人渠道完全不感興趣,唯一算得上大規模的市場推廣,是群發廣告短信。
在IPO文件中,趣店沒有標明具體有多少流量來自于支付寶,但是他們承認“絕大部分”,另外,趣店本身并沒有支付牌照,它的公司賬戶和借款人賬戶之間的往來完全是通過支付寶進行的。
這份槽點滿滿的回應并不是趣店第一次回應。在上市遭質疑后不久,趣店就曾發布一份措辭嚴厲的聲稱,稱有部分別有用心的造謠者利用微信公眾號平臺發布對趣店集團經營模式等無端攻擊,對趣店的商譽進行惡意詆毀,對趣店部分高管人員的名譽進行中傷,文章所述內容純屬憑空捏造,趣店集團將立即啟動一切必要的法律手段進行維權。
但是當時的聲明很明顯起到反效果,很多人在看到聲明后去翻找趣店到底發生了什么,使得輿論進一步發酵,而此次趣店CEO的聲明,效果如何,似乎也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