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牌新三板大致200萬,創新層不需要花錢
北交所設立后市場反響轟動,但在北交所上市究竟需要多少成本,各中介是如何收費的,這些一直是市場非常關心的問題。今天我們就為大家詳細解讀,北交所上市所需成本。
根據《北交所征求意見稿》的規定,北交所IPO上市,必須是新三板掛牌滿一年的創新層企業。
換句話說:如果企業沒有掛牌,那必須先要在新三板上面掛牌。
按照目前新三板掛牌的市場行情,費用大概在200-300之間,這個費用包含所有中介機構的費用。
具體有:證券公司150萬、會所審計50萬、律所30萬左右、資產評估機構10萬左右。
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后,每年的五月是轉層周,達到條件的企業只需要由督導券商進行轉層申報即可,這個轉層不需要費用,如果對于已經掛牌的企業,且滿1年申報的時候是創新層,則進入下一個步驟,申報北交所IPO。
北交所IPO的流程跟新三板掛牌的流程完全是兩個獨立的流程,掛牌費用也需要單獨收取。
北交所基本平移精選層制度,所以北交所上市費用也可以參照精選層。
2021年以來,共有25家掛牌企業完成公開發行股票并進入精選層。
這些項目因為所在行業、企業規模、質地、發展前景、中介機構品牌及雙方合作緊密程度等不同,中介費差異較大。
以下數據均已調整為含6%增值稅金額
大部分項目募資1億元-3億元,平均1.68億元,中位數為1.41億元。
大部分項目保薦承銷費800萬元-2,000萬元,平均1,270萬元,中位數為1,000萬元。
大部分項目審計驗資費150萬元-300萬元,平均258萬元,中位數為238萬元。
大部分項目律師費100萬元-200萬元,平均151萬元,中位數為130萬元。
大部分項目總中介費1,100萬-2,200萬元,平均1,685萬元,中位數為1,420萬元。
精選層改為北交所之后,公司質量、規模及募資金額將有所提升,中介機構承擔風險也有所增加,理論上,中介費用也應該會有所提高。
上述數據統計與分析僅供參考,具體企業與中介機構根據實際情況洽談。
證監會規定,IPO上市需要聘請,券商、律師、會記師、等三家法定機構。券商的費用是按照階段性收取,北交所IPO的過程大致分為四個步驟:
財務顧問階段、輔導階段、保薦階、承銷階段。
再來看看已經發行上市的一些企業。
已經發行上市的66家
比較居中的為星辰科技:費用是1660萬左右
在66家企業精選層掛牌的企業中、上精選的平均費用大致在:1,957.72萬,約為:2000萬左右。


因此企業想要在北交所IPO上市,費用最多的其實是券商的承銷和保薦費,而這部分費用大致在募集資金中扣除,企業前期不需要承擔太多費用。
從已經上市發行的66家精選層企業來看,保薦承銷費最高的是:長輔股份,為16.4%。
最低的是長虹能源,是3.62%,中位數是同力股份和星辰科技,為7.15%左右。
所以從綜合來看,已經發行的66家精選層企業,他們的發行保薦承銷費平均:7.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