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億!這是截止今晚21點,本周末兩天《萬萬沒想到》的點映總票房。
成績漂亮得有些不像點映。貼吧里有人戲稱,《萬萬》的點映排片都快30%了,這和直接上映有什么區別?干脆直接宣布提檔得了。在這句戲謔背后,更多地是引發人們思考:12小時點映6萬多場,平均場均人次達到60以上,《萬萬沒想到》為何要豪賭點映場?

從檔期來看,11月中旬之后,幾乎沒有強片上映,整個檔期比較冷清,對于全國的影院來說,做夢都想有一部高質量影片攪熱大盤。此時,《萬萬》的“先下手為強”恰恰彌補了市場的饑渴。
另一方面,在《萬萬》之后,包括《尋龍訣》、《老炮兒》、《惡棍天使》等大片集中上映,為了避免同檔期大片相互碾壓,導致票房分流,此時提前大規模點映,不僅可以發酵口碑,也可以提前鎖定一部分票房。
在《萬萬》之前,今年國慶檔《夏洛特煩惱》、《解救吾先生》等影片都曾經進行大規模點映,并成功帶動一部分“自來水”。可以說,在片方越來越重視口碑營銷的背景下,首日票房和首周末票房極其重要,如果有提前點映的良好勢頭在前,會給影院經理更多信心,也會在上映時給影片更多排片。也因此,提前點映越來越成為高質量影片彎道超車的一條發行捷徑。
12小時點映6萬多場,《萬萬》提前“搶走”1億票房
“冷清了這么長時間,影院終于有點賀歲檔的樣子了。”今日,小娛跟兩位影院經理聊到《萬萬沒想到》的大規模點映時,大家似乎都有同感。
昨日下午從2點開始到今天晚上8點,原定于本月18日公映的《萬萬》在全國十多個城市點映6萬多場次,總票房達到1.1億,連續兩日成為單日票房冠軍,并一舉創造華語電影點映票房新紀錄。
提前點映是指電影在正式公映前,制片方指定在一些影院,針對專業人士或者影迷進行小規模提前上映。這已經成為當下電影宣發策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般而言,排片率在5%左右,票房在幾十萬和百萬之間。
對比剛剛過去的一周,整個電影大盤只有周五日票房超過了6000萬,平均單日票房還不到5500萬。而《萬萬》兩天排片率都在20%左右,票房突破1億,這樣的成績漂亮得有些不像點映。甚至有影評人稱,《萬萬》通過點映就把賀歲檔的肉吃了,其他影片只能喝湯。

在這場點映狂歡中,除了影片質量以外,檔期或許是關鍵因素。尤其是在賀歲檔之前一個比較冷清的檔期,提前大規模點映對于影院來說可謂是求之不得。“從11月中旬開始,幾乎沒有影片能夠觸及觀眾的興奮點,整個檔期都比較冷。所以遇到《萬萬》這部大IP粉絲電影,即便是點映,也給了很高的排片率。我們還是希望影院每天的票房收入都很高,而不是僅僅在一段時間內集中爆發。”一位二線城市的影城經理向小娛透露,《萬萬》的點映,他們安排了4個影廳放映,相當于每隔25分鐘一場,一共14場。
為對抗壟斷排片,《萬萬》“被迫”提前點映
作為《萬萬》的發行方,此次大規模點映能取得破億票房,博納影業可以說功不可沒。
不過,有意思的是,博納一位內部人士曾在朋友圈發文吐槽大片提前點映的行為,并稱“點映,望文生義,以點為主,以映為輔。可是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有提前一周開放一天密鑰的,有提前一周開放黃金場密鑰的,直至現在,提前十余天開放長達四個小時黃金場密鑰,同時配合幾大電商19.9元低價預售,賣多少補貼多少,上不封頂。而且這些所謂的點映都選在周末,這不是趁火打劫嗎?這不是恃強凌弱嗎?”

而如今,《萬萬》提前大規模點映。出現這一戲劇性轉變的原因,或許是來自賀歲檔其他大片集中上映的壓力。
在一位在線購票平臺負責人看來,博納提前做大規模點映,爭取先發優勢,這招非常牛!但《萬萬》的情況跟《煎餅俠》和《夏洛特煩惱》這些影片有些不太一樣,“同樣在一個冷清的檔期之后通過口碑取勝,后兩部影片上映之后一段時間內并沒有強影片,而《萬萬》不同。除了同一天上映的《尋龍訣》之外,接下來《老炮》、《惡棍天使》、《唐人街密探》等影片都會集中上映,留給《萬萬》的市場空間沒有那么大,所以市場保守估計《萬萬》票房在8億左右。”
在《萬萬》之后的影片,除了在影片質量上過硬之外,在發行上也有優勢。與往年各影視公司帶著各自主打電影單打獨斗進行宣發不同的是,此次華誼兄弟、光線傳媒、萬達影業成立“賀歲檔聯盟”,并對《尋龍訣》、《老炮兒》、《惡棍天使》聯合宣發,能集結各影視公司的資源,讓影片獲得更高的票房,但同時也可能會導致電影排片壟斷,打破市場競爭的常態。
從這方面來看,也就不難理解《萬萬》提前點映背后的“苦衷”了。
大規模點映成為高質量影片的發行捷徑
對國內影片來說,點映的目的主要有兩個。首先是為了讓影片的口碑“搶跑”,為了營銷造勢;其次是為了搶奪排片,“搶跑”首日票房和首周末票房。各大發行公司聯手在線購票商,將原本幾百上千場的提前“點映”,逐漸升級成為上萬場的提前“公映”,并覆蓋黃金場次和高票房影院,逐漸成為一種新的發行趨勢。
在《萬萬》之前,今年中秋節這天,《解救吾先生》、《九層妖塔》和《夏洛特煩惱》,三部電影選擇同一天宣布在全國開啟提前點映場,以抗衡同期上映的《港囧》,并發酵口碑,分得中秋檔票房的“一杯羹”。在中秋節獲得1018萬點映票房的喜劇片《夏洛特煩惱》,成為了今年國慶檔期的最大贏家,憑借不斷積累的好口碑闖出一條“逆襲”曲線。而即將與今年元旦期間上映的《小門神》甚至從今年10月3日開始,就啟動了長達3個月,覆蓋36個城市的路演活動,這也是一種“長線點映”的新嘗試。
在北京影行天下創始人安玉剛看來,由于現在的觀眾越來越注重互聯網上的社交,也使得片方對影片的口碑發酵越來越重視。“這其實也為好片子在集中上映的檔期提供了一條彎道超車的機會。”
科普:提前點映時間會計入公映時間嗎?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影片的點映密鑰和正式公映密鑰并不同,需要單獨申請。但是,除了時長的限制之外,點映密鑰并沒有次數的限制。也就是說,在拿到龍標之后,片方可以多次申請。每申請一次,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都可以查到相應影片的點映密鑰發布公告。

一位影片發行人士透露,國產影片對30天的公映密鑰限制也沒有那么強,30天只是約定俗成的期限。“密鑰期限的長短可能更多在影院手上,如果市場反應不好,有些影片幾天就下映,30天的密鑰對這些影片來說也沒什么用。一直話題性比較強,市場反響好,可以通過購買的方式延長密鑰。根據不同的影片有所區別,有的影片與密鑰制作方商定一次性支付一筆錢之后無需再支付延期費用。”
比如今年暑期檔上映《捉妖記》、《大圣歸來》等優秀國產片曾經受到國家新聞廣電總局特批延長放映。此外,國慶檔的《夏洛特煩惱》也曾經延長密鑰。其中,《捉妖記》登頂內地票房總榜第一也讓大家看到了“延長放映期”確實對票房有巨大推動作用。
作者:高慶秀 策劃:吳立湘;娛樂資本論(微信公號:搜索娛樂資本論或 yulezibenlun)是國內唯一一個由財經記者和文娛記者共同運營的微信公號。小娛的私人微信:kefu_ylz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