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6-8日,為期三天的“2019世界創新者年會”在北京順利舉辦。本次大會由中國企業聯合會指導,由工業和信息化科技成果轉化聯盟、億歐·EqualOcean聯合主辦,本次大會以“科創4.0:共建全球化新未來””為主題,集結了來自美國、英國、印度、新加坡、印尼、尼日利亞、巴西、日本、以色列等十余個國家或地區的6000名創新者,總結2019年世界科技與產業創新的成果,預測2020年最新創新趨勢。
創新領袖峰會上,億歐輪值總裁高昂做了《2020全球科技創新趨勢與中國產業機會》的主題演講,演講的核心觀點有:
在經濟增速放緩、老齡化深化的背景下,需要未雨綢繆,抓準科技創新的機會,推動產業的升級與創新,實現產業結構優化與升級。
2020年全球科技創新呈現四大趨勢,即中國成為創新中心、全球產業互聯網化、全球500強加強在華布局、技術合作全球化。
2020年中國產業機會呈現“六化”趨勢,即科創社會化、出海本土化、基建集中化、產業智能化、消費意愿化、投資長期化。
億歐2020的產業矩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打造在于“組織能力+科技創新能力+產業服務能力”。
以下是演講內容:
世界創新者年會(World Innovators Meet,?WIM),是億歐已經連續舉辦五屆的年度創新者盛會,一般是每年12月在北京舉辦;今年我們將它升級為為WIM,未來將以北京為中心,逐步在新加坡、迪拜、倫敦、紐約等地舉辦WIM活動;我們把參加過WIM活動的人稱為“WIMIE”,我們期待在未來幾年,全球的創新者們會以成為WIMIE為榮。
我們所身處的世界正在快速變化,科技創新的力量,在這一輪產業變遷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目前中國的科技與產業創新能力,已經站在了全球前列,未來將有機會引領世界創新的新趨勢。
作為起源于中國的創新者的盛會,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創新,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為此,我們致力于搭建起全世界創新者近距離交流溝通的平臺。作為主辦方的代表,我很榮幸!再次代表WIM,歡迎各位創新者的到來!
接下來進入主題開始我的分享。
過去十幾年時間里,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中國人均GDP增速始終位居首位。根據億歐觀察,中國的儲蓄量和投資量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遠高于美國,這也是中國實際人均GDP和生活標準大幅上升的重要原因。我們看到,幾個主要經濟體的社會福利,特別是社保和醫保,21世紀以來有了顯著的增長,而且今后幾十年預計會進一步大幅上升。
在過去的50年中,各個國家的國內儲蓄總額、政府社保支出的總和,一直穩定在占GDP總額的一個固定數字上下。隨著社保支出的增長,美國國內儲蓄總額出現了幅度與之相接近的下降。
而中國的儲蓄和社保支出也正發生變化。在GDP占比中,中國的社會福利水平的提升,也和其他國家一樣,擠占了居民儲蓄的比重空間。
億歐發現,這樣的情況在全球大部分國家都在上演。到2030年,也就是10年之后,中國的老齡人口——也就是65歲以上的人口將接近3億,我們必須要為此作好充分的準備。未來10年,我們或將面臨投資下行、老齡化嚴重的、經濟增長放緩的挑戰。
而我們的鄰居日本很早就進入了老齡化時代,從數字也可以看出,目前老齡人口占比最高的也是日本。全球經濟似乎也將不可避免的將要走上低增長、低利率、低投資的經濟形態。
十年前,日本的老齡人口比例已經達到了20%以上,經濟剛遭遇泡沫破滅和08年金融危機沖擊,經濟發展困難重重,當時日經指數只有7000多點,三分之二上市公司股票破凈,景象慘淡。十年時間的寬松政策,使日經指數漲到了23000左右,增長達三倍之多,反觀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這十年,同樣寬松政策下,股票指數卻幾乎未變。
這十年中,日本最重要的舉措則在于對于產業效能的不斷挖掘,大量企業獲得喘息機會,完成轉型升級,沒有出現大量企業倒閉、造成嚴重失業的情況。這對于老齡化嚴重的日本來說,已經實屬不易。日本正是抓住了新技術、新理念引領產業升級的重要歷史機遇,盡管經濟增長依然緩慢,但結構性的優化顯而易見,企業盈利能力提升。
而對于當下的中國來說,最大的借鑒意義就在于,需要未雨綢繆,抓準科技創新的機會,推動產業的升級與創新,實現產業結構優化與升級,這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當然,挑戰和機遇永遠都是并存的。我們身處的新一輪技術變革大潮中,新興技術將成為經濟增長中的新變量,也會成為當下驅動產業升級與創新的核心動能。
從全球創新投資數據中可以看出,呈現以下四大趨勢:
1、在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正在形成一個新的全球創新中心——“中國創新中心”

2018年,中國專利申請量位居第一,占全球的46.4%。從絕對值看,2019年,中國研發投入將突破2萬億元。并持續保持著高于GDP增速的漲幅。預計占GDP的比重也會持續上漲。目前我們的研發金額投入上在全球僅次于美國排在第二位。增速則要高于美國,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2、發展中國家及地區以零售等消費領域為主,發達國家及地區的投資集中在科技、金融、醫療2B服務科技、服務等領域?!叭虍a業互聯網化”

國內這兩年的科技創新正在圍繞產業互聯網為核心展開,全球也同樣呈現這樣的趨勢。從2019年上半年全球融資情況看,排在前三位的是企業服務、生物制藥、金融服務。其中大部分屬于產業互聯網的范疇,在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情況都比較類似。
3、世界500強加強在華技術創新投資意愿及力度,調整中國區域市場的定位——“中國布局”

從投資數據看,呈現出持續上漲的趨勢,17、18兩年新設立外資企業的數量明顯增長,18年下半年雖然有所下降,但到19年又恢復了增長趨勢。再拿北京和上海的數據來看,外資企業更喜歡把中國、亞洲總部設置在上海,而把研發中心設在北京。近兩年尤為明顯,這意味著中國區域市場對于外資企業的定位是有所調整的,不再僅僅是亞洲市場中心,跨國企業而會愿意把更多的功能放在中國市場,觀察中國市場變化甚至是以此來決策企業發展的方向。
4、國內企業赴海外投資技術、科技,開展國際合作的比例呈增長趨勢——“技術合作全球化”

反過來看國內企業赴海外投資的情況,居全球第二,而海外同等專利的增長曲線則更為陡峭。這說明赴海外的技術創新類投資更有明顯增長,從而在全球范圍內我們更主動的尋求技術合作,同時在技術合作全球化的趨勢中占有更為重要的地位。以新藥研發為例,我們的在研藥物數量、臨床數量、獲準上市數量都已躋身全球第二梯隊,而在向第一梯隊挺進。同時會有一些藥物選擇在中國市場首先上市。
再看國內,2018年11月29日,億歐公司聯合創始人王彬在這里預測了2019年的五大產業趨勢:
1、2019年中國的產業創新企業將會更加積極向海外布局,并將形成規模,不斷拓展發展的新空間:
2、產業智能化和原始創新力將會助力供給側,釋放巨大的新紅利;
3、隨著“新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在原有產業基礎上將催生出一系列新的業態、新的產品和服務,我們可以統統把他們定義為新物種;
4、以智能科技提升供給為推力,以消費升級挖掘需求為拉力,二者凝聚起來,為產業發展提供巨大的新動能;
5、“一級+二級”市場的變革背景下逐步形成的新資本,會更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側重于科技創新服務實體經濟、助力產業升級;
2019年實際情況看,當時的判斷基本是準確的,而在2020年我認為中國產業機會將會在這“五新”的基礎上,呈現“六化”趨勢。
1、技術創新引領(5G、區塊鏈、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產業升級與規?;瘧玫耐顿Y風向——科創社會化

科創不再是象牙塔里國家供養的事業,社會端以“中興”、“華為”等事件引發大眾極大關注,科技發展成為普通老百姓也關心的問題;
另一方面,科創從以國家資本和私人資本核心參與,變成為社會公眾均可以參與的投資事業,其中重要標志是科創板、新三板、創業板的改革,以及民營企業科學家當選院士,這也顯示出民營技術創新進入了新篇章。
總結而言,科創已經從財政支持、私人資本支持,走到了全民關注并支持的歷史節點。
2、出海趨勢明顯,“一帶一路”倡議初現規模,出海成為大部分創新企業的必選項,需要本土化落地——出海本土化

出海成為中國企業新常態。舉個例子,一個品牌的電子煙想要進入印尼市場,印尼是煙草消費大國,同時也是煙草生產大國,因此在煙草進口關稅方面設置了很高的門檻,煙草類產品的關稅高達60%以上。如果只是替代傳統煙草的模式,很難深入消費市場。這家電子煙品牌做了兩個事情,首先是推出定制產品,產品端采用多次可用的煙彈,并可以使用當地的煙油,產品的創新實現了成本平衡;其次,加強本地化創新,考慮當地煙民的喜好,推出“超冰”系列,在當地深受好評。
3、5G、人工智能、物聯網(新基建)的發展引發大量機會,并逐漸升級成為中央引導——基建集中化

政治局會議強調“新基建”,一方面對城市基礎建設提出新要求,另一方面對網絡、科技等基礎建設也提出了要求,在新基建推進中刺激物業投資、物流投資、科創投資。中央持續推進新基建,加速了農村新基建進程,農村與城市配套建設同步進行,產業建設機會特別是基礎建設的機會紅利得到釋放,配套新基建的設備更新會在2020迎來一波高峰。
4、新基建主要服務于產業智能化,進程加快,大企業跨界而來,更加注重效率與結果的提升——產業智能化

產業端進一步探索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效率紅利。相比增速紅利,結構調整與數字化轉型實現了生產效率提升,“量”到“質”的產業升級越發明顯。互聯網巨頭還將繼續產業布局,to B業務都將成為大集團的主旋律,但大公司跨界而來很容易引發“踩踏事件”。企業重新再定位,更加強調科學化管理、數字化升級。簡單來說:錢不好賺了。
企業需要思考管理方式是否科學,過去對效率、技術無感的,現在需要重視數字化技術,中小工廠的產能沒有得到充分釋放。同時,家族企業管理團隊正處新老交替的關鍵時期,上一代企業家開始退休,年輕管理者開始陸續接班,新管理思維開始發揮作用,輪替過程中,會有一批企業跟不上時代而被淘汰。
5、以服務為導向的消費領域依然堅挺,是經濟增長的主要依靠,以拼多多為首的C2M下沉型新消費進程明顯加快——消費意愿化

中國的消費市場總量將超美國,但增速將下降,市場逐漸進入存量競爭,中國零售行業“大市場、小公司”的格局可能將被改變。
拼多多今年成功上市,目前市值已經接近京東。電商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從實際情況看,市場分成了以品牌為中心的傳統電商模式,和拼多多為首的以產品和用戶為中心的C2M模式。傳統電商重視流量、吸引用戶注意力,是典型的注意力經濟模式。而新的模式則是以“用戶意愿”為核心的意愿經濟模式。
舉個例子,前兩天和我女兒看抖音,圣誕節快到了,有一個橡皮泥的廣告,用橡皮泥做了一個很漂亮的圣誕樹。整個廣告的內容是制作過程,教學性質的。我女兒看的很仔細,看完了就說,爸爸我要這個。我很自然的以為她喜歡那個圣誕樹,等貨到之后,我就說來我們一起照著視頻做那個圣誕樹。我女兒不接話,自己玩了起來。觀察了一陣聊起來才發現,她根本不是喜歡那個圣誕樹,而是喜歡用各種各樣的工具切割橡皮泥的過程。她是10后,我想她代表廣大新年輕用戶,想靠注意力吸引這批用戶會更加困難。
6、資本擺脫投機,回歸價值投資與價值引導——投資長期化

對于機構來說,2019是艱難的一年。退出難、募資難,投資被迫趨于理性。
億歐2020的產業矩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打造在于“組織能力+科技創新能力+產業服務能力”。
市場雖然充滿機會,但對于企業來說依然是道路荊棘。強執行力和團隊戰斗力,甚至是快速調轉船頭的能力,決定著在這一輪經濟周期中,企業能否在夾縫中求得生存。組織能力建設與組織效能的提升,是企業在接下來幾年中最迫切的問題。
科創能力不用多說了,附加值低的業態在經濟下行時期都會面臨生存問題,成本不斷提升、采購價格不斷壓縮對于這類企業來說都是致命的。只有通過科技創新來降本增效、提高附加值,才能幫助企業走出盈利困境。
同時,不論企業業務本身to B還是to C,都需要具備足夠的產業服務能力,甚至是賦能產業的能力,通過對C端需求的精準把握與預判,賦能上游甚至改造產業鏈。
以上就是我對2020年產業趨勢的一些理解,希望能對各位創新者有所啟發。
億歐公司在將近6年的時間里,一直致力于將新科技、新理念、新政策引入實體經濟,助力科技與產業創新,從而“讓科技更平等”。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今天來到這里的每一位創新者,我們希望,WIM的舞臺能夠將創新者匯聚,把創新連成大陸,讓創新的成果到達全世界!或者持續創新,或者走向消亡。我們選擇前者,與每一位創新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