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世界創新者年會(World Innovators Meet 2019, 簡稱WIM2019),于2019年12月6日在北京·國貿大酒店拉開帷幕。本屆大會由中國企業聯合會指導,億歐·EqualOcean、工業和信息化科技成果轉化聯盟聯合主辦,以“科創4.0:共建全球化新未來”為主題,6000余名來自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瑞士、以色列、俄羅斯、西班牙、葡萄牙、印度、新加坡等二十余個國家和地區的創新者齊聚一堂,共同總結2019年世界科技與產業創新的成果,預測2020年最新創新趨勢。
本次大會為期三天(12月6日-8日),采用“9+1”的會議結構,即于8日舉辦的“1”場創新領袖峰會,于6日和7日舉辦的“9”場主題論壇。9場論壇分別圍繞當下最熱門的零售新消費、金融科技、投資新趨勢、智能硬科技、醫療大健康、產業互聯網等領域,以及青年、女性和科學企業家等群體展開。
2019年是“創新者年會”的第五年,也是億歐年會第五屆品牌升級之際,年會由“億歐創新者年會”正式更名為“世界創新者年會”,致力于搭建面向世界的科技與產業創新交流平臺,讓科技更平等,讓創新更堅實。
本次年會上,還將發布一系列的全球創新報告和榜單,同時2019年度世界創新獎(World Innovation Awards, WIA)也將在會議上頒發,旨在對2019年世界范圍內最具創新力的企業和個人予以表彰,共創科技美好生活。
在創新領袖峰會上,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發表了開幕致辭,他的主要觀點如下:
1、對于企業家群體來說,一定要透過復雜多變的環境變化,牢牢把握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不會改變這樣一個大趨勢。
2、要堅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以開放促進發展、以改革推動創新、以合作實現共贏,全面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
3、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企業要處理好四個關系,即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雙輪驅;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協同共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以下是速記整理(有刪減):
大家上午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向各位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同時對在座的產業創新領軍者、雙創實踐者、企業家們表示由衷的敬意!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加快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業已成為實現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抓手,是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
成立于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已有40年的歷史,不僅充分發揮了政府與企業、企業家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而且把為各類企業創新賦能作為自己的職責。近年來,中企聯在推動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促進企業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開展兩化融合、支持智能制造、推進工業強基等方面開展了深入研究,做了大量工作。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號召是中國企業前進的方向。從2019年中企聯第18次向社會公開發布“中國企業500強”的榜單看到,500強企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79.10萬億元,入圍門檻已經升至323.25億元,營收超過1000億元的企業有194家,過萬億的有6家,實現利潤總額44864.25億元,合計納稅額為4.05萬億元。這些數據的背后,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中中國企業奮斗取得的可喜成就,但與世界一流企業的標準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特別是在創新能力方面,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面對在坐的創新者、創業者,我有幾點想法跟大家分享:
第一、把握大勢,謀篇布局。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縱觀經濟社會大勢,挑戰和機遇同生并存。從國際看,形勢波詭云譎,經濟全球化受挫,保護主義顯著抬頭,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受到沖擊,地區熱點此起彼伏。世界經濟增長動能減弱,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國家增速放緩,主要國際組織對今明兩年全球經濟貿易增長的預期已經降到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平。中美經貿摩擦增加了國際環境變數,“不確定性”成為我國外部環境的突出特點。
從國內看,面對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盡管經濟運行中既面臨長期積累的結構性、體制性矛盾,又要面對周期性下行的壓力,但中國經濟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態勢,全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有望達到1100萬人左右,經濟增長指標將會處在年初確定的6%-6.5%的目標區間內。
知天下者,善謀大勢;決勝負者,長于布局。對于企業家群體來說,一定要透過復雜多變的環境變化,牢牢把握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不會改變這樣一個大趨勢。要堅持用辯證思維看待形勢發展變化,增強必勝信心,把外部壓力轉化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強大動力,不受外界干擾,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第二,搶抓機遇,聚焦創新。
謀大勢者,要清楚認識到我國發展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要善于化危為機、轉危為安,緊扣重要戰略機遇新內涵,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綠色發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變壓力為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要堅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以開放促進發展、以改革推動創新、以合作實現共贏,全面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堅持創新驅動,培育增長新動能。要清醒看到,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蓬勃發展,將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企業應抓住機遇,找準和發揮自身優勢,推動傳統產業加快改造升級,不斷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實現經濟發展新舊動能的接續轉換。
第三,強基固本,提升質量。 ??
面對新形勢新問題,要在實體經濟上下大功夫,而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直接關系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局,必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進一步夯實基礎,重要著力點就是制造業,沒有高質量的制造業,就沒有整個經濟發展的高質量。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企業要處理好四個關系。一是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雙輪驅動的關系。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科研應用和產業化,瞄準市場需求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通過管理創新改造管理流程,通暢運行信息,提升管控水平。科技和管理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兩個輪子”,兩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二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的關系。堅持一手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加快制造業向高端、智能、綠色、服務方向轉型升級,推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三是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協同共進的關系。在不斷提升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的同時,加快發展現代物流、信息技術、科技研發、金融保險等生產性服務業,全面提升生產性服務業的服務能級,尋求與之匹配的生產性服務業產業發展,促進先進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四是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關系。創新融通發展模式,支持圍繞實體園區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特色載體,培育“雙創”平臺試點示范項目,構建較為完善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形成大企業帶動中小企業發展,中小企業為大企業注入活力的融通發展新格局。
在坐的創新者、創業者、企業家,辨勢觀潮,揚帆馭波,讓我們一起把握新時期產業發展脈搏,努力開創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爭創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預祝本次“工業和信息科技成果大會暨世界創新者年會”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