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湖建立了政產學研金介用的‘北斗七星’科技成果轉化機制。”
2019年4月20日,嘉興南湖區科技局黨組書記、區科協主席金雅琴在2019年創響中國長三角聯盟首站新聞通氣會上表示,該機制由政府、產業、大學、科研、金融、科技中介、市場應用這七個要素構成。
打造最優服務環境,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2018年在浙江省縣(市、區)范圍內率先推行“無差別全科受理”審批,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讓群眾和企業體驗到最新版“最多跑一次”的便利。
傾力打造“一站式”雙創服務綜合體。“一站式”人才創新創業服務綜合體——“智立方”于2018年4月8日正式投入運營,該綜合體集項目評估、審批代辦、綜合服務、人才交流、技術交易、產品展示、路演對接、政策研究等功能于一體。
不斷完善雙創配套設施建設。2018年,科技城人才市場、人才公園、人才俱樂部、黨群服務中心、知識產權法庭等一批雙創配套設施相繼投入使用,為創新創業主體提供人才招聘、項目路演、信息交流、黨員教育、知識產權維權等雙創配套服務。
金雅琴表示,與其他雙創示范基地相比,南湖有三大優勢:
1、區位優勢。
南湖區地處長三角中心區域,緊鄰上海、杭州等長三角中心城市區位優勢明顯。
2、產業優勢。
嘉興科技城致力于做強以應用研發為核心的科技服務業,主攻網絡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培育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1+2+1”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體系。
現有上市企業16家,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已初現規模集聚效益,以聞泰通訊、德景電子、斯達半導體、新力光電等為龍頭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2018年實現銷售產值190.6億元,以加西貝拉、華嶺機電、敏實集團、科民電子為龍頭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2018年實現銷售產值113.4億元,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引擎。
3、平臺優勢。
依托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等重量級科研平臺,在全國率先開創“一院一園一基金”省校(院地)合作模式,今年更是引進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愛德華?莫索爾(Edvard Moser)教授創辦醫學實驗室,“公鑰加密”之父圖靈獎獲得者Whitfield Diffie教授團隊。
4、人才優勢。
人才引進模式已取得了從個體到團隊、從隨機到系統、從低水平到高水準的突破,且形成了產業吸引人才、人才引領產業等良性循環態勢。截止2018年12月,科技城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已集聚了院士16人,國家千人計劃61人,省千人計劃42人,嘉興市領軍人才227人,博士490人、碩士1316人、海外留學歸國人員414人。
創頭條作為創響中國深度合作媒體,將對活動進行持續報道。
進入專題:2019創響中國系列活動·嘉興南湖站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