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海銀資本創始合伙人王煜全的理解中,所謂的“黑天鵝”,其實就是混沌研習社常講的“不連續性”。
而避免被黑天鵝沖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自己變成黑天鵝。避免被別人用先進科技殺傷你的辦法,就是自己去掌握先進科技。
預測未來,要近期悲觀,遠期樂觀。因為科技的實現并沒有那么快,但是長期來看,它的發展速度一定會超過你的想象。
所以,我們在歡呼黑科技的時候,一定要知道它的時點。要知道什么是真實的,什么落不到實地的,只是可以歡呼而已。
本文經混沌研習社(微信公眾號:dfscx2014)授權轉載,研習社是一所線上商學院,致力為創業公司培養具有互聯網思維和全球化視野的創新人才。
演講者|王煜全
(海銀資本創始合伙人)
什么是黑天鵝?就是各種偶然現象的發生。按照善友教授的說法,就是不連續性。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就是,在黑天鵝頻繁發生的時候,能不能不被黑天鵝襲擊,并且越活越好。
二戰的時候,德國人經常會帶著炸彈到美國商業航行的飛機上,時不時就有飛機被炸掉。有人問,怎么保證飛機上不會有炸彈?
有一個搞概率的專家說:你上飛機的時候,自己帶一個炸彈上去,因為一個飛機有兩個炸彈的概率,大大的低于有一個炸彈的概率。
這當然是一個段子。想表達什么意思呢?避免被黑天鵝沖擊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自己變成黑天鵝。避免被別人用先進科技殺傷你的辦法,就是自己去掌握先進科技。
不要擔心自己不是搞技術的。因為先進科技想要成功,就需要各種不搞技術的人,需要連接者把搞技術的人串到一起。
黑天鵝常借三種機會出現
黑天鵝,也就是不連續性,會在三種機會出現。
1 ▎社會變革
所謂社會變革,也就是改朝換代。你去看現在全球的超大型大企業,大多數都是在本國改朝換代時候出來的。比如歐洲、日本二戰以后、韓國軍政府執政前后。
只有兩個地方是例外,一個是中國,一個是美國。但是中國也并非完全例外,中國有一大批企業是在改革開放時期涌現的,也可以算是一種變革。
2 ▎人口變革
對于人來說,社會變革可能一輩子也未必能趕上一回。人口變革是另一個上升通道的機會。所謂的人口變革,就是指人會逐漸變老,而每一代人的追求和喜好都不相同,會發生變化。
我曾為聯通做過咨詢顧問。
當時移動在推“動感地帶”這個品牌,請了周杰倫做代言。這個廣告很成功。不到半年時間,聯通也想推出一個類似產品。
我當時的建議是,去打如日中天的產品不合理,除非你比人家強大很多,你應該等。等三四年,推出一個新品牌,說“動感地帶是我哥哥姐姐的時尚,”因為沒有年輕人會用哥哥姐姐的時尚。
最近Snapchat上市了。它的策略,其實就是我當年的建議:哥哥姐姐才用Facebook呢,我用Snapchat,我跟你們不是一類人。
新,是一個特別重要的趨勢。馬化騰也說過,他最焦慮的,是QQ的用戶在變老。而新的年輕人在想什么,他卻不知道。
3 ▎技術變革
社會變革與人口變革,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是需要等待的。但是技術變革,是有清晰的規律可以把握的。這一個機遇是最主要的:因為盡管黑天鵝滿天飛,你依然希望挖掘出成功的規律。
很多人說,PC時代來臨的時候,IBM這樣的大公司錯過了PC。但是,大公司一定有足夠多的錢,雇傭最優秀得員工,去做足夠的調查分析,他們并不傻。那么為什么會錯過?只能說明一件事:非連續性根本不可預測。
所有不說產業化時點的黑科技,都是耍流氓。
有新聞說,2017年民航就會試飛四個小時能夠飛到美國的航班。怎么可能呢?其實只是在今年剛剛推出一個飛機模型,連真機都沒有,那么到試飛、到商業航行將會差十萬八千里。
你要知道,在美國,拿到商業航行的資格有多么難:是要受到FAA(美國航空管理局)管制的,管理極其嚴格。這是要試飛N多次之后,才能開始推行的。所以十年內,你都不要指望可以搭乘4個小時的飛機到美國。這就是耍流氓。
我們做投資,也是天天和這些“耍流氓”做斗爭。時點的判斷,特別重要。
科技是最大的不連續點。然而,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牛頓什么時候出來。科技和創新,都是突發的。你只想去判斷科技的不連續點,其實是不靠譜的。
原來微軟的CEO叫鮑爾默,他任職的時候,是微軟的業績最好的時候。但唯一的問題,是所有的未來都被鮑爾默錯失了,一個都沒有占上。
實際上,無論是企業經營和國家治理,行為是有滯后期的。所以,看企業經營情況千萬不要看財務數據。因為財務數據是滯后量,當財務出問題的時候,這個企業早就出問題了。就像開車,如果你眼前的圖景是十分鐘滯后的,你早就撞車了。
但它的背后,是有規律可以追尋的。只要你可以跟蹤對了,你是可以在行動上取得先機的。能夠抓住科技的規律,就能夠致富。
如何掌握先進科技,讓自己成為黑天鵝
我無法預測一個科技的新革命,但我可以預測科技對產業的推動。從科研成果到產品上市的時間,是必然的。這是偷不了懶的。根據我們自己的經驗數據,需要五到八年的時間,上千萬美元的投入,省不了錢。
這個前提,就是你對所有的科研有所掌控。這也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組織雷達,去掃描全球的前沿科技的突破會在什么時間點發生。還沒有走出實驗室的科技,年內產業一定會用不上,因為還需要時間。
現在的所有的先進科技,都是從高校研究、研發,再到市場上去的。你要拿到高校的科技才能去做轉化。但問題是,技術專利是需要授權的,如果你拿不到,在未來發展就會遇到很多麻煩。
怎么做呢?
知道所有先進科技的出處,盯住它
觀察科技被授權給哪家企業進行產品化
待企業產品需要制造量產,投資進去把科技帶回來
我們應該如何判斷這個時間節點呢?
美國軍方有一套“Manufacturing readiness index”評價系統,也就是生產就緒指數,用來衡量一項科技從實驗室到準備量產、到大規模量產的標準。從實驗室出來是一,慢慢二、三、四、五梯度,到最后實現大規模量產是十。
實驗室的科技做到七、八的時候,中國人開始可以出去了對接了。為什么?因為到九、十這幾步的時候中國人是可以幫助去量產的,我們負責制造的工程師也可以跟著一起做。
經常有上市公司找我,問:有沒有國外特別好的科技項目,盈利特別好、又能量產,拿回來往上市公司一裝,并購了,裝過來能講故事的。我說,就算有,人家早就有主盯著了嘛。
中國的上市公司,對國外的熟悉程度不夠好。但是,一出去總是并購、并購、并購。
而美國本土的大企業,會事先成立一個風險投資基金,投資一批小企業,伴隨它的成長。在這個過程中,進入小企業的董事會,了解它的研發進展,一旦到了火候,就立刻投資或者并購。這就會有足夠的了解,也有足夠的信任。
我們中國要跟人家學。大學企業學國外的戰略投資和并購的思路;制造業要學與國外研發企業對接。
總的來說,要有耐心。別人并購了一個特別好的企業,絕不是今天剛剛發現,而是三五年前就投資、跟蹤了好幾年了。
科技就是要花時間培養的。但科技產業有一個好處:一旦你花時間培養了,信任度就會特別高,會一直持續合作。
在美國有一個機構叫AUTM(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Managers),就是技術經理人協會。他們負責把高校專利轉讓給企業。我們是唯一的中國機構,連續三年贊助了它,今年是第四年。
我希望在那兒看到更多中國的名字。希望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能夠沉下心來,做長遠的事情。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