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周一次的科技概念股系列,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科技概念股之十六——區塊鏈概念股。
很多人會把比特幣和區塊鏈混淆,會問:最近比特幣波動這么厲害,區塊鏈的前景會不會受影響?所以今天就區塊鏈的前景給大家分析一下。
其實區塊鏈是比特幣背后的技術支撐,比特幣只是區塊鏈的應用之一,但區塊鏈確實是從比特幣開始的。
區塊鏈有著以下幾個特點:
去中心化 :任一節點的損壞或者失去都不會影響整個系統的運作。
可靠性和不可篡改性 :破壞區塊鏈系統需要攻擊 51% 以上的節點。
去信任性 :參與整個系統中的每個節點之間進行數據交換是無需互相信任的,整個系統的運作規則是公開透明的
集體維護 :系統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中所有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來共同維護,而這些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是分布式的,任何人都可以參與。
這些特點決定了它的應用會非常廣泛,加上各國政府的政策支持,不管比特幣如何,區塊鏈一定會繼續發展的。
2017 年會看到區塊鏈技術大量的應用案例。
根據麥肯錫發布的區塊鏈效用路線圖,2014 年至 2016 年是區塊鏈技術評估階段;2016 年至 2018 年將進入概念驗證階段;2017 年至 2020 年,區塊鏈基礎設施將進入形成階段,開發全面的用戶接口,充分利用 API 接口進行產品開發,實現更少的人力,并且通過共享基礎設施來降低成本;到 2021 年以后,將真正進入資產擴散階段,區塊鏈技術將得到全面應用。
IBM 在去年 9 月的兩份報告中指出,14% 的受訪銀行和受訪金融市場機構都計劃在 2017 年全面實施商業區塊鏈解決方案。IBM 認為,區塊鏈技術的大規模采用并不遙遠,近 65% 的銀行預計將會在未來三年內采用區塊鏈解決方案。那么這些金融機構今年一旦采用區塊鏈解決方案,肯定會帶動區塊鏈熱。
近年來,各國政府對區塊鏈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正在逐漸加大。
像俄羅斯、英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美國等都已在安全或銀行系統中部署推進區塊鏈技術,中國在區塊鏈方面似乎沒有特別明確的法令法規。
但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 2016 年初財新周刊的采訪中提出,人民銀行部署了重要力量來研究探討區塊鏈應用技術。中國的銀行機構和交易機構對區塊鏈的積極參與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政府的態度。
2016 年 9 月,中國招商銀行也加入了區塊鏈 R3 聯盟,接著平安銀行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也加入了聯盟。
由于政府的號召,國有金融機構行動并不落后,這是中國甩開老技術布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機會。
區塊鏈技術的值得關注的主要聯盟
區塊鏈現在其實已經分化成了兩大技術:一個是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技術;另一個是以太坊為代表的區塊鏈技術。其實都是運用了分布式賬本技術和加密技術的原則,只不過編程語言和基本算法有差異。僅此而已,但這兩個技術現在都得到了充分發展。
那么現在全球有兩大聯盟:全球最大的區塊鏈聯盟 R3 聯盟和最早公開聯盟鏈代碼的Hyperleger 聯盟,這里需關注的企業有微軟和IBM。還有即將成立的 Enterprise Ethereum Alliance(EEA),2017 年 2 月 28 日,由摩根大通等銀行,intel、微軟等 30 多家企業宣布組成,以開發相關的標準和技術,讓企業更加便利使用新崛起的以太坊區塊鏈技術。這里不再詳說。
我們中國也有三大聯盟,分別是 ChinaLedger、金鏈盟、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
- 2016年4月19日,中國成立首個區塊鏈聯盟——中國分布式總賬基礎協議聯盟(ChinaLedger聯盟)。
主要任務是共同合作開發研究分布式總賬系統及其衍生技術,其基礎代碼將用于開源共享。成員包括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股權交易中心、樂視金融、萬向區塊鏈實驗室等十一家單位。
2016年10月,ChinaLedger聯合工信部發布了首份分布式總賬技術白皮書,白皮書提出了包含特權機制、隱私機制在內的一批針對性解決方案。這也是首個落地的區塊鏈官方指導文件。
- 2016年5月31日,由微眾銀行、平安銀行、招銀網絡、恒生電子等共同發起的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簡稱金鏈盟)成立。這個聯盟中,還有騰訊、華為、京東金融等知名企業。金鏈盟的成員中,七成是金融機構,三成是金融科技企業和互聯網企業。
金鏈盟是非盈利性聯盟體,以技術標準為紐帶。整合及協調金融區塊鏈技術研究資源,探索、研發和實現適用于金融機構的金融聯盟區塊鏈以及相應的應用場景。
- 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是由全球共享金融百人論壇設立的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樂視金融任理事長,而萬向控股也是發起人之一。
它是一個學術研究平臺,尤其強調推動整個區塊鏈應用的規范化、標準化,打造區塊鏈技術的市場應用,希望形成區塊鏈研究領域具有高端學術品位和較強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
至于區塊鏈技術的演進及各領域應用,詳見得到【前哨.王煜全】。
總的來說,這一輪技術革命中,底層技術往往由大企業(例如微軟、IBM)主導,而創新小公司往往選擇從應用場景突破,因此這里面便存在著機會。底層開發不太可能由創新者完成,但行業應用與行業結合就需要小企業作主導。
與人工智能類似,很多IT巨頭不僅紛紛開源,并且也將區塊鏈技術通過云服務的形式提供給第三方使用,例如IBM的區塊鏈服務、亞馬遜和谷歌的云服務等,這將給創業公司切入具體場景,建立行業壁壘的機會。
區塊鏈的市場未來有非常廣闊的前景,2017年也會有經典的部署案例出現。主要分布在兩個領域:大的金融企業和小企業。任何小企業一旦有了革命性或創新性的行業應用出現,都會引起社會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