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募資“寒冬”的壓力,2018年,紫牛基金完成第二期募資。
近日,紫牛基金創始合伙人、少年得到董事長張泉靈接受了創頭條記者的采訪,透露了聚焦早期投資的紫牛如何贏得LP的信任,同時分享了她對媒體人、投資人、創業者三種身份的不同感悟。

(以下為創頭條整理的采訪實錄,略有刪減)
2018剛過,如何總結自己過去一年的投資?
2018年,內外部的變化和壓力都比較大。但從紫牛的角度,相對來說都要看比較未來的事情,因為我們一共有兩支基金:中早期的VC基金和天使基金。
2018年紫牛完成了第二期的募資,在這么難、資金量急劇下降的情況下,募了一個比一期要大得多的基金。其實2018年和2017年的總體投資速度也是一樣的,甚至投資額要大得多。
在2018年投出的項目中,你覺得哪一些是比較有特點或者成長性比較好的?
2018年有很多項目非常有特點。
在2018年我投了一些目前看起來還沒有那么火熱的項目,比如CAR-T技術。用CAR-T技術去治療傳染病,它是一種用免疫細胞做精準治療的模型。這個會不會變成未來的大的趨勢?我認為會。
再比如說在醫療方向上,紫牛特別關注腦部這樣一些比較大的病種。所有人都認為肝病是大的病種,但是就像我說的,老年化是大的趨勢,如果老年化是大趨勢的話,未來腦部疾病一定是大的趨勢。
因為腦部疾病跟衰老直接相關,歲數越大越容易得這個病,腦部疾病的患病比例就會越高,而且極具影響認知能力,從而影響生活質量。但腦部疾病又沒有特別好的治療模式,無論是帕金森還是阿爾茨海默癥。
如果這個方向上能夠以人工智能的技術早期知道,從早期改變生活方式來延緩它的發生,我覺得就是有未來。但他是不是就在2018年家喻戶曉了,不是。投資人要相信趨勢,但投資人其實沒有那么著急。
醫療投資周期非常長,相比教育和消費。
對,所以才有基金的配比,有些會快一點有些會慢一點。如果都是慢的,你的回報、募資也會難。
受到二級市場的波及,現在一級市場估值體系也在調整,對紫牛基金有何影響?
紫牛不是PE基金,也不是Pre-IPO基金,是一個天使和偏A輪的早期VC基金,所以這一部分其實對我們來說比較早。
對于天使投資,現階段生存的關鍵是什么?
我覺得投資這件事情是個非常理性的事情,理性的事情還是要拿理性數據來說話。我們之所以二期的募資還算順利,跟一期的整個賬面回報有非常大的關聯,我們給出了非常漂亮的答卷。
其實對于一個基金來說,要建立好的募資體系,核心是要建立穩定的LP結構。穩定的LP結構,比如說我們一期還是以個人為主的,但二期基金主要以機構為主。因為機構是非常理性的,不是說我賣你一個面子,刷一個存在,而是你的成績是否讓LP滿意。
其實市場上不是沒有錢,市場上有錢,到底信任誰才是重點。你說市場上突然錢不見了,那我們的經濟一定是出了特別大的問題,要嚴重通縮幾年才會錢不見了。現在的問題不是錢不見了,是你不知道該信任誰,所以建立信任就變得很重要。
與紫牛作為常青基金,堅持長期的價值投資應該也有關系?
對,因為你站得遠,卡到了未來發展的方向,很多LP也會考慮說他未來是否能通過你來看到外部環境、科技和用戶群的變化,從而對他們的主業形成互補的能力。
你現在也是少年得到董事長,做企業跟做投資有什么差異?
我其實一直在比較,做媒體和做投資人的差異,然后再看做投資人和做企業的差異,這三個角色所站的位置不同,其實不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而是看問題的方法不一樣。
舉個例子來說,對于一個記者,無論我要說他好,還是說他壞,都要一個good story,好故事要surprise,要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然后要讓它生動,所以事物背后的故事是你關心的。
對于投資人來說,good story恰恰是我們要防范的事情。因為我們要知道good story背后有什么樣的風險,風險是我們底線,你現在有一個good story對我來說并不重要,我更關心是你未來能不能變成一個有價值的東西,風險才重要。
投資人和媒體都要看壞的地方。媒體看壞的地方叫破綻,但是破綻對于投資來說不重要,因為初創企業到處都是破綻。一個沒有破綻的初創企業,你要非常小心。
沒有破綻就說明他大量的力氣沒有花在它主要的方向上,它應該千瘡百孔,但是銳勢不可當,這才是一個初創企業的樣子。所以投資人不怕破綻,投資人怕系統性風險。你銳不可當,一點破綻都沒有,但是你在一個錯誤的賽道上對我有什么意義呢?
對于創業者來說,就又更不一樣。對于創業者來說,哪怕見到風險,也只能往前走,你只有一個方向。投資人有兩個方向,可以投和不投,不投也是你的戰略,也是你的選擇。
投資人大量的是通過不投來投出好的項目,通過你投的項目里面最優秀的項目來覆蓋其他的損失。而創業者一旦開始了,你只有一個方向就是往前走。
所以,對于投資人來說,前頭有方向,咱不走,咱哪怕錯過一下;對于創業者來說,前頭有風險你就得走,開弓沒有回頭箭。
對當下熱議的5G,張泉靈在對話下篇中談到了她所看到的機會——5G最終改變的,是用戶終端
創頭條(Ctoutiao.com)獨家稿件,本文作者小新、杜航(微信:duhang16),梁鈞峰對本文亦有貢獻。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投稿郵箱:tougao@ctoutiao.com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