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fo退不起押金,摩拜創始人胡瑋煒離開摩拜,共享單車一片蕭條的當口,曾經差點倒閉的哈啰單車竟然意外地開始在多個城市實現盈利,而且哈啰的共享助力車還做到了行業第一!

哈啰出行聯合創始人李開逐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哈啰已經進入了國內300多個城市,占整個行業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每天擁有超過2000萬的訂單,服務用戶超過2億。
同時,李開逐還表示哈啰可以把平均每輛車每天的運營成本做到0.3元,這其中包括了線下運營涉及到的所有的人工、物流、配件,還有城市端的開銷。

另外,哈啰CEO楊磊近期在"科技出行 共贏未來"全產業鏈大會上稱,自從今年三月推出免押金之后,截止12月中旬,哈啰單車累計為1.61億用戶免除320億元押金。

我們不難看出哈啰單車將自己的成功歸功于"低成本運營+用戶眾多+日訂單量多+免除押金",也就是說哈啰單車避免了共享單項運營的所有坑,所以才走到今天的?但業內人士貌似不相信,據相關媒體報道在哈啰單車公布日訂單量超2000萬單當天就有投資人發朋友圈提出質疑。
那我們來逐條分析一下,看避免了摩拜和ofo踩過的坑的哈啰單車的數據經不經的起考量。
1. 免押金,摩拜也和哈啰單車一樣免除了用戶押金,但是摩拜依然沒能實現盈利,最后還是沒能逃過賣身的命運。
2. 用戶眾多,哈啰單車擁有2億用戶,就已經實現盈利,那么擁有2.5億用戶的ofo,為什么還會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呢?莫非是因為哈啰單車的日訂單量多?

3. 日訂單量多,按照哈啰單車的日訂單量達到2000萬來看,我們計算一下這也就是說每個活躍用戶日均使用哈羅的次數要超過20次,但朱嘯虎曾在采訪中表示,即使是摩拜,每輛車的車均單每天也不足1單。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相關數據顯示哈啰單車的用戶覆蓋率僅為4.61%,與日訂單2000萬的體量有些難以兼容。

4. 低成本運營,共享單車的運營成本高這是業內的共識,車輛投放、運營、維修以及各城市運維工作人員的工資都是很大一筆開支,能將成本降到0.3元,不知道哈啰單車是怎么做到的。
而且按照日訂單2000萬單來算,哈啰單車每天的運維成本就需要600萬元。再加上哈啰單車說自己已經在300個城市投放單車,就投放單車成本而言就足以讓其花光融到的40億人民幣。

這么算下來哈啰單車究竟是怎么實現盈利的呢?真的很難不讓人懷疑其數據的真實性。最近有媒體報道,哈啰單車此前已將單車全部抵押,多次投資哈啰單車的螞蟻金服也因為競業協議無法繼續插手哈啰單車相關事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有報道稱哈啰單車創始人楊磊并不是所謂的成功的連續創業者,他在成立哈啰單車之前,四次跟風創業經歷全部以失敗告終。其中第三次創業的"愛代駕"還涉嫌炮制龐氏騙局,在取得代駕司機司機押金后,沒有履行契約按規定在次月或數月后返還押金,反倒是將這些錢用來私人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