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一個大版本更新已經是 2014 年 10 月份的事了。在昨晚,微信終于通過 App Store 發布 7.0 版本,微信足足花了 4 年時間,才從 6.0 進化到 7.0。
正如每一次大版本更新都會有全新的突破,在這次大版本更新中,微信從 UI 到功能都有了大規模的變動。這次,微信在延續之前設計語言的基礎上,對 UI 做了大幅度的優化,更加扁平化。同時新增了“時刻視頻”功能;在聊天詳情頁,可以給單聊對象設置強提醒;看一看里新增了“好看”頁面,可以瀏覽朋友認為好看的文章。

新功能“時刻視頻”引發了大量討論。
微信給這個功能開辟了對話框右上角、對話框和朋友圈頭像右上角,和朋友圈評論區、點贊區賬號右上角等通道,讓用戶可以快速地查看好友的視頻。
“時刻視頻”提供了可編輯文本、表情包、標注 LBS 信息,配樂功能還引入了視頻 AI 識別,它會根據視頻內容,自動推薦 10 首配樂以供選擇。視頻有效期為 24 小時。從給予的資源和花費的心思都可以看出,微信對視頻業務的企圖心。

除此之外,看一看新增的“好看”頁面也是個值得注意的功能。
它或許是一次機會,讓內容創作者回歸到專注于內容質量,而非獲取流量;也讓讀者接觸到更多有價值、值得討論的作品,而非朋友圈的廣告文案。
它的改動不大,只是將公眾號文章右下方原來的“點贊”升級為“好看”。用戶在閱讀完文章,點擊“好看”按鈕,文章就會被推薦到看一看中的“好看”頁面。你的好友會在這里看到你所推薦的文章,好友之間也能在下方評論區進行討論。
“好看”的內容不是以時間排序。據了解,看一看會綜合考慮文章在“好看”的熱度、用戶的興趣、文章質量等多方面因素, 對朋友認為好看的內容進行綜合排序。

?
“好看”頁面的呈現跟朋友圈有些相似,同樣是用戶做分享,但這里是一個純內容的分發渠道,好友之間的討論也是圍繞著微信文章進行。
我們的確得承認,現在的我們并不會單純因為一篇文章好,就把它分享到朋友圈去給更多人閱讀。很多時候,我們發朋友圈是為了塑造自己的形象,又或者轉發公司廣告。
現在的朋友圈已經承載了太多“自我形象”的負擔,當我們把東西分享到朋友圈的時候,我們就已經知道會有多少人看到這些東西,這些人里可能有你的父母、朋友、老板和同事,我們在不同人面前有不同的樣子,但在朋友圈這個渠道中都只有一個樣。作為一個社會性動物,用戶是無法自如地分享和討論內容的。
這也正是“好看”希望幫助用戶解決的問題,它可以成為一個純內容交流、討論、發酵的領地。我們可以僅僅是覺得這個作品好看,去推薦它,盡量減少內容對于個人的影響。
另外,“好看”的出現也給公眾號運營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現在的公眾平臺上有超過 2000 萬個公眾號,在過去一年里,這些運營者們一直為公眾號流量衰退而焦慮和頭疼。“好看”就是一個新渠道,讓用戶發掘有價值的文章,讓產出優質內容的公眾帳號獲得更多的曝光。
微信向來鼓勵優質的原創內容。今年,微信團隊就針對公眾號運營者推出了一系列舉措,去鼓勵和保障他們。
6 月份,公眾號可以贊賞特定作者。同月,改版訂閱號列表,以時間順序排列。9 月份,訂閱號列表再次更新,增加常讀欄。常讀號、置頂和星標的公眾號在列表中封面顯示為大圖,其余顯示為小圖。在前不久,微信公眾平臺的“洗稿”投訴合議機制開啟試運行。這次的“好看”也是其中的一個舉措,讓運營者能更專注于內容本身。
“好看”的確是一個機會,我們也希望它能變成設想中的那樣,一個純內容的烏托邦。讓內容創作者可以更關注質量,而非流量,讓讀者享受到更好的作品,讓好的內容以更加溫和的方式接觸到自己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