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新準則:逃離國內。
在享受了十多年景區內人山人海的陪伴,同時也是因為新鮮感的驅動,越來越多人將旅游的目的地改成了國外。
就拿我自己來說,幾乎每兩周就會在自己的朋友圈中發現國外旅行的曬照,如果看照片也算旅行的話,那我也算小小的周游了世界一圈。
幾番下來,難免自己也心癢,萌生自己去外國轉一圈的沖動,但攔路虎也不少:跟團好的太貴、便宜的怕被拉去買東西;自己去玩需要確定酒店、路線等等,還有一系列的小細節需要處理。最終的結果是——在出發之前,你的精力就已經花費完畢,這趟旅行也就不了了之。
雖然有點貪心,但是有什么方式出境游,既能夠提供必需的當地服務、還能夠享受特價機票、而且還不用整天跟著導游屁股后面跑、還能玩的盡興?
在瀏覽愛范兒旗下產品社區 MindStore 時還真的發現了一款符合這樣定位的產品,它的名字叫做“發現旅行”。

“不僅僅是客人不投訴,我們的目標是要客人爽!”
上面這句話出自發現旅行 CEO 王振華之口。究竟“發現旅行”做了怎樣與眾不同的事情呢?
首先,“發現旅行”提供的不是常見的“跟團游”項目,而是采用了一套“機票+酒店+目的地”的服務體系,有點類似一位資深人士幫你選擇了一次自由行。對于這樣一條龍的服務體系,“發現旅行”給出的準則是“不飛廉航”、“不住快捷”、“不搜攻略”、“不去拼命”。
在“發現旅行”首頁的幾條路線中,航班基本都選擇了南航、東航的直飛班機,同時酒店方面更是一水的四星級和五星級酒店,而且酒店還是根據客人的行程專門選擇,保證方便后續的游玩。

而且“發現旅行”還表示他們與航空公司和酒店的對接都是不通過第三方的直接對接,“發現旅行”甚至可以直接將用戶反饋的問題發送給酒店,并且聯系對方改進。當然官方也表示他們只提供 Booking(一個比較出名的國際性訂房網站)上評分超過 8.5 的網站,這也基本保證了酒店的服務質量。
如果說上面兩者只是比別的航空公司更進一步,那么發現旅行的攻略就真的是一個“革新”了:

每一次的攻略不盡相同,會根據客人的人數以及特征進行調整。之前 CEO 王振華就曾表示:
我們的小冊子一萬個人一萬本不同,就是每個人每本都不一樣,每本上從封面的名字到小冊子里提供的行程參考都不一樣。如果沒有一個很強大的系統支持,無法想象怎么去完成十萬本不一樣的定制攻略。但是如果你有一套基礎信息系統,再加上一個管家數據分析系統,再加上用戶畫像分析,就有能力提供個性化的內容,做到信息的精準匹配,滿足用戶出行中更多的個性化需求。
在攻略的小冊子里,除了大量的景點說明之外,還有各種拍照演示、當地常用語言之類的提示,真的做到除了簽證的“零功課”,十分貼心。

與攻略一起送出的還有一張當地的電話卡,而且電話卡都會在客人使用之前機型激活,當地的管家也會幫助用戶換卡。除了便利之外,還有一個潛藏的意義:在最糟糕的情況下利用技術手段保證能夠最快的找到用戶并且提供服務。
附送的禮包也比較有趣,這個禮包會隨著用戶使用發現旅行的次數不斷升級。從護照包到自拍桿,還包括小米的運動相機。
當然,只有攻略肯定也存在問題,畢竟“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就是“旅行管家”現身的時候了。“發現旅行”的管家分為國內、國外兩部分,目的地會有 1 名中方目的地經理,以及 1~5 名當地能夠流暢溝通的本地人,甚至連接送乘客的包車司機都能夠進行一些基本的溝通。

客人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或者 24 小時待機的國內電話聯系到他們,實現“旅行管家” 1 小時內達到客人所在現場的承諾。
在實際情況中也數次發生“錯過飛機、坐錯火車、落東西”之類的狀況,而目的地經理+當地管家的存在無疑讓這一系列問題的解決變得非常簡單。
最終的結果是:兩年多的時間里吸引了超過 100 萬的真實粉絲,超過八成的用戶來自口碑推薦,發現旅行的用戶復購率達到同行業的三倍以上,同時超過 70%還是女性粉絲。

“發現旅行”還有一點與普通旅行社不同,網站上的商品數量極少,忽略同一目的地不同出發地的情況,首頁上只有 18 款產品,與旅行社中那一疊疊的路線推薦形成鮮明的對比。
極具“互聯網思維”的做法也吸引來了一位“明星級”投資者——小米科技董事長 & CEO 雷軍,雷軍甚至自己發送微博來推薦這款產品,用他自己的話來說:
當大多數旅游公司都在追求產品豐富、線路廣、個性化服務、更多座位賣點時,發現旅行區別于其他旅游企業只售賣幾款產品,致力于強調高標準的服務、實惠的價格,通過打造經典“爆款”產品帶動品牌的整體提升,這種思路和小米手機很像,旅游行業適合這樣的精品模式。
精品模式也形成了另外一個現象:許多用戶在使用過一次就成為了粉絲,在重復購買的同時還不斷推薦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使用“發現旅行”,這也是前面提到高復購率的原因。
作為一個傳統并且高度發展的行業,旅游業應該算紅海之中的紅海。傳統旅游生產鏈條導致每個旅游產品必須經過“資源方-地接社-組團社-零售渠道-用戶”至少 5 次流轉才能夠到達用戶手中,這樣的模式不僅降低了最終的利潤,同時也影響了交易的效率。
結合去年 12?月同程旅行發布的《2015出境游服務(在線)消費趨勢報告》來看,通過同程旅游平臺預定出境游服務的人群年齡在 40 歲以下的占比 62.35%,其中 20-29、30-39 歲這兩個年齡段人群占比已然超過 50%,這與“發現旅行”給自己的定位——“年輕人第一次高逼格出國旅行”不謀而合。

這一人群不但最“愿意”出國旅游,同時還具備既較好的外語能力,對于手機應用等工具的使用也更加嫻熟。在“發現旅行”解決了少數關鍵性問題之后完全能夠完成整個旅程,他們自己也能享受到一次“清凈”的旅行過程,在遇到問題時還能直接找管家解決問題,從邏輯上已將這一人群的需求和特征完全打通。
這種完全自有的產業鏈結構也成為了“發現旅游”的主要盈利來源,用 CEO 王振華的話來說就是:
發現旅行做的事情是通過“爆款+粉絲”的運營模式快速切入年輕人旅行市場,砍掉常規旅游生產鏈條中的種種中間環節,實現了旅游產品從端(上游資源端)到端(下游消費終端)的一手買賣。

對于未來的發展,王振華表示:“首先是進一步拓展海外辦事處的數量,在目前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六個國家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倍。其次還將把業務覆蓋到二三線城市,并且嘗試跟其他渠道進行合作。”
他們還將進一步加大技術方面的投入來提升旅行體驗,甚至是讓用戶預定完酒店就知道房間號,一下機場就能夠拿到房間鑰匙,這種與傳統旅游程序不同的方式。
最后,王振華談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未來,我特別想發現旅行成為年輕人自由行的代名詞,成為年輕人非常喜愛的自由行品牌。旅行對人太重要了,說小了就是玩一次,說大了我覺得對很多年輕人開闊眼界真的很有好處。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很有道理的。所以我們做的事情就是要拉低整個出國旅行的門檻,讓年輕人可以毫不猶豫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