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將快要掉下懸崖的人拉上來,更希望能避免他們走到懸崖邊緣。
作者:徐立 周俊 ? ??來源:創新浙江

給創業者點起一盞明燈
面前的他戴著細邊眼鏡,沉穩睿智,侃侃而談。年輕的他一路走來,有著不平凡的創業軌跡,更有著有異于常人的想法。作為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業者,楊紅飛目前埋頭從事的事業是,給這個領域的創業者提供一份富含行業最新最全數據的地圖指南。
楊紅飛曾經做過醫療行業的天使投資,也做過相關的孵化器和眾創空間,但是直到2010年,他才清楚地意識到原先的舉動都無法在真正意義上對醫療行業的創新起到推動作用。

“成功研制一顆供10萬人使用的藥物將至少花費10年時間和10億美金,而成功的概率卻只有11%”,楊紅飛開始思考這大部分的時間和成本都花在了哪里?是信息的不對稱還是人才的短缺?此時他發現了柔性材料逐漸興起的商機與互聯網醫療領域日漸興起的趨勢。
“之前,我看到醫健投資領域里的數據信息遠遠小于TMT(互聯網等以媒體為基礎將高科技公司和電信業等行業鏈接起來的新興產業),甚至連它的零頭都達不到”。
從TMT整個投資的分布來看種子期和初創期占到了一半,另外一半是擴張期和成熟期,但是在醫健領域種子和初創只有1/5的數據。中國目前有超過3300萬家創業公司和團隊,其中,從事TMT領域的創業公司達到500萬家以上,而關乎到每一個人醫療健康的創業相關公司僅占所有創業公司的1%。這是很不可思議的數據。”楊紅飛對于這樣的數據表示十分驚訝,難道現在的人們就這么忽視自己的健康嗎?
但是后來發現,不是人們對于健康的忽視,而是醫療健康行業的創業有較高的壁壘。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人們對醫療健康有了更多的重視,在醫療上的花費也在不斷增加。TMT行業的特點是信息交流和信息融合。相對而言,醫療健康行業的創業因為傳統的認知和行業而重重壁壘。這個領域條分縷析的門類太多,創業者很難獲知自己處在什么位置,做的產業創新是否有價值?很多創業者忙乎半天,才發現前面是一個絕路,國外的先來者早已嘗試過了。
如何避免此類悲劇重演,楊紅飛談到:“我想將快要掉下懸崖的人拉上來,更希望能避免他們走到懸崖邊緣。”于是,他決定做一個嶄新的事業:從事互聯網醫健領域的大數據整理,給后來的創業者點起一盞明燈,為創業團隊提供未來醫療科技數據服務。
曲折不過是一段旅程
每每開辟一個新的領域都要歷經一段磨難。
楊紅飛的團隊開始僅僅20人,這個團隊在困難重重的現實面前只用了10個月的時間,就做出了第一期的產品。

在楊紅飛萌生開辟新領域的想法后,他便開始著手準備信息數據的來源,“當時我決定從三個渠道開始著手:政府的公開數據、第三方數據交換以及數據的線下采集。”然而一切并沒有那么順利,為了做出第一期產品,楊紅飛逐個拜訪了各大醫院的醫生以及院長,但令人遺憾的是在整個醫療機構里IT建設并不受到重視。
在創業之初仿佛就陷入了僵局,那個時候他開始有些許不安與疑慮,可是一想到還有很多醫療創業者還是迷途的羔羊,很多時候一腔心血只能付諸東流,他就覺得自己一次小小的磨難又算得了什么。他重振旗鼓并冷靜分析原因,“數據信息在中國其實是特別不標準的,并且就醫療數據來說,現今大家的分享和共享精神也是不夠的,而數據信息閉塞也是根節點。”
在國內醫療領域中,很多資料是公開的,但很多卻找不到渠道去查詢真偽,并且信息分散且異質性高,如果不掌握信息整合技巧會花費很多時間成本。從事過孵化器投資的楊紅飛,發現火石創造需要在資源整合方面有所突破。
為了更好解決現實困難,在其數據產品正式推出的前三個月,楊紅飛帶領團隊連續在精準醫療領域里發布了九份報告,通過受眾分析,他發現看的人中40%是投資機構的投資人,30%是創業公司,20%是產業公司,剩下的10%居然是醫生。
“我們很好奇為什么醫生會來看,因為他們是有數據信息來源的,比如學術研討會之類的,所以我再次選擇去跟這些醫院的醫生和院長溝通,發現去跟醫院做信息交換他們也是有意愿的,因為他們也有數據要求,而這些是拿錢買不來的,因此這個部分對雙方來說是互利共贏的。”
作為從事互聯網醫健服務的公司,火石創造是國內第一家找出醫療領域創新創業的元素并它們數據化的公司。楊紅飛是自豪的,稱這不僅是需要基于一個平臺去形成相應的數據,更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善于發現的眼睛。
創業永遠與困苦相伴,每位創業者都是一匹孤狼,艱難地在社會叢林中前進。長談之下的楊紅飛實際上就是個敢想而又有扎實行動的人,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不畏困苦的韌勁。在這么多年的創業中,困難、曲折、痛苦、打擊時時出現,時時發生,但這并未讓楊紅飛倒下,反而使他愈挫愈勇,不斷創新創業。
成長路上一枚火石
在很多人看來火石給醫療健康行業提供數據信息服務,做的是雷鋒,對其如何實現商業贏利,有不少的困惑。

“作為一個商人首要考慮的當是盈利,而我們要成為雷鋒”,楊紅飛笑著解釋他們所追崇的雷鋒精神是企業文化強調的平衡點,在考慮事情時不是總想著如何去賺錢,而是要思考如何讓你的用戶和客戶獲得更大的價值利益,這也是公司長久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
“本著初心,我們只會把平臺做到更好。舉例來說,我們通過可信等級評析等方式來不斷提高數據的真實可靠性,為醫療健康創業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使得雙方的價值利益得以充分體現。但如果說我們火石今天就只想著怎么去賺錢,那么做互聯網數據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需要的投入和初始化的工作太多了。”
對于楊紅飛來說,從事這個領域創業,真的不只是普通創業者所說的情懷那么簡單,他認為,整個火石的目標不僅僅是把整個醫療創新創業的數據做成一個產品和服務,更是基于這些數據去推進提高醫療創新創業項目的效率,從而使得在醫療領域創新創業的周期變得更短。
楊紅飛舉例而言,“本來做一顆藥要十年,但通過努力現在可能五年就可以做好。那么相信在未來,我們的平臺可以更加縮短這個周期,在資本投入領域和醫療市場方面都會發揮巨大影響。”
從一個對醫健領域毫不了解的IT男到一家醫健公司的CEO,一路走來,楊紅飛清楚地知道自己在Map里的位置以及將要走向哪里,他就想自己成為眾多醫健領域創新創業者前行路上的一枚火石,指引他(她)們一路披荊斬棘,收獲累累碩果。正如現今的創業Map大數據,在創業地圖成立以來就已經形成了包括全球醫健創業者、創業項目、專利技術、投資分布的四大數據庫,這必然會給創業者和投資人帶來更多便利和價值!
注:本文來源于創新浙江對火石創造CEO楊紅飛先生的專訪

2023-05-30 火石創造發布了 《火石創造攜產業大腦亮相工信智庫聯盟2023年年會暨新型工業化專題研討會》的文章
2023-05-30 火石創造發布了 《廣東省委統戰部考察團來訪火石創造》的文章
2022-08-25 火石創造發布了 《火石創造受邀參加“生物醫藥渤海論壇”,解讀CBIB 2.0及原料藥發展態勢》的文章
2022-08-22 火石創造發布了 《在一起,戰未來!火石創造7周年慶暨產業大腦3.0線上發布會成功舉辦》的文章
2022-08-19 火石創造發布了 《7年建全球產業數據中心,火石創造為60+城市、150+園區提供產業大腦服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