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兼職一直是個熱議的話題,上海媒體在2016年初進行的調查顯示,在從事多個職業的人群中,超過半數的人年齡在23到40歲之間,其中大學生做兼職人數尤為可觀。報道稱,這種從事多個職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認為這一趨勢是進步的標志,可以在空閑時間利用互聯網和新生傳媒平臺做自己熱愛的事。這一趨勢也直接助推了線上兼職招聘平臺的日漸成熟,其中,校園兼職平臺發展尤為明顯,這一類平臺瞄準的就是大學生碎片化時間背后的商業價值。
在15年資本春天時,校園兼職平臺便如雨后春筍般大批涌現。據不完全統計,到15年底,市面上大大小小校園兼職類型的平臺已超過114家,其中發展較快跑在前面的平臺大多都是靠資本融資,迅速搶占這個市場,獲取第一波用戶。正所謂成也資本,敗也資本,2015年年底資本寒冬的到來,讓很多飛在風口上的創業公司紛紛跌落神壇,倒閉收場。而校園兼職行業亦是如此,兼職本身的特質就是長尾、彈性和碎片化的,這就很容易導致B端和C端相互之間產生矛盾,這種矛盾的化解需要建立在龐大的用戶基礎上,對用戶進行使用習慣的培養和對用戶行為的規范。很顯然,很多拿到小融資的平臺在用戶的積累上就吃了虧,何談下一步的搭建閉環到實現盈利,資本寒冬一入侵,整個企業便搖搖欲墜。從16年初校聯幫的倒閉到年中的探鹿兼職的關門,校園兼職行業可謂進行了大洗牌。
在眾多校園兼職平臺中,運營的比較成熟而且在寒冬中屹立不倒的應該屬兼職貓和斗米兼職。這兩個平臺的發展路徑亦是完全不同,兼職貓為一個90后的創業項目,在校園線上兼職這一塊兼職貓算是做的最早一批,產品面世于2013年10月。因為創始人在15年作為90后代表面見總理一事,使產品得到大面積的曝光,在同類產品中受到更多的關注,知名度也較高。了解完兼職貓會發現,它發展路線是一般創業公司的發展路線:前期靠融資進行市場占領,后期用戶發展成熟在平臺上進行盈利項目拓展,收益可觀便上市。兼職貓前后融了近4輪融資,16年4月兼職貓對同類競爭產品“兼職達人”的并購也看出兼職貓企業基礎的扎實,畢竟一個創業公司在資本寒冬還收購其他公司對企業本身來講是個不小的挑戰。
而說到斗米兼職,它的前身是58同城趕集網的事業部,亦是58職達和趕集職有的合并。2015年11月,斗米兼職直接從58分拆出來獨立運營,并獲得老東家58趕集、藍湖資本等的直接投資,相比于很多從天使輪拿起融資的項目,斗米兼職起步的臺階無疑比同類產品高出許多,這也是在資本寒冬中斗米兼職后來居上,跑過很多同類競品的原因。在短短的一年內,斗米兼職依靠背后58趕集原本已積累的強大資源以及資金支持,在全國一二線城市廣鋪地推,迅速發展起來,實力也是不容小覷。
校園兼職平臺其實發展至今,漸漸出現“馬太效應”,即強者愈強,弱者愈弱。一方面,現在做校園兼職市場的平臺已漸漸發展成熟,這是一個先入為主的市場,它本身不具備太高的門檻,但是一旦他形成規模化,便容易搭建起他的壁壘,很難撼動。另一方面,資本現今投資瞄準的亦是發展走在前沿的幾個平臺。像前面提到的兩個:斗米兼職在10月19號宣布獲得B輪融資,投資的依舊是背后的大財團。而兼職貓亦告知B輪已籌備到后期,準備17年年底上市。B輪或已成為能否繼續占領這個市場的“鬼門關”。
資本寒冬是否遙遙無期尚未可知,但整個寒冬對之前互聯網風口下很多泡沫企業進行了一次大清洗,能在寒冬中站穩腳跟,逆風而上的互聯網創業企業,才是一個合格的創業企業,畢竟在整個商業市場中,以后更大的挑戰還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