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逃兵,我只是換個戰場繼續沖鋒。”
在6月20日生日這天,33歲的李悅在朋友圈里的一句話暗示了自己將辭職的消息。
?
7月2日這天,在浙江電視臺的音樂廳主持完《我是大贏家》的錄制活動后,李悅在自己專用的化妝臺鏡子上用手指劃下兩個字——“再見”,然后背起背包,揮一揮手,平靜地告別了這個工作了11年的地方。
在褪去浙江民生休閑頻道當家主持人身上閃亮的光環后,李悅現如今的身份變成了童心鎖藝術劇社創始人。雖然不再是一個傳統媒體人,但經浙江衛視多年的磨礪成熟的視野、格局、立場和人文精神卻是李悅人生轉型的關鍵所在。
李悅沒有辜負這份珍貴的禮物。早在主持親子競技類節目《我老爸最棒》過程中,他就對少兒藝術培訓行業有了初步的接觸和認識,在深入了解后,李悅萌生起一個創業的念頭,他決定要成立一家專業的兒童表演劇社。這個想法最終在嘉會文化董事長、著名影視演員高亞麟的大力支持下水到渠成。
能打動投資人的關鍵在于,和一般的培訓機構不同,童心鎖兒童表演劇社采用的是獨特的劇場式教學手法,目的是讓孩子的藝術能力在舞臺劇的排練和演出中得到迅速提升。
要為孩子們做些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這正是李悅心中念念不忘的“下一個戰場”。
這是每個創業者在創業之初都會思考的一個問題。
在近幾年,以央視為代表的一大批名主持人,圈內知名媒體人辭職創業的新聞屢見不鮮,這讓很多局外人非常困惑不解:好好的金飯碗,為什么還要扔掉?
一個不可忽視的大背景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真人秀節目的崛起和各種平臺主播的沖擊下,電臺主持人原本風光無限的黃金時代似乎已經在慢慢遠去。
在浙江廣電集團從事播音主持工作的11年后,李悅的轉型也到了一個三岔路口。
從風險角度上看。做主持人,最大的風險無非來自于收視率和觀眾的接受程度。因為觀眾喜歡某個頻道、某電視欄目,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對節目創新、甚至是對主持人個人品牌的接受和認可。另外,當一個節目收視逐漸審美疲勞、走向下坡路時,往往就會有一檔新的節目來替代。
同樣的,我們衡量一個創業項目是否有前景,它的市場接受度、商業模式的突破、市場競爭強度、包括創業者自身的技能、經驗、人品和資源等,都是能否成功和持續生存下去的關鍵所在。
這樣看來,創業和節目主持其實有很多相通之處。但顯而易見的是,選擇創業顯然要比一份穩定的工作風險要高得多,而且外部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遠超創業者想象。都說創業是“九死一生”,如果創業失敗,不僅是沒能賺到錢,也白白耽誤了幾年時間。這,值得嗎?
當李悅向家人談起自己的打算時,并沒有遭到父母和妻子的反對。“我老婆說最幸福的事就是跟我在一起,她說跟著我什么苦都吃過了,大不了失敗了再推倒重來。”
真正的困難其實是來自于李悅自己的內心。當從20多人的工作團隊到只有幾個人的創業團隊,每天都要忙著選址、裝修、組建團隊、課程設計、招生培訓……每往前走一步,都需要使出渾身的力氣、付出極大的心血。
“我也動搖過,也猶豫過,擔心過對不對,行不行?”李悅說,“幸運的是,當自己有過這樣想法的時候,身邊就會有各種支持的力量伴隨著自己向前走。”
如果最初的方向是對的,那么接下來唯一要做的就是——堅持。
?
中國少兒類教育行業涉及到的領域非常廣,特別是在少兒藝術類教育,近年來市場快速擴大,備受創業者們關注。
據媒體報道,我國2015年基礎端的兒童藝術教育市場和成人藝術教育市場規模分別達到了200億元和113億元,未來可保持30%以上的增速。
作為家長,在培養孩子的特長興趣愛好上向來極為舍得投入。在市面上,除了公辦教育機構外,還有各類民辦機構和個人家教式培訓機構充斥市場,目前尚無一家能夠稱王稱霸。而且培訓機構良莠不齊,行業痛點比較突出。
李悅表示,在選擇少兒藝術培訓機構時,家長們特別要注意的是:
1.要對培訓機構的軟、硬件情況、教學設備、師資力量等進行全面的了解,明白地認知培訓機構的現有條件是否能夠較好滿足教學需求。
2.面對不同的培訓機構,掌握其真實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一些培訓機構擅長某一領域課程,但在其他培訓項目上雖有一定專業性,但含金量比較低,教學質量很難保障,這就不適合自己的孩子。
3.家長要充分了解培訓所需成本。有的培訓機構會以低價為誘餌,后續帶來很多附加產品,讓很多家長防不勝防。
通過多年主持親子類節目對家長心態的把握,以及對國內少兒藝術培訓市場的了解,李悅抓住市面上普遍缺乏少兒舞臺藝術實踐機會的這個機遇,他要組建一批在不同藝術領域都具備相當專業技能的師資隊伍,為杭州的孩子們搭建一個真正的舞臺,讓孩子們盡情演出,得到鍛煉。
從教學內容上,童心鎖藝術劇社的舞臺劇教學分為聲樂表演、舞蹈形體、舞臺表演、主持臺詞四個科目。李悅想通過原創和經典劇目改編的方式,讓孩子登上話劇舞臺,通過不斷實戰,收獲經驗和提高能力。
“舞臺劇是一門綜合藝術,需要表演者具有聲樂、舞臺、表演等多專業綜合能力。”李悅說,“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將多種藝術門類貫通學習,去激發孩子不同的藝術特質,讓他們成為能唱會跳敢表達的綜合藝術學生。”
為什么童心鎖特別注重舞臺實踐的模式?
首先,李悅認為,考級不是藝術培訓的目的。
在諸多興趣班中,考級成為很多家長和孩子努力的目標,如今不僅有舞蹈考級、美術考級、樂器考級多個方向,單就樂器考級而言就分為鋼琴、小提琴、手風琴、長笛、二胡、琵琶、歌唱等十余個內容。
李悅認為,在藝術考級熱潮日益高漲的今天,考級成為純粹技巧、難度的體現,并不能反映出少兒的藝術素養、對藝術的理解和藝術表現力。家長應該尊重孩子進行藝術學習的規律,避免孩子在學習藝術的道路上早早就產生抵觸心理。
其次,少兒藝術培訓不應該是“程式化”的。
在李悅看來,很多家長往往缺乏一定的藝術審美,因而作為培訓機構,有責任也有義務應該加以正確地引導,著重體現出少兒真情自然的流露而不是訓練出來的刻意表演。“孩子的表現就是孩子,作為培訓機構,應該要用孩子的眼光、審美、心態去表現孩子的東西。”
最后,不應該只培育孩子的名利感。
尤其是受電視選秀節目的盛行,一些培訓機構順勢推出的表演、主持、模特、朗誦等這些新培訓項目也越來越成為很多家長的選擇。但李悅認為,這些培訓對孩子自身提高影響有限,在挖掘和發現孩子們的藝術特長上入手,從中全方位培育孩子們的美感,摒棄偏狹的功利目的。
李悅真正要做的事情是將童心鎖打造一個真正屬于孩子自己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孩子們能夠扮演不同的角色,跟不同的觀眾互動,體驗燈光跟舞臺的環境,能夠親身體驗站在100個人、500個人、1000個人面前表演是什么一種感覺。
舞臺實踐有多重要?李悅以自身經歷告訴家長們,沒有上過舞臺的主持人跟上過舞臺的主持人,從能力來看是不一樣的,演員和主持人一樣都是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歷練才獲得成功。
這是因為,孩子的適應能力非常強,但是缺乏一個提高能力的平臺,“如果只是把他關在一個小黑屋里,滿足不了他的體驗。”所以,李悅想要告訴家長,讓孩子多多上舞臺,培訓機構都是周而復始地去練習,但其實最主要是能夠站在舞臺上去鍛煉。
除了舞臺實踐外,李悅介紹,童心鎖還能夠為嘉會文化及國內眾多兒童影視項目提供高質量的兒童演員。同時童心鎖藝術劇社制作自己的視頻節目和自制劇,為孩子提供全方位的展示平臺。
創業不僅需要激情,同時也需要機遇及耐心。對于每個創業者來說,吃再多的苦,走再遠的路,其實就是為了一份值得付出的東西。對李悅來說,對家庭的一份責任是激發創業的沖動;而舞臺角色的轉變,既是對兒童表演的一種端正與天性的釋放,也是創業夢想的加速器。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覃羽,聯系郵箱:qinyu@startup-partn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