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雙十一即將來臨,電商行業也即將掀起一場規模浩大的價格戰。然而,嚴重依賴補貼的價格戰注定是不能持久的。
此文為京東集團 CEO 劉強東在其《劉強東自述:我的經營模式》一書中提到的關于價格戰的一些看法和見解。

京東集團 CEO 劉強東認為,“在沒有創新的情況下,產品一樣,服務一樣,如果大家的進貨渠道也一樣,進貨價也就不會有什么區別,那最后就只能淪為拼價格了。”
面對這個問題,劉強東也開出了“藥方”,那就是通過創新降低運營成本。與行業其他競爭對手不同,京東的低價不是單純的促銷,而是建立在創新的基礎上的。
劉強東列舉了一組數字進行比較,“全球能夠和京東一樣做到這么低的運營成本的就只有一家公司,美國的 COSTCO,綜合費用率只有 8%-10%。其他不管是連鎖店還是商超店的綜合成本都要接近 20%,而京東,首先把運營成本降低了 50% 以上,這才是我們過去這些年能夠保持低價的核心的東西。”

回顧京東的創業和發展史,劉強東表示,“2004 年,我們做電商的時候,沒有人才,沒有資金,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剛創業半年就有人投錢來。”
“如果我們把時間倒推到 2006 年、2007 年,拿一個移動POS 機當著你的面進行支付,在那個時候絕對是一個創新,僅僅靠這一點,就把那個年代整個京東的增速提升了 30%以上,因為我們能夠拿著 POS 機去你的辦公室、家里進行當面交易、當面刷卡的服務,說白了把商超連鎖店搬到了你的辦公室。
到今天,我們全國有大量自提點、自提柜、自提車,我們在北京一些大的地鐵出口處都有京東的自提車,方便用戶,這都是創新。”
亞馬遜沒做成的事,老劉給做成了
劉強東還以自建物流為例,闡述了創新的重要性。

“我們在 2009 年推出了‘211 限時達’,所有人都不相信,因為亞馬遜都沒做到,亞馬遜是在 2013 才在美國四個城市做當日達的測試。我們比亞馬遜提早了 4 年推出,我們做到了,而且今天還有 3 小時極速達等創新。
我們在 2007 年建倉儲物流的時候,全國基本所有的倉庫都是一級倉庫,到 2015 年年底,京東在全國的庫房已經超過 200 個。我們有四級物流中心,不僅有 7 個大區的,還有 FDC(轉運中心)、RDC(分撥中心),還有最后的配送站。
2015年 9 月 iPhone 6S 發售的時候,京東在上午 10 點鐘之前已經把數萬臺 iPhone 6S 送出。其實在前一天我們已經拿到了貨,按照蘋果公司規定是不允許在零點之前發貨的,但是我們在零點之前已經把數萬臺 iPhone 6S 根據大數據分析分到全國將近 3000 個配送站點,發到離消費者家很近的地方了,有的顧客下單 15 分鐘之后就收到了。”
沒有創新,賺錢會越來越難
當然,僅僅靠一時一地的創新也支撐不了京東的長遠發展。
劉強東認為,必須保持持久的創新,才能讓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他表示,“京東僅物流體系就有幾百個創新,做了很多國內其他企業沒有做過的事情,大家這些都沒有看到,只看到我們的服務好,產品品質得到保證。”
“為什么我們管理了十萬個合作伙伴和品牌,仍然沒有假貨或偽劣商品,因為我們在質控管理上做了大量的創新,可以說京東在每一個環節上都有創新。
一次參觀京東廣州亞洲一號,看到打包員疊紙箱,我就提出來,可以把紙箱底部封口,單面開口而且可折疊,這樣能讓打包員打包紙箱的時候節省50%的時間。
所以大量細節我們每天都在創新,可以說,創新應該在創業之前,沒有創新的創業你的價值為零,而且基本注定失敗。即使你現在賺到錢了,但是你會發現你賺錢將越來越難。”
劉強東最后表示,“今天有很多的創業者應該知道,5 年前隨便在網上開一個店幾乎人人賺錢,可是今天大多數的網店幾乎不能賺錢。剩下的少量的網店如果再沒有創新、再不能改變的話,再過 3 年剩下的人也很難賺錢。”
“一方面面臨越來越貴的網店經營成本、廣告價格,一方面利潤拼到刀片那么薄,怎么辦?一部分創業者只能鋌而走險去賣假貨,導致賣正品掙不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