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無人不知的科技企業,蘋果的發展無疑是一個傳奇。蘋果在動蕩世界的同時,給后來創業者帶來無盡的思考。?而它的“?四大準則?”,全球蛙眾創學院認為這些對今天的創業者仍然可以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移動靶1、動態捕捉目標
什么叫?“?移動靶?” ?——公司要捕捉的目標不會固定下來,而是隨著研發的節奏,不斷的動態調整。喬布斯帶領下的蘋果區別于其他企業最大的不同,就是來自最高決策層不斷的捕捉和調整方向,以滿足用戶需求。堅持從用戶體驗入手,從用戶體驗的愿景出發。 關于如何實行移動靶,動態捕捉用戶需求,喬布斯給我們留下了這幾大精神遺產:
產品開發要追求?“?美?”?。美是力量的基礎,抽象而又具體。“?美?”?是未來一切產品的剛性需求。
產品要錨定?“?初心?”?。初心就是最初的最本質的需求和渴望。找出產品的初心,這是創新中可以視為恒定不變的錨,調整變化要不忘初心。
必須要有愿景,而且需要不斷修正。要根據初心和世界發展的趨勢,建立產品的愿景。這一愿景必須能夠立足長遠,而且具有可持續性。

要不斷返回原點。在創新過程中會不斷有所發現,同時要帶著這些發現回到起點,再次梳理創新的流程。
冰啤酒原理2?、 巧妙嫁接產品
“?冰啤酒原理?”?是喬布斯和蘋果打造行業顛覆性產品的秘訣之一,其原理是對源自傳統市場的傳統需求,通過巧妙的嫁接,創造一個全新的市場。利用這一原理,蘋果在?iPod、iPhone?、iPad?和?Apple Watch?等產品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讓我們回顧一下蘋果打造這些產品的過程。首先推出?iTunes?,用戶可以直接把自己的音樂放在?iTunes?里,并且通過?“?星級、作者、作品、時間、風格、最愛……”?等各種方式進行管理。在滿足了用戶音樂管理需求的基礎上,接著推出了新時代的?“?隨身聽?” —— iPod?。正因為有了?iTunes?的使用和管理工具,大家可以很自然地接受?iPod?。 而?iPhone?的出現又幾乎完全借助了?iPod?。iPod?再加上?“?一臺可以上網的移動設備?”?和?“?一部革命性的手機?”?,通過平行移植,iPhone?成功完成了摩爾定律的逆襲。
大家愛上了?iPhone?,然后?App Store?的推動進一步奠定了蘋果智能手機霸主地位。基于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iPad?和?Apple Watch?等產品也相繼出現并受到追捧。可以看到,蘋果推出創新產品是在現有產品基礎上,通過平行嫁接,滿足用戶新的需求,讓自己的產品鏈成為不斷再生的生態系統。
創新方法論3?、戰略思考+校正模式
在產品創新的具體做法上,蘋果采用的基本上是:設定戰略思考和校正模式的雙重邏輯理論。
在戰略思考方面,蘋果分三步去考慮:
一是(?發現問題后?)尋找愿景。二是返回初心。三是建立可執行的路徑。
其中,找到初心非常關鍵。如果明確了初心,然后又構建了能夠解決問題、可以實現的愿景,就可以構思中間的可執行路徑了。
蘋果在推出?iPhone?之前,明確了一些原則,比如觸控屏,各種傳感器,更好的移動上網設備等等,于是開始收購技術企業,研發相關的元器件等等,通過明確可執行的路徑,把想象變為現實。全球蛙c2m
在進行顛覆性創新的同時,蘋果還通過有效方法降低失誤、提高成功概率,秘訣在于持續的自我校正模式。校正模式與?“?移動靶?”?有著相似之處,具體包括:
一是挖掘并微調初心。二是更正和捕捉愿景。三是參考已有路徑并根據這些調整、修改路徑。?iPhone?手機在快要出樣機時,喬布斯告訴研發人員:沒有把?iPhone?的全新特性——手機屏幕放在用戶最核心的位置上,于是,蘋果開始重新更改設計,全部推倒重來。正是因為有?“?持續的校正模式?”?,蘋果得以不斷創造出偉大的產品。
或許有些人認為,顛覆性創新太過冒險,但如果在創新的基礎上,又有方法可依,像蘋果一樣設定完善的戰略思考和校正模式,那么,去預估成功的概率是不是更高?
產品管理4:追求極致完美
喬布斯在有清晰戰略思考的同時,也追求每個步驟細節的精確。這也是蘋果這些年一直沿襲下來的重要品質。
蘋果對員工和產品都確立了很高的標準。開發人員能制作出超乎想象的杰作,大部分原因是之前不斷被否決,直到產品已經達到足夠完美的程度。蘋果對設計近乎苛刻,甚至包裝的細節也會傾力做好,如?“?先打開我?”?的設計、包裝盒的設計、折疊線、紙質和印刷等等。蘋果還將產品不斷減負到最簡單的層面——?將復雜的東西簡單化。只有確保一切完美,才將產品推向市場。
無論是?“?移動靶?”?準則、“?冰啤酒原理?”,還是戰略思考加校正模式的創新方法論,以及對產品要求的極致完美,蘋果在動蕩世界的同時,給后來創業者帶來無盡的思考。(來源:網絡,全球蛙C2M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