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星NOTE 7的全面召回,“炸機”風波也算告一段落。如今人們關注手機,更多的是性能、是否會炸機、續航等,但對手機最外面的玻璃卻關注甚少,只因眾多手機廠商用的都是同一種玻璃,那就是康寧大猩猩!

可以說康寧已經成為了人們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雖然這家名副其實的高科技公司遠不如蘋果、三星和索尼那樣出名,但事實上,康寧的故事和這些名滿天下的企業相比毫不遜色,甚至更為精彩!
?
?
康寧公司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851年,艾默里·霍頓(Amory Houghton)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薩默維爾建立了海灣州玻璃公司(Bay State Glass Co),當初的主要業務則是致力于生產玻璃、陶瓷等相關材料制品。
?
后來又因生產成本問題由創始人霍頓的兒子艾默里,將公司搬遷到紐約州的康寧市,艾默里因化學背景出身,創造了多種有色玻璃配方,從而讓康寧公司的生意越做越大。公司也以所在地“康寧”重新命名,這一年是 1869 年。
?
?
2007年,在第一代iPhone即將開賣之前,喬布斯把眾手下都叫到了辦公室,他舉起iPhone,并憤怒地說:“我們產品的屏幕是不允許這樣輕易被劃傷的,我要換防劃玻璃屏幕,我要在6周之內讓它變得完美!”

而后喬布斯聯系了康寧公司的CEO維克斯,希望康寧公司為即將面試的初代iPhone手機研發一種堅固耐刮的玻璃保護屏,要求厚度1.3毫米。正是因為喬布斯的挑剔,使得康寧公司的大猩猩玻璃名聲大噪。可是誰知道大猩猩玻璃產生背后那曲折的故事呢??
這本是一場意外!
?
提起發明創造,大家可能馬上就會聯想到科研人員反復進行試驗的場景。實際上不少新產品的誕生,卻是來自于一個意外,例如潘伯頓醫生誤把蘇打水加入一種糖漿之中,就造出了可口可樂,而大猩猩玻璃的原型——微晶玻璃的誕生也是源自一場意外。
?
1952年的一天,康寧玻璃廠的化學家唐納德·斯圖基正在進行新型玻璃的研究實驗。他原本準備將一塊光敏玻璃的樣本放到火爐中加熱到600℃。但在加熱的過程中,由于控制員的錯誤操作,將火爐的溫度提高到了900℃。
當時唐·斯圖基以為自己把實驗弄砸了,在如此高溫之下不僅玻璃會融化,甚至是進行加熱的火爐也可能因此而損壞。萬幸的是,這兩種情況都沒有發生。那塊玻璃沒有融化,而是變成了一塊白色的薄板。當他試圖拿出這塊薄板的時候,由于鉗子未能夾緊的緣故,導致這塊玻璃樣本滑落在地,但卻沒有摔碎,而是彈了起來。

這個意外導致了第一塊有機微晶玻璃的出現,其強度遠高于普通的鈉鈣玻璃,甚至強于高碳鋼,但是重量還比鋁輕,能夠承受瞬間450℃的溫度變化而不碎裂,因此微晶玻璃也被廣泛應用于彈道導彈、火箭、航天飛機以及實驗室中。
?
在偶然創造出了微晶玻璃并大獲成功之后,康寧便啟動了一個名為 Project Muscle 的大規模開發項目,旨在探索用于擋風玻璃更高強度的材料。經過大量實驗,大猩猩玻璃的前身——Chemcor 玻璃誕生了。
?
或許是太過前沿價格高居不下,Chemcor 玻璃的市場反饋并不好。在缺乏銷路的情況下,1971年,康寧玻璃廠關閉了這個 Project Muscle 項目,Chemcor 玻璃隨之被打入冷宮。然而,技術不會消失,它在等待一個時機爆發。
34年后的爆發!
??
沒有人想到,Chemcor 玻璃重建天日用了 34 年的時間。2005 年,摩托羅拉發布了 Razr V3 手機,這部手機成為玻璃顯示屏替代高強度塑料的里程碑。受該手機的影響,康寧在 2006 年底成立了一個不大的團隊,考慮重啟 Chemcor 玻璃,探索在手機上應用的可能性。
?
Chemcor 玻璃的厚度達 4mm,如何讓玻璃更薄是康寧首要攻克的難題。直到喬布斯的電話響起,康寧也沒能取得顯著的進展。要知道蘋果當時要求的玻璃厚度是 1.3mm。
?
理論上說,一款新產品從研發到量產需要數年時間,而蘋果留給康寧的時間只有短短幾個月。
?

盡管沒能趕上第一批 iPhone 的量產,但是大猩猩玻璃最終成型,并成為康寧一飛沖天的巨大推動力。在 iPhone 首次亮相后的五年里,這條產品線的年營收從零增長到了10億美元。
?
如今,大猩猩玻璃幾乎是所有耳熟能詳的手機廠商的默認供應商。
?
對于一家橫跨一個世紀的百年公司,與喬布斯的傳奇故事不過是康寧一百年多前那個故事的翻版:1879 年,托馬斯·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時候,找到了康寧公司,希望找到一種穩定安全的玻璃燈罩。后來,康寧制造燈泡玻璃的工藝標準延續至今。
?

更不為人所知的是,康寧的用戶不僅是普羅大眾,還包括了最尖端的科研機構。除了向美國宇航局NASA提供所有載人飛船及空間站的玻璃之外,其還為大名鼎鼎的哈勃望遠鏡及其他太空高端研究設備提供鏡片和光學系統。2014年6月,康寧公司宣布向NASA的OSIRIS-Rex飛船提供特殊光學部件,用于其在2018年登陸流星班努(Bennu)的探索計劃。
?
康寧持續百年的成功是全球企業界的一個傳奇。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持續不斷地進行研發投入,不懈地創新。從創立伊始,康寧就已把創新精神深植于企業基因中。
?
百年前,當他人都在憑經驗制造玻璃時,康寧創始人和他的兒子就把玻璃制造作為一門嚴謹的科學來對待,通過系統嚴密的實驗達到最佳的產品質量。早在1908年,康寧就建立了美國歷史上最早的企業研發實驗室之一,并雇用了全職的研發人員,這在當時極為罕見。這種創新精神多年來薪火相傳,從未中斷。
?

在康寧,創新不僅僅是企業戰略,而是宗教般的存在。它靠信念而實施,不論豐儉之年,都持續進行,即便在近期內看不到回報。康寧從一開始就對創新的意義有著清晰的認識,即“創新不但是為將來的收益做準備,而且是在核心業務突然消失時用于保護員工和企業自身的必需手段!”
為投資人創造財富,為創業者鑄就成功!
——海鱉眾籌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