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周知,沃爾瑪公司(Wal-Mart Stores, Inc.)是一家世界性連鎖零售企業,也是世界上雇員最多的企業,曾連續4年在美國《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企業中居首位。其產業分布于全球15個國家,共有8500家門店,輝煌的零售業績令多少企業可望而不可及。

讓人意外的是,在近期舉辦的投資人會議上,沃爾瑪卻稱將放緩門店開設的速度。消息一出,我等吃瓜群眾紛紛表示不解,莫不是還有人嫌錢賺的多、賺的快不成?然而明眼人一看便知:放緩門店開設速度,實則為沃爾瑪的電商之路讓道!
不是你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話說回來,電商業務與實體零售多少有點魚與熊掌的關系。根據計劃,沃爾瑪明年的新增超級購物中心(Supercenter)超級購物中心明年料將凈增35個新店,明顯不及上個財年的69個。規模較小、雜貨店式的Neighborhood Markets也將放緩增速,下財年凈增20家,遠低于上個財年的161家和當前財年預計的70家。取而代之的是其將把大量資金轉為技術、服務和電子商務。
業內人士都知道,早在15年前,沃爾瑪便邁出了電商之路的第一步:早年間上線的Walmart.com,曾花費了沃爾瑪的數十億美元,不過彼時沃爾瑪一直立足于傳統實體零售,并沒有將電商放在勝負手的位置。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沃爾瑪已經連續9個季度增速放緩,與之相比,全美電商市場卻一口氣增長了15%,同期亞馬遜的增速則超過了30%。另一大型連鎖超市集團Target盡管去年全年的電商業務收入雖然僅為25億美元,卻在以約30%的速度高速增長。這一切,不得不令沃爾瑪的管理者重新思考發展方向。

再度布局中國市場
就中國業務而言,實際上,沃爾瑪對于中國電商市場的布局早有準備。2011年沃爾瑪就投資京東并談判半年多,但因京東無法接受逐漸全盤收購的條款而告吹。事后,1號店被沃爾瑪攬入懷中直至全資持有,不過這并沒有帶給沃爾瑪在中國電商發展的好機會,食品快消品的網上零售配送成本高、毛利低,難實現盈利,最終1號店被沃爾瑪賣給了京東。
而國內電商從2011年的初露崢嶸發展到如今的格局初定,圍城外的選手機會不多了,合作是最好的選擇。在6月與京東宣布戰略合作時,沃爾瑪就明確表示,此次合作將極大地拓展其在中國電商市場的增長機遇。分析人士認為,此番沃爾瑪進一步增持京東股份,也可以看做是沃爾瑪在美國本土市場外放棄自建電商的努力。
重登榜首之路,且行且珍惜
沃爾瑪曾經依靠業態創新、技術和全國性市場的形成打敗了在它之前的零售公司。它在某種程度上建立了美國現代零售業的基本規則,正如亞馬遜建立了電商的規則一樣。雖然現在還難以斷定沃爾瑪能否在美國電商市場后來居上,但它對于供應鏈的強大控制、運用先進技術的能力和對市場機會的捕捉,加之如今對于介入電商的決心,想必會讓它與亞馬遜之間的競爭變得異常激烈。
有人不禁要問:作為全球零售巨頭的沃爾瑪,現在轉舵電商還來得及嗎?能夠重回霸主地位嗎?尤其是在中國市場,是否錯過了最佳時機?電商之路會成為成為電傷之路嗎?——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