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此前公布的《2018年底前須完成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品種目錄》要求,在2018年底前我國要完成289種仿制藥一致性評價,逾期未完成的不予再注冊。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發展局了解到,目前成都高新區有兩家藥企共計4個仿制藥通過了國家一致性評價,為成都高新區成都倍特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倍特”)、成都苑東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苑東生物”)兩家藥企所生產。
??“‘仿制藥一致性評價’這一舉措的實施,對仿制藥藥企而言,是一記兼具壓力與激勵的‘鞭子’。”8月29日,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距離年底只有4個月時間了,很多仿制藥企業倍感壓力。”
??通過一致性評價藥效更有保證
??“仿制藥通過國家一致性評價,是指仿制藥企生產的已經上市的仿制藥在研發過程,藥物安全性、質量、療效等方面都要與原研藥達到一致。”8月29日,成都倍特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倍特”)研究院院長李英富介紹,成都倍特目前已經有兩個仿制藥品種通過了仿制藥一致性評價,“一個是用于乙肝、艾滋病治療的替諾福韋,去年12月全國首個通過一致性評價,另一個是用于治療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疾病的頭孢呋辛酯片,今年上半年全國第二個通過一致性評價。”
??在李英富看來,仿制藥通過一致性評價,對患者而言,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藥效提高了,“從原來吃一把藥,變為吃一兩顆藥。”對仿制藥企業和整個仿制藥行業來說,“考”的就是仿制藥藥效與原研藥之間的差距。“在未出臺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政策之前,有些仿制藥在療效上與原研藥存在一些差距。”李英富說,政府要求仿制藥企通過一致性評價,不僅實現了仿制藥在質量和療效上與原研藥一致,在臨床上仿制藥也可取代原研藥,為患者節約了醫療費用。
??今年8月,苑東生物上市的仿制藥中,已有兩個品種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且均為首個通過國家一致性評價。對此,苑東生物董事會秘書王武平稱:“仿制藥企通過國家一致性評價,從某種程度來看,這也類似于管理部門對藥企藥品面市銷售發放的‘牌照’或‘身份’認證。”
??不少企業正在加速“考照”
??根據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相關規定,同品種藥品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生產企業達到3家以上的,國家在藥品集中采購等方面不再選用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這意味著,無緣前3名的生產商,將失去國家優先采購的資格。“一般來說,躋身前三名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藥企,排名第一的藥企在國家藥品集中采購上將占據70%的份額,其余兩家將占據30%的份額。”李英富說。
??仿制藥通過一致性評價這一舉措的實施,有人歡喜有人愁。對于同品種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企,前景并不樂觀。“藥品采購跟日常生活用品不太一樣,涉及到安全性、療效等很多方面,國家監管、約束力度更強,未來大批未通過一致性評價仿制藥,或許會面臨被踢出市場的命運。”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目前山東、江西等地相繼出臺政策,在包括替諾福韋等5個藥品品種采購上,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幾家藥企被暫停掛網,原因是“未通過一致性評價,且已有其他3家企業通過一致性評價”。
??距離國家食藥監給出的2018年底前這一最后“服藥”時間,已經只有122天了,很多仿制藥企業倍感壓力。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至少有四成仿制藥企已把籌備仿制藥通過一致性評價這一工作,提上了企業頭號日程中。
??四川制藥制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制藥制劑”)技術中心經理周燕偉告訴記者,“我們目前正在加緊申報公司生產的抗生素仿制藥物。”周燕偉說,目前,該類藥物已經有一家企業通過了一致性評價,“四川制藥制劑將盡全力爭取成為國內第二家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從而搶占一定市場份額。”
??“不過,仿制藥企想要最終勝出,想要突破發展還是要創新。”李英富舉了個例子,在美國每年80%的處方量是仿制藥,20%左右的處方量是創新藥、專利藥,但最終市場利潤的80%是屬于這20%的創新藥、專利藥的。“企業創新是未來生物醫藥發展必然趨勢,雖然現在國內仿制藥企占很大部分,但最終無論國內需求還是國際市場競爭,企業必須還是要走仿制到創新的路,才能在未來市場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