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超市為吉泰路活力公園增添一抹橙色。
??人們在成都高新區錦城湖邊跑步,一片翠綠讓人舒心。
??結束了最長的三伏天,又迎來“秋老虎”,城市中的小游園、微綠地總是格外惹人喜愛,既為城市增添了清涼的綠色景致,又為老百姓提供了休閑、納涼的好去處。吉泰路的櫻花、新川之心的芙蓉、桂溪生態公園的香樟和梧桐……漫步在成都高新區的大街小巷,鮮花和彩葉隨處可見,在快速推進“全域增綠”背景下,高新一片綠意盎然,為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增添濃濃的色彩。
??8月24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環境保護與城市綜合管理執法局(以下簡稱“成都高新區環城局”)獲悉,今年的“全域增綠”工程實施半年來,全區“增綠”成效顯著:新建2萬平方米以上的公園1個、建設8個小游園微綠地,實施行道樹增量提質道路10條,完成立體綠化建設2萬平方米,完成拆墻透綠或綠化景觀提升項目5處,推進綠道建設70公里。在日前開展的“最美陽臺”評選中,成都高新區以參選數量最多、10強排名第一的好成績受到市城管委表彰。
??游園增綠 6處小游園將于10月底前完工
??在“全域增綠”推進過程中,市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城市色彩的豐富和道路景觀的提升。記者了解到,今年年初啟動“全域增綠”工作后,成都高新區按照構建“五級城市綠地體系”要求以及“景觀化、景區化、可進入、可參與”的理念,完成了月牙湖和楔形綠地近10萬平方米建設,初步確定為下半年綠道拉練點位。同時,啟動了新川之心(東區)、清水河兩處綜合性公園及8個小游園、微綠地建設工作。其中,大源核心區小游園、UPARK公園+2個小游園已完工。梅園、紫薇游園、桂溪小游園等6處小游園已完成方案審批,正在進行施工前準備工作,預計在10月底前全部建成。
??“我們全面梳理城區道路綠化帶(包括分車帶、人行道)現狀,排查可增綠、補綠的綠化增量空間,目前已經基本完成劍南大道、新川創新大道、大源6線(天府四街西側段)等11處城市道路綠化增量工作,完成行道樹提質增量2298株。”成都高新區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工作人員張明向記者介紹,半年時間,成都高新區在2017年橋墩綠化的基礎上,已經完成了西部園區紅光大道115個橋墩約1840米爬山虎栽植工程及天勤路、天順路、天環路等立體綠化工程近9500平方米。“吉泰路、藍草路等墻體綠化和垂直綠化工程正按程序辦理方案審批,將在秋季實施,確保年底目標任務按期完成。”
??“城市增綠不僅要有‘綠’還要有‘花’,半年時間我們建成‘花重錦官’點位兩個,芙蓉增花點位兩個,啟動了兩條花園式特色街區打造工作。”據張明介紹,按照《花重錦官-成都增花添彩總體規劃(2016-2022)》工作要求,成都高新區于2017年年底和2018年年初陸續啟動新川濕地、新川之心(東區)兩個“花重錦官”點位打造。同時,在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綠化處的指導下,確定吉泰路(綠道拉練段)、火燒堰為2018年花園式街區點位,今年5月,完成了吉泰路(無國界段)綠道貫通,栽植了櫻花30余株,增加了文體旅商元素,本月內還將栽植鮮花2000平方米。在火燒堰點位,增加垂直綠化、立體綠化、浮雕墻等文化元素,現已完成前期方案審查,預計10月底完工。“我們以目標形式將2000株芙蓉栽植任務下達到各街道辦事處,同時結合花園式街區建設、公園建設等計劃栽植芙蓉1000株,要力爭在10月份完成3000株芙蓉花栽種。”
??鄉村增綠 森林覆蓋率達到30.27%
??隨著“東進”戰略的實施,高新東區的增綠工作也在逐步推進。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環城局園林處了解到,半年時間,成都高新區在高新東區持續開展沱江河流域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以及龍泉山和龍門山植被增綠,目前已提升森林質量面積1.145萬畝、完成三岔湖及周邊水系5%宜綠岸線綠化美化工作,森林覆蓋率達到30.27%,森林蓄積量增長1.2萬立方米。
??“相比南區和西區,高新東區建設用地需求量大,用地緊張,在提升森林質量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據該局園林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啟動東區沱江流域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以來,成都高新區人工清理河道面積約200萬平方米,打撈漂浮物2840噸,清理垃圾約500噸,對清理后的水岸線進行植綠,改善了沱江河流域水岸生態環境。“水域要增綠,森林也要提質,我們協同各個鄉鎮通過植樹造林、公益林管護、退耕還林管護,嚴格林地征占審批等手段,對森林質量和植被覆蓋率進行提升,截至目前,東區森林蓄積量增長了1.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30.27%。”
??“鄉村的環境提升要靠社會各界參與,上半年我們開展了多次義務植樹活動,全區1萬多人參加。”該局園林處工作人員劉敏介紹,今年3月以來,成都高新區綠委辦分別組織機關干部、社會團體和轄區內長江三峽、英特爾、澳新銀行等企業代表,在東區玉成鄉、辛家嘴等植樹點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新栽喬木約3500株,向群眾發放植樹、護樹及環保宣傳資料5000余份,形成了全民參與的氛圍。“目前,全區已經建成總面積約130畝的義務植樹基地兩個。下一步我們將做好今年秋季義務植樹的準備工作,無論在東區還是南區、西區,都營造起全民參與義務植樹的氛圍,讓每一位高新人都能為全域增綠貢獻力量。”
??綠道
??體育
??錦城綠道
??將再添一批體育服務綜合體
??綠蔭中的蜿蜒跑道、公園里的各類球場、草坪中的兒童運動設施……這些豐富多樣的運動空間,隨著天府綠道的深入實施,在成都高新區內已經成為備受市民喜愛的健身場所。錦城綠道更是運動場所最豐富、最具活力的生態場景之一。
??8月24日,記者從成都天府綠道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道公司”)獲悉,《錦城綠道體育專項策劃整體方向性策劃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基本成稿。根據《方案》,錦城綠道將以世界品質環城戶外運動首選地為目標定位,打造1050處體育設施。其中成都高新區轄區內的錦城湖、桂溪生態公園、中和濕地等都將打造一批運動場所,形成有特色、有風采的體育設施和體育服務綜合體。
??“在體育設施布局方面,我們將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對各個片區均衡地設置體育設施,將各個類型的體育設施有機組合,形成綜合性的運動空間。”據綠道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成都高新區范圍內的錦城綠道已經基本建成,同時形成了一批類型豐富的體育場所:中和濕地擁有乒乓球、籃球、五人制足球等專項運動場以及特色智能運動場;桂溪生態公園已建成兒童運動場,還將打造網球和板式網球運動場;錦城湖利用天然的廣闊水體空間,還將引入一批獨具特色的水上運動,未來在這里還可能開展皮劃艇、沖浪等水上運動項目。
??記者了解到,錦城綠道還將增加一批體育服務綜合體,以一級、二級、三級驛站旁邊布局若干體育服務綜合體。一級體育服務綜合體占地8-10公頃,將打造以體育+為主題的運動休閑特色小鎮,二級綜合體緊鄰二級驛站內的湖泊,若無湖泊則緊鄰三級驛站,總占地面積為4-6公頃。兩級體育服務綜合體都配有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場、跑道、戶外舞蹈活動區、兒童趣味運動場和輪滑區,一級綜合體還增加了排球場、門球場和攀巖項目。同時,兩級綜合體還都具有安全區、觀看區、分隔區等必備空間,具備體育培訓、運動健身指導、國民體質監測等體育服務。
??除了體育運動本身,錦城綠道還將形成以體育為主導的綜合產業發展體系。根據《方案》,錦城綠道將按照“體育IP運營”的策劃理念,實行體育消費場景化、體育設施營地化、體育項目主題化。按照“體育+”的理念,實施體育+文創、體育+旅游、體育+培訓、體育+醫療,形成若干體育小鎮、體育服務綜合體。按照“環城運動休閑旅游圈”的理念,錦城綠道還計劃推出山地戶外運動、水上運動、航空運動、冰雪運動、馬術、攀巖等新興時尚運動休閑產業項目發展,讓體育和休閑旅游結合,賦予綠道更多發展可能。
??花園式特色街區
??吉泰路活力公園
??再升級
??在吉泰路和天府四街交匯處,一塊橘色的立體標志牌“吉泰路活力公園”佇立在綠茵草地中,格外引人注目。地處成都高新區創新創業氛圍最濃的大源片區,吉泰路綠意浸染、花樹添彩,是一條極具活力的綠道長廊。8月24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規劃國土建設局獲悉,今年吉泰路正進行進一步的提升改造,在優化翠綠的生態底色之上,還將構建生動的消費活動場景,為綠道注入人氣與活力,為成都高新區再添一個花園式特色街區。
??在去年的成都市“最美街道”中,吉泰路被評為“最創新”宜業街區,從建設之初便展現出現代、青春的風采。1.5公里的柏油路連通天府二街至天府五街,沿街空間開敞、視野通透。不難發現,吉泰路抓住成都高新區產業發展、創新創業的勢頭,以城市公園大道、科技生態綠廊的定位,呈現出開敞、現代的風格,與大源商務商業區的建筑有機融合在一起。
??沿街綠地的精心打造,加之櫻花和銀杏的增色添彩,吉泰路形成了四季成景的生態風貌。綠地中建設的舒適步道,非機動車道上與藍天呼應的藍色設計,都為吉泰路增添了運動性。成都高新區規劃國土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吉泰路綠道進一步優化提升,打通了天府二街到吉泰二路的節點,使大源片區天府綠道體系進一步完善。
??從吉泰路騎行而過,也能發現許多變化正在這里悄然發生。朗基天香小區門口增加了一處兒童樂園,趣味性十足的兒童游樂設施吸引了許多小朋友前來玩耍,成為了親子活動的好去處。不少地方增加了健身路徑,讓老人們也能在綠道中健身鍛煉。在天府四街街口,記者還發現一處24小時無人超市,橙色的外觀點綴著道路,也讓綠色的生態景觀顯得更加生動活潑。一些市民在這里停下腳步,進去買一瓶水、幾袋零食,坐在門外的座椅上休息一會兒,都讓吉泰路更添生氣。
??該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生活場景的構建,讓綠道與市民形成更多互動,讓“活力”二字成為吉泰路的核心要素。除了無人超市、體育設施之外,吉泰路還計劃增加無人書屋、創意集市、各類體育賽事等文體旅商元素,增加城市活力。“我們還將持續主動對接周邊科技企業,發揮社會力量,將成都高新區獨有的創新元素融入綠道建設之中,營造多元化的綠道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