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媒體和新媒體時代,內容創作者都在追求產出優質的內容,但是很少有人能做到。
為什么會這樣?
這其中,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內容生產和輸出的問題。
“內容輸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比如你的價值觀、文化,需要長期穩定地傳播給你的受眾”。在近日,創頭條舉辦的“公司運營三板斧“系列活動上南友圈聯合創始人、執行副總裁單增輝進行了剖析,他認為,首先要重新去定義內容,其次就是做好內容的生產與輸出。
1.自媒體時代最大的變化就是模式發生了變化
自媒體和傳統媒體,傳統媒體是一個中心化的傳播模式,所有的媒體信息或是內容信息都是從一個點向外發散式的傳播。和傳統媒體時代相比,自媒體時代和新媒體時代最大的變化就是模式變化。
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等這就是中心化的傳播,由一個點向外擴散,而且范圍非常廣。而現在的傳播方式是去中心化傳播,新媒體的特質決定了它傳播的不止是內容,本質任務是解決信息不對稱。
微博微信等平臺出現以后,由過去一個中心點傳播變成了去中心化的傳播。在自媒體的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信息源,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新的點。
2.非專業內容生產者和專業內容生產者發生了變化
在傳統媒體時代,媒體是一個專業化內容生產者,在這個體系下所有人都有一個規則,在非常規范化的流程下,有一整套完整的編輯、排版、審核、發布的規則,在新媒體特別是在自媒體時代,很多規則被打破了,甚至是沒有規則。
很多自媒體、新媒體在新聞事件點發生后,快速的發布,快速的傳播,搶第一點。非專業內容生產者通過自媒體平臺的發展降低了內容創作門檻,機構內容生產正在被顛覆,由新媒體帶來的渠道紅利使得專業內容生產和用戶內容生產成為可能。
3.機構媒體的專業內容生產者脫離機構后成為自媒體人
在傳統媒體式微的背景下,大批中國傳統媒體人轉向自媒體。這類傳統媒體人運營自媒體擁有天然的優勢,是專業的內容生產者,他們知道讀者對什么感興趣,更知道該如何寫。一些傳統媒體人推送的公眾號文章閱讀量不斷出現10萬+。
單增輝表示,在都市報時代,最有價值的就是渠道;那么在自媒體傳播時代,渠道的價值在降低。
渠道廉價化帶來的另一個結果就是內容的價值得以被重新認知。如今日頭條的“千人萬元計劃”,騰訊的“芒種計劃”,還有南友圈正準備和阿里旅行聯合推出的旅游達人計劃,這些都是為了生產內容。因為大家都有流量,缺的恰恰是內容,而沒有內容填充的流量一定是空的。
調性
穩定持續的內容輸出可以吸引同類或者潛在的認可者,為搭建企業自社群沉淀用戶。調性并不是越高越好,想好你需要面對的目標人群,符合你的調性才是最好。
自嗨
做內容不是自說自話,內容是關于用戶感受的設計,而不是創造這些感受的文字的設計。
新鮮感
一切的外部刺激,最終都會被適應。一切讓我們感覺到新奇、好玩、有趣的東西,最終都會變得無聊透頂。“品牌老化”——很多曾經火爆的品牌概念,因為消費者逐漸適應了刺激,導致越來越讓人“無感”。內容生產也是如此。
簡潔
如果你曾經嘗試過向任何一個群體輸出內容,不論是客戶、學生還是聽眾,不論是寫報告還是做演講,你一定會被人們對信息日益增長的“不耐心”所震驚。
技術控
內容生產者要對于文字、視頻、圖表(Motion Graphic、Infographic)的差異、取向和適用性有所了解,不要想著全都做。萬物皆媒體,媒體不可以承接萬物。新技術嘗試最好例子:杜蕾斯博物館。
裝逼
內容必須是精選過的,看似不著痕跡的隨意搭配一定是經過嚴格篩選和設計的。裝逼的最高境界是不裝。
人格化
當用戶看到你內容的時候,心中自然會暗含一個人在跟他們說話,每個品牌應該塑造的性格不一樣,自然說的話也不一樣。
這就意味著:你并不是在表達自己最想表達的觀點(那是藝術家的事情),而是表達最需要被表達的觀點。你并不是在展示自我,而是扮演最需要被扮演的人。
2016上半年是整個內容產業最火爆的半年,獨立的個人與機構自媒體的數量和質量極大地提升,內容形式推陳出新,新的頭部內容品牌不斷涌現,這樣繁榮的背后,有其本質的原因。
技術與內容載體的革新
從文字、圖片再到視頻(短視頻),乃至互動性更強的直播,內容載體在向著信息更豐富、更垂直的方向革新,刺激新的生產者加入內容生產創新的行列。
豐富的移動傳播渠道與分發方式
傳統編輯選擇的媒體門戶、基于社交關系的移動社交傳播平臺和機器選擇個性化推薦的聚合平臺,讓內容通過多樣的分發渠道到達不同的用戶。
基礎設施建設完善
智能手機大范圍普及、高速的3G與4G網絡的普及、家用與商用wifi的 大面積覆蓋和運營商的資費降低,等等。
平臺的新藍海:企鵝、頭條、UC
目前選擇自媒體平臺, 就像多年前選擇微博平臺一樣。微信的工具屬性強,而媒體屬性弱,用戶的信息需求需要其他工具來滿足。在平臺的選擇上,著重把握如何降低用戶的閱讀成本,包括選擇成本,篩選成本,時間成本。
內容載體維度升級:文字到圖片再到視頻
盡管整個內容資訊產業在高速增長,就其不同載體情況來看,依然有很大的差異。視頻資訊的增長十分驚人,圖片資訊的增長也非常驚艷,而文字類資訊則不夠亮眼。
基礎建設的改善為圖片、視頻的爆發提供了條件。更適合以圖片、視頻為載體的內容需求激增,表明了用戶對于不同類別、形式的資訊的需求也在發生改變。
關于創派對
創頭條品牌線下活動創派對之“公司運營三板斧”系列深度論壇日前走進珠三角,在廣州、深圳等地,連續舉辦了多場創業課堂。業內多名資深媒體人、CEO進行了如何玩轉新媒體、社群、網媒的專業分享,為珠三角地區上千名創客帶來了一場運營的知識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