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以來,P2P一直保有著非常高的熱度,從百度指數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最高時期P2P關鍵詞搜索指數可以達到了23000。不過想必很多人都感受到了,最近大家的熱度正在不斷的消散,而P2P的搜索指數已經直接回到了2013年的水準,維持在8000左右。

有人說,這是因為更多的平臺開始使用金融科技、互聯網金融這樣的詞語來取代P2P來描述自身,不過在進行指數查詢后,這些名詞的分流的關注度實在有限,每個單詞的搜索指數僅僅在數百到一千之間。這樣的跡象表明,P2P真的開始退燒了。
為什么會這樣,難道僅僅是因為監管的一紙意見?其實我們注意到的是,在2015年1-3月的高峰期過后,P2P的熱度就已經一直不斷在下滑,在2016年更甚。而我們或許可以猜測一下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然后看看P2P是否真的將死。
原因一:羊毛客
羊毛黨作為利用新用戶獎勵獲取遠高于一般理財的收益的團體,通常會在群或論壇進行消息互通,拿到平臺的高額獎勵后再退出以期得到最佳回報。且不算羊毛客在小平臺上所獲得的高額收益,而對于平臺來說,這樣的群體用戶無形中不過拉高了運營成本,獲取一個投資用戶的成本高達數百元,而其中有一部分很有可能是這樣的拿到獎勵后就退出的無效投資在2015年大范圍的平臺退出后,平臺越來越重視自身的運營手段,拉新活動不再局限于眼前的交易量提升,而轉為更為穩妥的長期激勵。在能追逐短期利益平臺越來越少的情況下,羊毛客也開始逐步退出,同時使P2P出現了退燒的跡象。
結果:運營偏穩、用戶質量提升。(正向)
原因二:投資方
另一方面,盡管P2P前景一直被看好,但只不過是建立在全球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熱情度上而言,最典型的例子在于LC在被拉低估值后,國內各種風投機構對于P2P的熱情也開始降低。而2015年,P2P各平臺的估值已經達到頂峰,相對應的卻是P2P平臺因行業競爭的壓力導致資本無法得到明確收益,加上各種不確定因數導致資本熱情進一步降低,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或許是好事。
對于平臺來說,也許沒有了ABC輪融資可能會運營得很難受,但對于一個行業來說,發展從來不是因為獲得融資,而是創新及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隸屬于金融行業的平臺更是如此,它迫使整個行業將控制風險的能力重新排在第一位,而非依靠資本力量打造的排他性競爭。這意味著在資本退潮后,平臺或許會重新審視自身的平臺運營,整的來說更利于促進行業發展,淘沙階段,活下來才是王道。
結果:資本謹慎,平臺求穩。(中性)
原因三:P2P平臺
這個原因來源于一部分P2P平臺在過去一年中對整個行業造成的負面名聲,4000多家已過半平臺退出角逐,在這之前所營造的一片繁榮的景象也被打破。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這讓很多平臺都不敢以“P2P”自稱,轉而使用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等詞來代替,不管是作為吸引眼球的手段,還是迫不得已而為之。
幸運的是,情況已經得到好轉,隨著越來越多的平臺良性退出,P2P一詞在用戶中的印象已經開始逐步回升,雖然并沒有完全扭轉,但至少一些平臺已開始不排斥使用P2P這樣的字眼。同時在去蕪存菁后,留下來的平臺質量已經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結果:平臺質量提升、P2P形象好轉(正向)
原因四:監管層
最近一次的監管意見出來后,盡管大家明著不說,但暗地里用哀鴻遍野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尤其在資產端本來就缺乏優質資產的情況下,極限挑戰式的限額措施,更讓從業者產生了一種行業將死的錯覺。對,是錯覺,因為P2P不會死,一家平臺不合規被取締了,其他平臺會立刻頂替上來,而且到最后就算真的只剩下上百家平臺,行業仍然會向前發展,甚至在整體規范后可能會發展得更好,更為重要的是,監管意見也在不斷完善中。
在之前一直認為,從嚴監管對于行業是必要的,在整個行業幾乎快失控的狀態下,如果采用小刀試水,勢必起不到太大作用,只有破而后立先采用嚴厲政策,設置準入門檻,等行業進入正軌發展后再逐步放開限制才能讓行業穩步前行。
結果:平臺發展受限,但利于行業整體發展(中性)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整個行業陷入了低迷,平臺數量持續下降,但整體成交量卻仍然在穩步上升,結論——P2P熱度持續走低,或許只不過是良性發展所需經過的必經之路吧。
益投網貸(http://www.szytou.com/)50元起投,年收益率16.5%-20.2%,第三方資金托管+風險備用金讓你資金穩健增值。
微信搜索關注益投網貸訂閱號(ID:iszytou)領取288元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