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是互聯網經濟的生存土壤。很多創業公司起步階段最難的一個關鍵點就是如何獲取流量或者用戶,隨著流量采購成本越來越高,大部分企業入不敷出。
這也說明,創業公司單純靠購買、大量的廣告投放不能長久留存。對此,吉屋聯合創始人/CEO潘國棟認為,互聯網公司的網站用戶體驗是流量最扎實的根基。
在拼用戶綜合體驗時代,吉屋主要從找房、看房等方面提升了用戶體驗。
垂直搜索引擎核心技術的長足進步,讓吉屋匯集了全面的樓盤信息,全國新樓盤的結構化數據都能在分秒之間實時全網自動更新,而且置業管家7×24在線回復咨詢,用戶通過PC、觸屏、移動APP一次即可篩選出意向樓盤。
在看房環節,繼今年1月吉屋與滴滴聯手推出“免費看房專車”后,日前株洲等地的房產網商升級看房專車服務,由派車改為用戶自主一鍵約車,免去了中間溝通過程,方便購房者隨時到訪多個樓盤。
截至目前,吉屋月度訪問量超過2000萬,月銷售額破150億元,線下帶看轉化率已經達到了15%-20%。根據吉屋網數據,進入傳統銷售旺季“金九”以來,吉屋網單日流量記錄分別在9月12日、18日和26日依次被刷新,26日單日流量相對于8月份日均流量上漲了62.5%。
實際上,用戶的獲取和積累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是持久化、長期運作的過程。從2011年成立開始,吉屋一直在房地產電商領域耕耘,致力于用互聯網技術提升房地產各個交易節點的效率。
2014年后,吉屋采取了類“天貓”式的開放交易平臺模式,吉屋自身相當于是一個流量池,而新房銷售商入駐開放平臺升級成為“房產網商”即可獲取吉屋海量的用戶流量和大數據,使購房需求和房源精準匹配,從而提升成交的效率和數量。
針對互聯網時代,用戶分散的特點,吉屋還通過流量平臺、搜索引擎、吉智投、移動終端和社交入口,多渠道聚合沉淀用戶,并全面開放給商戶,與之共同成長,全力打造房產網商行業新生態。
移動化的策略和大數據的全面應用,讓吉屋深受房產網商的信任。截至目前,吉屋已接入100余個房產網商,18家城市獨家運營商,業務覆蓋突破100余個城市,注冊房產經紀人超過66萬。
吉屋在房產電商領域的實力有目共睹,下一步,潘國棟將吉屋的流量、交易和以平臺交易為基礎的互聯網小貸視為戰略布局的重要領域。吉屋正在構建一個以巨大的流量服務為支撐,以強大的技術為基礎,同時整合滴滴免費看房專車、芝麻信用、金融第三方服務的更加開放的房產交易平臺,將引領房產電商的全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