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申報通知
(一)申請對象
在我省內注冊的企事業單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注冊時間一年以上,有較強的研發能力和基礎條件,運行管理規范。同一項目當年通過其它渠道已申請或已獲取省級以上財政資金支持的,不得重復申報。承擔省科技重大專項逾期沒有結題驗收的單位不予支持。
項目負責人應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不超過57周歲(1961年1月1日后出生);項目負責人原則上應為項目申請單位職工,如項目負責人非申請單位職工,需簽訂正式聘用合同,且合同期內在項目申請單位研發工作時間每年不少于6個月。
(二)補助內容
1、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需符合省科技重大專項指南(見附件3)。優先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含高新技術培育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骨干企業申報項目;優先支持各市確定的首位產業項目;優先支持圍繞高校優勢學科凝練的項目;優先支持產學研協同創新項目。
2、突出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要有明確的研究開發內容,有具體的產業化目標以及將取得的經濟、社會、人才和科技創新成果。項目成果轉化產業化目標將作為立項的重要依據 。
3、加強產學研合作。鼓勵高校、研究院所與我省企業聯合申報項目,高校、研究院所牽頭申請的項目必須按政策要求落實自籌資金。產學研聯合申請的項目需附合作協議,明確各方權責、分工、知識產權歸屬等。
4、項目研發投入中,承擔單位投入不低于60%,省、市(縣)投入不超過40%,省在市(縣)先行投入基礎上予以資助。省按照100萬元/項、150萬元/項、200萬元/項三個檔次給予支持。
5、項目實施期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項目申報單位和項目主持人要認真按照《關于印發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科計〔2016〕19號)、《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財教〔2016〕2152號)要求,科學合理編制項目申報書、績效目標和分年度經費預算。項目批準立項后,技術和經濟指標原則上不予調整,項目經費總額原則上不予變動。
(三)申報材料和程序
1、申報材料。項目申報單位應按申報通知要求提供申報書、企業相關資質證明、近三年科技研發活動及成果、經審計的近3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含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現金流量表)等證明附件材料,單位成立實際年限不足3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算。單位法定代表人需簽誠信承諾書(項目申報書、承諾書等在申報系統下載),對所提交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2、推薦程序。2018年省科技重大專項繼續實行初審權下放、限額推薦、競爭立項。市、縣單位申請項目由各市科技局會同財政局推薦并確定補助資金,聯合行文報送。其他單位承擔項目由項目申報單位直接報送省科技廳。省屬及中央駐皖高校院所推薦項目要同時主動報所屬地市科技局備案。本年度項目推薦按照市、中央駐皖和省屬高校院所、安徽省實驗室和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制造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和皖北地區及貧困縣產學研專項設置,項目推薦數詳見附表。
(四)有關說明
1、各項目申報單位登錄省科技廳網站,進入“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系統”-“科技重大專項”一欄,按系統提示要求填寫申報材料(包括財政涉企系統信息)。
2、各市科技局、有關部門和單位對網上填報的專項項目申報書及上傳的附件證明材料,要認真審核把關。審核通過后,申報單位在線打印申報書,與相關證明附件材料一并書面裝訂成冊,報送所在市科技局(市留存1份)。中央駐皖高校院所、省屬高校、省農科院等有關單位自行組織審核,材料按要求直接報送。
3、各市科技局、有關部門和單位報送的書面材料包括:推薦函(1份)、推薦項目清單(1份,網上在線打印)、項目申報書及附件材料各3份。網絡申報系統關閉為9月17日,書面材料報送截止日期為2018年9月24日,逾期不予受理。
4、業務咨詢聯系人和電話詳見申報指南
附件:2018年度省科技重大專項支持領域
一、新型顯示
(1)大尺寸超高清液晶面板研發
8K超高清顯示瓶頸技術開發,包括研究高開口率面板設計技術、高透過率液晶及其它材料應用技術、銅配線工藝技術,以及GOA技術等在大尺寸面板上的應用,開發出65英寸以上8K超高清液晶面板,提升透過率、均勻性、色彩還原度等產品關鍵性能,確保工藝良品率的提升。
(2)高性能顯示背光源研發
研發75英寸以上級超大尺寸、超薄液晶電視背光源。研究開發達到毫米級區域HDR動態控制技術的miniLED背光系統,實現超薄、超高亮度、且陣列化的背光,并產業化。
(3)新型3D顯示研發
改進真3D顯示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基于裸眼3D視頻源處理技術,開發低成本、高信賴的大面積3D全息圖的自動化制作與播放終端設備。圍繞高性能頭戴式顯示需要,研發超薄高衍射效率全息波導、超輕薄光學透鏡中繼和系列化智能頭戴顯示器產品。
(4)平板顯示核心配套材料及裝備研發
開發以柔性、超薄、多功能電子玻璃為代表的平板顯示核心材料,支持In Cell Touch面板電磁屏蔽用高阻抗膜技術、觸控模組一體化、打印OLED器件、打印量子點顯示技術、打印薄膜封裝等關鍵工藝技術及設備研發。支持準分子激光退火、高端OLED鍍膜、無掩膜激光微納米三維加工等設備自主研發。
業務咨詢:司大杰 0551-62653528(高新處)
二、專用集成電路
(1)芯片制造及封裝測試研發
突破高性能芯片制造工藝的核心技術,研發自主產權的晶圓加工工藝,研制晶圓生產、檢測和芯片封裝測試關鍵設備。
(2)高性能新型顯示專用芯片研發
推動新型顯示芯片的自主創新,開發4K/8K超高清顯示主控及驅動芯片、面向VR/AR應用的3D圖像處理及驅動芯片、高清視頻傳輸芯片、車載顯示芯片、視頻采集及合成芯片、視覺成像處理芯片等顯示專用芯片,實現產業化,形成完整的新型顯示產業鏈。
(3)高性能存儲及工業控制專用芯片研發
開展高性能存儲及控制芯片、DSP芯片、新能源汽車專用芯片、流量檢測芯片、熱量檢測芯片等高性能專用芯片的設計和研發,實現自主化和產業化。
(4)人工智能專用芯片研發
支持適用于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的通用智能芯片設計、研發,開展智能家電控制芯片、智能語音應用芯片、生物特征識別芯片、運動監測芯片、健康監測芯片、類腦芯片、圖像認知芯片、視頻檢索認知芯片和智能制造急需的專用集成控制芯片等新型集成電路芯片的研發及產業化。
(5)高精度衛星導航專用芯片研發
支持面向大眾化應用市場的高精度衛星導航芯片的研發和產業化,開發支持BDS、GPS、GLONASS、Galileo信號體制的多系統多頻高精度SoC芯片,同時支持WAAS/QZSS/EGNOS/MSAS/GAGAN等增強信號,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業務咨詢:司大杰 0551-62653528(高新處)
三、量子及新一代通信技術
(1)5G技術產品研發與制造
開發面向商用的5G通信移動終端主控芯片及多場景終端設備,研制5G基站高頻器件/部件以及5G高頻測試儀器儀表等。面向毫米波5G備選頻段,研發毫米波5G通信信號源和分析儀,研發毫米波5G基站器件/部件,進行毫米波5G產品產業化開發。面向5G網絡與業務的需求,開展5G網絡切片、5G無線網絡虛擬化、5G網絡邊緣計算等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
(2)5G新產品與典型行業深度融合
開展5G技術在智能制造、自動駕駛、虛擬現實、物聯網等領域的應用,在能源與公共事業、制造業、公共安全、醫療保健、汽車、交通、媒體與娛樂業、環境監測、金融服務業、農業等行業開展5G新產品研發與應用示范。
(3)量子通信關鍵設備研制及應用示范。研制集成化、低成本的關鍵量子通信設備。制定量子密碼等量子通信領域的有關國家和行業標準。圍繞“京滬干線”建設和黨政機關、金融、電力等領域對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開展量子通信基礎軟件與應用終端的研制,開展量子安全通訊應用示范平臺建設,實現規模化應用。
(4)北斗導航應用示范
開展集成北斗RNSS/RDSS、GIS、遙感、無線通信、互聯網、智能信息處理、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究,提供基于位置的綜合信息服務與應用;加快北斗導航系統在移動終端、地理測繪、災害監測、無人平臺自主導航和多樣化位置服務等民用領域的示范應用。
業務咨詢:司大杰 0551-62653528(高新處)
四、人工智能+(智能語音)
(1)智能服務機器人研發
開展智能服務機器人本體設計、路徑規劃、自主移動、場景與目標識別、靈巧作業、遠程監控等關鍵技術研究,提高其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水平;研究服務機器人自主學習、推理、規劃等機器學習技術,構建機器人云服務平臺;研發面向醫療健康、家庭服務、公共安全、生產安全、教育娛樂等領域的智能服務機器人產品。
(2)智能家居服務研發
開展智能家居服務中的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智能搜索等關鍵技術研究,研發涵蓋智能家電控制、智能娛樂、低功耗廣域互聯網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統和全屋智能系統等;研發具有聯網聯控、智能程控、在線服務功能的家電產品。
(3)智慧物流服務研發
開展智慧物流服務中的網絡優化、智能標簽自動識別、信息表征和交換、供應鏈全程質量跟蹤和檢測、智能交通服務等關鍵技術研究;集成新一代移動通信、道路交通信息通訊系統、自動導引車輛、不停車收費系統等單元化技術,推動智慧物流配送體系、冷鏈系統建設。
業務咨詢:司大杰 0551-62653528(高新處)
五、數字經濟關鍵技術
(1)網絡安全關鍵技術與系統研發
研發網絡安全測試評估系統,包括網絡安全度量及攻擊仿真、網絡安全自動化測試、安全效用評估指標體系等。研發云端攻擊防護與本地攻擊防護一體化綜合系統。開展可信計算、透明加密、云安全、大數據安全、移動安全等信息安全技術研究。開發大規模異構網絡空間中的可信管理關鍵技術及產品。
(2)主動防護工控系統與設備研發
研發工業級防火墻,網閘等邏輯隔離安全防護設備與產品,研發工業級控制設備,SCADA軟件、通信設備等網絡安全管理系統與產品等。研發面向工業控制系統的安全檢測技術及產品。研發大數據環境下的快速響應、智能恢復的安全事件應急響應保障產品。
(3)大數據隱私安全防護關鍵技術與系統研發
研發大數據隱私安全防護關鍵技術與系統,促進大數據應用的健康發展。包括大數據差分隱私技術、面向大數據共享的加密技術、大數據數字水印技術與跟蹤溯源技術、面向大數據共享和價值分享的區塊鏈技術、大數據訪問控制技術、大數據審計和備份技術等。研發虛擬化安全防護設備。
(4)網絡協同制造研發
開展自動化裝備的遠程狀態監控、遠程故障診斷技術研究,基于大數據優化制造工藝參數,提高對個性化需求特征的深度學習效率,構建網絡協同制造平臺,提升制造裝備和產品的智能化水平。開展面向智能制造領域云計算和大數據應用的研發。基于人工智能技術,通過設備自感知與互聯、數據集成、智能管控,實現產品質量的實時控制。圍繞生產全過程的工藝控制、質量控制和安全保障,推動先進過程控制系統的優化升級,構建智能工廠,實現智能化管理。
針對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過程,建立企業信息化系統關系網絡,實現產品需求分析、設計、制造、銷售、物流及回收利用等環節的設備資源管理、供應鏈管理、智能生產控制的信息轉換和集成,構建研發設計、制造生產、質量控制、供應鏈管理、運行管理服務的企業網絡協同制造模型,實現企業智能化網絡協同制造,開創新型生產制造服務模式。
業務咨詢:司大杰 0551-62653528(高新處)
六、先進制造
(1)高檔數控機床與新型制造裝備研發
開展具有深度感知、智能決策和自動執行功能的高檔數控機床、成型加工、激光制造以及智能成套等關鍵基礎和新型制造裝備研發,并實現產業化應用。
開展高檔數控裝備現代數字化設計、先進制造、高速高精度運動控制、動態性能優化、綜合誤差辨識與補償、故障智能診斷和狀態實時監控、可靠性等關鍵技術研究開發及應用。研發智能感知、多軸聯動、復合功能、網絡化智能控制、多功能高性能數控系統,研發總線控制、高速高精度伺服驅動系統及伺服電機、電主軸、直線電機與力矩電機等智能關鍵部件。
(2)智能機械研發
開展具有高效、智能、安全、節能及人機友好等特點的新型智能機械的研發應用和產業化,研究數字化設計與制造、節能環保、智能控制、安全可靠和系統控制、綜合測試和先進工藝等關鍵共性技術,提升智能機械和智能信息產品核心零部件水平,開發配備智能檢測、決策和控制系統。
(3)智能成套裝備研發
開展重大技術裝備和智能成套裝備研發與應用。面向高性能模具、傳感器系統、總線控制系統、先進交通軌道裝備與關鍵零部件等,開展共性技術研究,構建重大技術裝備關鍵零部件及工藝設備配套供給體系。集成工業機器人技術、現場總線控制技術、云計算和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重大技術裝備、成套裝備及生產線的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
業務咨詢:司大杰 0551-62653528(高新處)
七、航空裝備
(1)航空裝備制造關鍵技術研發
開展高性能民用飛機、直升機、旋翼機、飛艇等航空整機裝備的研發制造。開展重油活塞發動機、渦噴發動機和公務機用渦扇發動機等航空發動機的研發制造。開展混合動力、純電動、太陽能、燃料電池等新能源飛機的研發制造。開展中大型直升機先進復合材料旋翼系統的研發制造。開展通用航空器相關設計規范、典型工藝、關鍵生產設備、試驗標準等自主知識產權體系的建設。開展航空復合材料大型結構件罐外成型關鍵技術研發。
(2)航空器系統設備及關鍵零部件研發
開展綜合模塊化航空電子系統和制冷環控系統的研發與應用。開展高可靠性、大容量顯示以及OLED的顯示組件,機載顯示組件的研發與應用。開展航空傳感器監測精度和可靠性提升關鍵技術及新型航空器用智能傳感器研發。
(3)無人機及多用途特種飛機的系統集成與應用
開展支持智能避障、自動巡航、面向復雜軍事環境的自主飛行、人臉識別、群體作業等關鍵技術研發。開展新一代通信及定位導航技術在無人機數據傳輸、鏈路控制、監控管理等方面的應用關鍵技術研發。開展遙測型多用途飛機、監控型特種飛機、傳感器飛機等多用途特種飛機的系統集成與應用關鍵技術研發。
業務咨詢:司大杰 0551-62653528(高新處)
八、新能源汽車
(1)整車開發
研發高性能純電動汽車(轎車、客車、專用車等)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系統提升整車能耗、可靠性、安全性與經濟性等綜合性能,實現整車批量化生產。研發氫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小規模產業化。
(2)關鍵部件研制與核心技術研發
研發高安全高比能動力電池、先進可靠的電池管理系統和高效高安全的熱管理系統,技術產品實現批量化應用;構建電池系統的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等性能評價與測試系統,技術產品實現批量化應用;研發動力電池梯級利用與回收處理技術,技術成果實現產業化應用。研發高效、高安全、高功率密度、輕量化、集成化的電驅動系統產品,技術產品實現批量應用。突破快速充放電系統的控制和安全技術,研發高性能單向和雙向充放電設備,實現批量應用;開發無線充電關鍵技術,技術產品實現示范推廣應用。研發電動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等智能控制技術,技術成果實現產業化應用。
業務咨詢:司大杰 0551-62653528(高新處)
九、高性能材料
(1)高性能金屬材料研發
高性能銅基導線材料。特種電纜、電機及軌道交通等行業的高強高導銅合金絞合導線、超長超細鍍膜高強高導銅合金絲、特種扁平電磁線、軌道交通用高強高導高耐磨銅合金接觸線與承力索等高性能銅基線材研發。
高性能銅基功能材料。電子、信息、新能源等行業的超薄高精度電子銅帶/銅箔、新型銅合金引線框架材料、印制電路板、覆銅板及特種銅基合金支架、高速信息交換用銅基材料、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用銅合金材料等高性能材料研發。
高性能鐵基材料。工程機械、智能制造裝備、汽車、軌道交通、新能源等行業的新型高強韌、強耐蝕、高耐磨鐵基材料研發。
高性能鋁基材料。面向汽車、航空航天、交通運輸等產業輕量化需求,開展高精度鋁板(帶)、新型鋁基復合材料、高強韌/高比強鋁合金、高導熱鋁合金材料研發。
(2)非金屬高性能材料研發
高性能硅基材料。超薄高強高透光伏玻璃、高性能構件玻璃、特種光伏玻璃、高世代電子玻璃基板、超薄電子玻璃蓋板等高性能光伏玻璃和光電顯示材料研發。硅基真空絕熱材料、低輻射鍍膜玻璃、智能玻璃、電子級玻璃纖維等高性能建筑節能材料研發。航空航天、光伏、新型顯示等領域需求的電子級大尺寸多晶硅片、低鐵特種石英、高純超細硅粉等材料研發。
高性能化工材料。面向化工、汽車、電子、航空航天、建材等產業需求,開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功能薄膜材料、高性能纖維、樹脂基復合材料、高性能可降解材料、生物基光固化樹脂和高性能聚苯硫醚、聚酰胺結構材料、高溫隔熱防火材料等高性能樹脂與復合材料研發。面向電力電纜、汽車、軌道交通等產業需求,開展環保阻燃型熱塑性彈性體、特種橡膠制品等高性能合成橡膠材料研發。面向化工、環保等產業需求,開展環境友好型高性能催化劑和綠色潤滑新材料、高值雜環化學品、石墨烯材料、綠色高性能橡塑助劑、綠色功能性涂料等精細化學品以及大宗可再生資源高值化利用技術研發。面向煤化工產業精深化發展和高值化轉型的需求,開展煤制烯烴、乙二醇、焦爐煤氣制甲醇、煤焦油加氫、混合芳烴加氫、仿生催化氧化制環己酮等煤化工新材料研發。
(3)高性能新能源材料。面向消費電子類鋰電池和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的安全性、長壽命、低成本需求,開展高電壓鈷酸鋰、高性能三元正極材料,鈦酸鋰與硅碳負極材料,安全型電解質和高性能復合隔膜材料研發。 開展半導體材料、納米催化劑、發光材料、儲氫材料研發。
業務咨詢:司大杰 0551-62653528(高新處)
十、生物醫藥
(1)創新藥物研發。針對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神經退行性疾病、耐藥性結核病和病毒感染性疾病等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重大疾病,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重大創新、重大就地產業化前景和市場效應的化學藥物和生物技術藥物(包括細胞治療產品)。鼓勵開展具有優勢、特色的固定劑量復方以及新型給藥技術和新制劑研發。
(2)仿制藥物研發。依據技術進步和政策法規要求,開展臨床急需或短缺、專利到期或即將到期的仿制藥物的研發。鼓勵研發兒童專用制劑。進行已上市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相關技術研究,提高藥品質量和標準。開展具有市場競爭力、出口潛力大及有利于提升藥品質量和療效的關鍵醫藥原料、中間體和新型藥用輔料的研發。
(3)中藥材品質提升。圍繞安徽道地、特色、大宗中藥材,開展全鏈條種植技術集成示范研究和質量追溯研究,打造道地中藥材生產示范基地,并面向適生地區示范推廣。開展中藥材產地加工、炮制、提取、倉儲、運輸等關鍵技術和商品規格研究,制定相關規范和標準。開展中藥材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開發可用于醫藥、生物材料等的原料或再生資源性產品。
(4)中藥新品種和新劑型研發。圍繞新安名醫名方、名老中醫驗方和經典名方,研發中藥新品種和新劑型;對確有療效的中藥傳統制劑和中藥大品種進行二次開發研究;圍繞安徽道地與特色中藥材大品種,開發功能因子明確、功效確切的中藥材大健康產品。
業務咨詢:周昊0551-62648501(社發處)
十一、環境監測與治理
(1)大氣環境監測裝備與治理技術。研發網格化區域大氣污染物監測儀器設備和時空立體大氣污染物(含有毒有害氣體)遙感監測及應急設備;開發高精度污染源排放煙氣(SO2、NOx、NH3、顆粒物、重金屬、O3等)在線監測儀器裝備,以及超低減排技術方案;研發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測儀器設備和成套凈化裝備;研究發動機(包含汽車、船舶、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等)排放顆粒物與氮氧化物協同凈化等關鍵技術。
(2)水環境監測裝備與治理技術。針對我省主要江河湖庫以及塌陷區等重點水域水質安全和水質生態狀況,開發影響水質、生態安全的有機有毒污染物、水體細菌微生物、水體重金屬等快速在線監測儀器設備,以及相應的治理技術。
(3)土壤環境與危廢監測裝備與治理技術。研發土壤養分、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等快速現場監測技術設備,以及相關治理技術;研發場地污染實時響應監測預警技術與裝備;研發危廢快速鑒別監測技術設備,以及危廢的處理、處置技術;研發面向區域特征需求,應用物聯網技術開發有關土壤環境監測傳感器。
業務咨詢:周昊0551-62648501(社發處)
十二、高端醫療器械與智慧醫療
(1)數字診療裝備研發。重點開展新型快速斷層成像與圖像引導系統、醫療智能微創服務系統、智能手術導航定位系統、治療腫瘤的精準醫療設備和專用系統、新型高端智能移動醫療裝備研制,并加快標準體系建設,促進高端診療裝備整體發展。
(2)生命科學儀器及體外診斷技術的研發。重點開發新型分子診斷系統、醫用多模態流式細胞儀、新型醫用質譜儀、全自動微生物分析系統和設備,以及創新型配套體外診斷試劑研發。
(3)新型醫用光學設備研發。重點開展新型慢病早期檢測設備、腫瘤檢測系統、新型激光手術設備以及其他創新型醫用光學診療設備的研發。
(4)系統康復設備和高值醫用耗材研發。圍繞綜合利用大數據平臺和智能化設備,重點開展健康感知、康復機器人應用研究,推進高端康復設備研制。重點開發植入性材料、介入性材料等高值醫用耗材的開發應用。
(5)智慧醫療關鍵技術研發。利用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等,研發適用于診療全過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過程的智能化產品及應用,開展協同服務平臺關鍵技術研究,創新智慧醫療服務體系,構建智慧醫療云服務平臺應用。開展智慧醫院標準研究,建立智慧醫院協同服務管理規范標準。
業務咨詢:周昊0551-62648501(社發處)
十三、生物種業
(1)糧食和農林經濟作物。開展水稻、玉米、小麥、大豆等糧食作物優質抗逆高產品種選育,新品種優質豐產增效栽培技術示范;開展茶、油茶、蔬菜、果樹、西甜瓜、花卉等特色農林經濟作物品種選育,品種提質增效栽培技術示范。
(2)畜禽水產品。開展優質畜禽品種選育、高效繁殖、健康養殖等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開展水產品品種選育,高效、生態、標準化健康養殖利用等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
業務咨詢:韓立生0551-62678319(農村處)
十四、農產品精深加工
(1)糧油、畜禽及水產品精深加工。開展糧油精深加工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高品質畜禽、水產品精深加工及產業化開發;乳品加工新技術、新工藝研究與產業化。
(2)農林特色產品及果蔬精深加工。開展制茶新技術、茶食品研究及產業化開發;林特產品保鮮與精深加工系列新產品開發及產業化生產;果蔬、果汁產品精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食用菌等精深加工技術研究與系列產品開發。
(3)功能食品開發。開展特殊膳食、特殊醫學用途、特殊環境人群等功能食品開發與產業化。
(4)農產品質量安全。農產品加工、儲運過程中品質和安全控制、評價等技術及標準研究與應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技術研究與應用,農產品及其制品的品質快速檢測技術和標準研究與應用。
業務咨詢:韓立生0551-62678319(農村處)
十五、智能農業
(1)農業傳感器與機器人研發與應用。開展農業環境要素、本體信息、病蟲草害等感知的農業傳感器或智能檢測裝置的研發與應用;主要精確播種、采摘、施肥施藥、整地除草等農用機器人或無人機的研制與應用。
?? (2)農業大數據獲取、開發與應用。研發農業信息智能獲取系統與裝置,開展遙感、氣象、資源、環境、病蟲草害等大數據系統開發及應用示范;農業生產、流通、消費全產業鏈可追溯與智能預測服務系統研究與應用創新示范;農村“互聯網+”及農產品電子商務智能信息處理、生產經營預警與優化決策研究與應用創新示范。
(3)智慧村鎮關鍵技術研發。開展特色類型智慧村鎮、智慧社區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農業農村綜合信息服務集成示范;基于信息技術的不同類型農村社區生活污水與生活垃圾生態處里、村鎮飲用水安全保障等技術研究與應用。
業務咨詢:韓立生0551-62678319(農村處)
十六、現代農機裝備
(1)秸稈及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設備研發。開展秸稈田間處理、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利用等機械設備研發與產業化;農林生物質綠色轉化與利用設備研發及產業化開發;農林廢棄物或副產品的綜合利用設備研發。
(2)大田作業設備研發。開展適應于復雜農田環境的變量施肥、施藥智能機械研發;新型作物植保裝備研發,田間復式多功能作業設備研發;油菜、花生、大豆與薯類等種收環節機械化設備研發。
(3)設施農業設備研發。開展適用于設施園藝作物生產、健康養殖精細生產等高效環保型設施裝備研發。
(4)農產品采摘分選加工和檢測設備研發。開展主要和特色農產品的采摘、干燥、清選、分選、包裝等機械設備研發;農產品質量、品質的檢測設備研發。
(5)農機動力設備。開展高效環保農、林、水動力機械研發;新能源拖拉機裝備研發。
業務咨詢:韓立生0551-62678319(農村處)
十七、農業生態環保
(1)秸稈綜合利用和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利用秸稈或畜禽廢棄物微生物轉化替代化肥的產品研發,或新型功能性作物專用配方有機肥料研發;秸稈及農林廢棄物高效發酵菌種、生物除臭劑等產品研發;開展糞污處理聯合技術攻關,開展區域性推廣模式示范;農林生物質綠色轉化與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發。
(2)化肥農藥減施增效。開展農藥品種之間的具有相互增效作用新組合、綠色環保新劑型、新功能助劑的農藥新產品研究及產業化;開展化肥損失阻控等新產品研究及產業化;肥料化學養分綠色替代技術研究與集成;主要糧食和經濟作物的農藥減量使用和減施增效技術應用與示范。
(3)生態修復。農業面源污染和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與修復技術集成示范;主要農作物生產區化肥、農藥、重金屬等污染物的監測、防控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農作物和微生物對重金屬、化學農藥污染的阻控、吸收、消減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土壤調理劑、重金屬鈍化劑、無害化生物降解等高效產品研發與應用。
?? (4)中低產田土壤改良。開展中低產田土壤改良、定向培育等質量提升技術及模式研究與應用,研發基于秸稈還田協同的地力提升與作物提質增效技術集成示范。
業務咨詢:韓立生0551-62678319(農村處)
如果您覺得有用,
歡迎轉發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推薦閱讀
安徽省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100條發布!
2018年合肥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
銅陵扶持企業發展政策匯編(2018年修訂)
阜陽2018年促進科技創新創業若干政策發布!
肥西2018年企業發展政策匯編,全行業覆蓋!
2018年合肥支持“三重一創”若干政策發布!
2018年天長市科技創新獎勵補助辦法出臺!
2018年明光市知識產權獎補政策出臺!
2018年馬鞍山市自主創新若干政策出臺!
2018年壽縣商標品牌獎勵和補貼辦法出臺!
2018年淮南市制造強市建設政策出臺!
2018年合肥經開區自主創新政策出臺!
2018年高新區創“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政策發布!
2018年蕪湖縣科技創新政策出臺
2018年淮北市相山區科技創新政策出臺!
安慶市2018年科技創新政策率先出臺!
六安市返鄉創業政策匯編(201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