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肯定一件事:我們不可能見到錘子T4了。
錘子3的難產,我認為網上的傳聞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在官方的否認聲明中,他們說的是:“希望早早備出10萬臺貨,雖然報道完全失實。”“真沒發現神馬重大Bug,況且10萬臺全部返廠。”
如果沒有這回事,這個聲明應該這樣說:錘子手機目前出廠10萬臺,僅有少數幾千臺返廠,錘子手機運轉正常,將按照既定的時間召開發布會。如果沒有這回事,就不會通過局部否定的做法來否定全部。“10萬臺全部返廠”不實,因為可能返廠的是9萬臺。
比較之后,你就會相信,返廠這件事是存在的。這件事的后果就是:錘子T3將成為絕唱。就算它返回來繼續銷售,恐怕也很難找到買家了。10萬臺,對于當下的手機門檻來說,已經是入不敷出,而考慮到錘子口碑之差,用戶流失之廣,即便備好貨也需要打敗蘋果、三星、華為、OPPO、vivo、小米、魅族的高中低端齊備的鐵桶陣。對于一個連維修都備不齊配件都小廠商,10萬臺已經是大限了。
筆者之一曾經提前給微軟手機判死刑(2012年,《再見,微軟!》),這次提前給錘子說再見,應該也不算過分。?
羅永浩最近說了一句很有邏輯的話,讓我刮目相看。他終于意識到:“所有項目不得不串行而不是并行的時候,任何一個時間點上的延誤,都會導致后續的產品順延。”我覺得他終于開始落地做事、思考邏輯了(雖然手機行業已經沒有機會了)。
當時我寫了一個短評:每個人都能想像到10年以后的美好世界,但很少有人能做好眼下的工作。羅永浩說看到了手機市場存在的可能性,他去做了。但是,他沒想明白的是,如果連他都能看清楚的時候,其實已經遲了。
我們現在都能看到瓶裝水都暴利,但是你要去做還真駕馭不來。就算人家都瓶裝水是自來水賣錢,你最優質的礦泉水也不是想出頭就能出頭的。為什么?因為商業是一整套完整的運轉體系,你看到的只是表面不到十分之一的內容。真正的含金量在背后,怎么樣讓這個體系運轉起來的過程。
羅永浩知道嗎?我認為在錘子成立之前,他是不知道的。在他看來,喬布斯死了,安卓產品都是垃圾,而他把僅次于喬布斯的品位和青年號召力結合到一起,打造一個手機一句顛覆世界,句號。完了。就這么簡單。有產品、有青年,還有什么好說的。
但是,原來手機生產不是那么隨心所欲的。所以早期錘子沒少吃虧。2014年7月,錘子手機T1遭遇問題,20多個展現細節的地方在生產時磨合不良。比如:在玻璃纖維增強樹脂與不銹鋼骨架一體成型的特殊材質上打孔,經常遇到碎裂的問題。再比如:錘子存在嚴重的焊接漏洞,產品螺柱跟主板焊完之后依然存在間隙,產品經常不合格,不合格的產品就必須補焊。據說羅永浩在那里喊我就是要這個,錢晨和產業鏈上的人耐心解釋為啥這個做不到,如果要做到需要多少投入,而且后果可能如何云云。
個人的完美主義情結,在不懂商業如何運轉時往往會變成悲劇。就如同現在回頭看喬布斯發布的第一代iPhone,也會覺得和iPhone7相比黯然失色一樣。喬布斯不是沒有想到如何讓iPhone更完美,而是他明白,真正的完美主義者是讓產品能夠在商業市場誕生、流通、并且逐步升級越來越好。
但是,羅永浩不是這樣的,他沒有喬布斯的命,卻得了喬布斯的病。以為暴脾氣就會帶來好結果。經過了尿褲子事件,錢晨離職,真正懂手機的人走了,錘子還可以把同行的酒裝到T3樣子的筐里,生產產品當然可以繼續,但是未來呢?
其實,錢晨走了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羅永浩的粉絲們走了。那些他用“理想主義”喂養的青年,沒有從他的創業實踐里發現理想主義的光芒,相反,他們發現那些所謂的情懷底下,是太多的茍且和現實。而且盡心竭力追捧里錘子幾年,當年的喂養已經如數歸還。現在,老羅沒有了產品,也沒有了青年。在耗盡肯買單的粉絲資源以后,他也不再是那個“公知”。未來,相聲演員這一行也需要重新募集新粉絲了。
現在不必擔心。但是,看不到未來,對于企業或者人來說,就是死穴。
透支的會加倍還。
當初,羅永浩透支了粉絲們的情懷,讓他們相信不必看到任何東西,僅僅看到“羅永浩”這三個字就應該知道產品什么樣。
已經被假冒偽劣坑蒙拐騙訓練得刀槍不入的中國青年們,被羅永浩理想主義大旗感化得撲棱撲棱的,他不在乎輸贏,他就是認真。
這句透著農民般狡黠的話讓所有人啞口無言。那些想認真規勸幾句的人搖搖頭走了,那些看熱鬧的繼續看熱鬧,那些熱血青年還單純的感動,你負責認真我們替你贏。
這個假設是:我們看到你那么多情懷,我們相信你的產品一定會有讓我們滿意的情懷。我可以預先透支我們的支持。這是只有在中國才會發生的事。國外有一句話說:I Don’t believe you,I believe in you.
——透支的前提,是產品對得起大家的期待。因為大家的情懷不是為了給一個商人送去鈔票,而是要實現一個夢想。就像當年大家幫著李宇春張靚穎周筆暢實現夢想一樣。但如果你拿出來一個讓所有人尷尬癌都犯了的產品,等于告訴所有人——你們當年支持的東西,根本就不存在。想象一下,這樣做的后果會是什么?
是的,羅永浩的牛逼吹破了。后來熱血青年們見到了產品是什么樣,華而不實,性價比很差,沒有售后,罵提意見或者起訴的青年。知道了產品什么樣,反過來就會想:為什么自己當時就愿意相信羅永浩的情懷呢?
情懷可以演講激勵別人,但真的落地產品了,就要靠產品說話。沒有產品,就沒有情懷。情懷也好夢想也好,都是產品的附加屬性。
蘋果從來沒說過自己有情懷,或者有夢想。喬布斯書里只提過一個make a dent in the universe,希望在宇宙中留下印記。應該是中信在此前一本非官方授權的喬布斯傳《喬布斯: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引發了夢想和情懷潮。
蘋果只是希望讓自己的產品被千萬人使用,是用戶從產品里讀懂了喬布斯的情懷。蘋果的產品讓我們的生活天翻地覆,是用戶從產品里讀懂了喬布斯的夢想。情懷和夢想都不是用來講的。是人們從產品中感受到的。
沒有多少人會因為你有改變世界的情懷,就會購買你PPT上“研發”的全新設計的汽車。但是湊巧的是,聽著羅永浩語錄被改變的年輕人們,認為應該支持這個狂妄者的夢想。因為他曾經支撐了自己的夢想。這個邏輯看起來有些夸張。但也正是因為如此,錘子才如此引人注目。
又恰好,小米的誕生給了錘子理由,原本不確定自己能做手機。但連那個不懂手機的家伙都能做手機,我錘又有什么不可以?更何況,羅永浩的新想法有如泉涌,多得不得了。
但是,那就是創新嗎?或者說,創新就是這么簡單?或者就是PPT上寫滿“黑科技”三個字?
創新,在我的定義中,是給未來的產業發展奠定基礎。iPhone幾乎憑借一己之力奠定了智能手機發展的基礎,安卓也做出來自己的貢獻,但錘子呢?它對世界的貢獻在于守望了幾十萬粉絲的熱血青春,以及給媒體記者貢獻了若干稿費。它創造的實際價值,可能比很多淘寶的白牌手機還不如。
在錘子剛開始,我就不客氣的下達了死亡判決書。當時一個羅粉憤怒的質疑我為什么。我說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看看那個九宮格桌面,等于沒有桌面,把東西放在格子里,長時間以后會審美疲勞,尤其每個app要度身定制,你要多大牌才會讓開發者為你定制一個產品。對于工業化生產而言,重要的是讓標準化生產覆蓋全部并產生最好的效果,而非專門定制的個性化。因為這樣的個性化就失去了工業化的意義,更何況還是互聯網時代。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就好比小米當年狂妄的說要超過蘋果三星成為第一,蘋果的副總裁淡淡地說:說說當然很容易。這是真的為創新絞盡腦汁的人,看待一個“拿來主義加細節微調”的創新者的態度。
要知道蘋果可以為了產品良率花個幾億美元,為了幫助改善供應商產品線,預付幾十億美金,錘子自行去改善零部件幾乎等于宣布自己在工業生產上是在走鋼絲。
錘子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地方沒有意義的定制,對工業成熟度也缺乏把握,為了創新而創新,而且還要固執己見,忽略了自己的規模根本不適合任何定制。但如果只是通用化的產品,以錘子目前的產能和售后,幾乎沒有任何存在的必要。
這是一個悲催的事實:錘子不斷標榜的創新,大都是無傷大雅也不會有啥實際價值的“改動”。這樣的話,大家索性承認自己就是一個安卓的手機廠商,然后在其他地方下功夫,這并沒有啥丟人的。你根本就不是軟硬件一體化,就別冒充互聯網企業了。那些白牌手機,從來只想著用戶買單,沒想著改變世界。
——貼牌產品怎么能改變世界?錘子無論假想出多少對手,都不會有人把他當成對手的。手機如此,將來的VR也會如此。
情懷就想是包裝盒,如果準確的傳達了產品的特質,不計成本也要讓最美的產品有最好的包裝,這無疑是值得稱頌的。但是如果產品沒能對得起用戶,無論自己內心怎么驕傲,其實不過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在我看來,錘子必然失敗的原因,除了上面所說的,還有他根本不懂智能硬件。不僅對商業模式缺乏深入了解,還對專業知識缺乏足夠的尊重;更不用提品質控制(包括售前、售后、客服)和校正邏輯(持續創新的能力看不到,產品也缺乏延續性)了。
他唯一值錢的,是他振臂一呼帶來的這個手機平臺。但這個平臺和他有關、又和他無關。如果他像早年間喬布斯那樣,當一個董事長兼品牌宣傳官,或許錘子不至于死得這么快,但是他錯就錯在:把別人對他寄予厚望的產品,當成了人品背書。把期望當成現實,無疑是悲劇的起源之一。
他決定自己挽起袖子開干,不僅如此,而且還把請來的專業人士都狠狠批評羞辱一遍(尿褲子事件什么的)。喬布斯不也罵人嗎?其實喬布斯很少罵人,而且喬布斯很少罵錯人,喬布斯總是對的——哦不,年輕時他也犯錯,并且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在自己一無所知的時候,把專業人士貶低,有沒有好處?某些特殊情況下,可以打破專業人士的桎梏,帶來一點點靈感,但大多數時候,這么做等于給原來通常的高速公路堵死,然后再想辦法穿過去——客服自己剛剛制造出來的困難,算不算勇敢?聰明的,你告訴我。
我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OPPO和vivo,最開始的時候就是和大家一樣的產品,然后外形優化,然后主打音樂或者閃充,然后高售價、線下鋪貨就足以做得很好。
把所有的東西都推倒重來,這是大咖逼到絕境也很少動用的一招。因為硬件產品,一個模塊的重新來做,背后是一個流水線的調整和整個產品的調整。到現在蘋果電視還沒有開動,就是因為背后這一連串的邏輯關系、產業鏈和利益關系沒有辦法以最優雅的方式搞定。
現在,羅永浩會承認自己不懂,但是我并沒有看到他在哪里變得更懂。看清楚別人或者看清楚未來都很容易,看清楚自己不容易。但是就算看清楚了,也未必能做得到。
我不認為我能看到T4的出現,如果錘子手機咬牙一定要生產出一個模型,讓我自己打臉我也沒意見。
至于VR/AR,還是算了吧,別浪費社會資源了。VR/AR這塊是超前沿技術,沒有專業持續的研究,是啃不下來這塊硬骨頭的。有精力把自己的相聲演員天分變成營銷,加入阿里巴巴負責手機營銷吧。剛好魅族和錘子加入,體面一點,轉型好了。
IBM董事長小沃森說自己要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里,不要貿然出去。一定逞強做自己邊界以外的東西,結果當然不會很好。我們都要面臨外面的挑戰,但要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否則,以己之短攻彼之長,不戰而敗。
如果大家把羅永浩當成一個網紅,或許可以理解為何唯獨錘子能獲得一定的關注。尤其是這個網紅還曾以語錄的形式影響過一代青年人,在那個黑白的學習年代,投機分子羅永浩抖機靈的段子,慰藉了背負重任被迫奮斗的一代80后,他們想回饋這個家伙——雖然對方只是知道你想聽什么就說什么。
然后這就變成了一個大型的行為藝術。我假裝相信你能做成,你假裝自己的品位高得不行。然后用小米加步槍去表演高科技的那一套。我一直想知道,那個工匠精神的照片里,羅永浩到底在鼓搗什么東西?這個時代,有啥手機部件是要用錘子螺絲刀之類的能做的(除了拆解)?難道那些元器件不都是很高級的東西嗎?至于實物建模,似乎也是更高級的方式,不是留個操作臺的背影就可以的。而且羅永浩的電路啊軟件啊什么的,真的懂嗎?
一個曾經的勵志網紅,得到大家的回報愿意支持曾經的偶像。然后偶像搞砸了。大家把青春的債也還了。從此兩不相欠。
羅永浩的語錄和營銷能力證明,他對于說服年輕人,有一大堆的點可以get到。羅永浩以張揚的形式表現出一股自嘲的勁兒,讓瞧不起他的人無話可說:我自己都說完了,但我還是天生驕傲。我都不在乎輸贏了,我就是認真。
——我要是認真,我就不可能把達不到自己要求的產品拿出來賣。
沒有產品,情懷一毛錢都不值。錘子留給羅永浩當年粉絲們的,只有幾款用戶略帶尷尬感的產品,哦對了還有堅果手機,后來怎么樣了來著?智能手機的未來怎么回事來著?因此錘子手機一定有大招滅了iPhone 7。
錘子還在,但還有多少粉絲在為羅永浩沒有產品的情懷買單?我認為,除了真正從當年羅永浩語錄中獲得精神力量的極少數粉絲外,大多數的粉絲已經被透支完畢。未來錘子的路,要靠重新積累新粉絲了。
產品硬碰硬,我不認為錘子有機會勝出。而且,只要羅永浩還在親自做產品,這個勝出的機會就更小了。但是!如果不讓羅永浩參與,錘子還有什么呢?
那么,請走好。
錘子你好,錘子再見!
創頭條(Ctoutiao.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竇豆豆 ?黎稚平,聯系請戳:douchengyu@startup-partn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