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福布斯中國公布了“2018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中國精英榜”(以下簡稱“福布斯中國30under30榜單”),來自科學、市場營銷和廣告、消費科技、體育等20個領域共600位30歲以下的中國青年上榜。
??福布斯中國30under30榜單致力于表彰中國地區最優秀的青年企業家領袖與創新精英。他們在各自領域的杰出表現和具備的企業家精神,不僅增加了社會工作機會、促進經濟發展,也正在改變中國經濟生活,提高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福布斯中國稱,今年的一個亮點是來自成都、西安、新疆等中西部地區的創業者積極參與并憑借實力入圍。僅成都高新區范圍內,便有“大地量子”創始人王馳、“云遙科技”CEO黃毅、“凡米科技”CEO李卓東、“成都樂動”運營總監李影等多位行業精英榜上有名。他們身上有什么特質吸引了福布斯?上榜之后他們有什么感悟?日前,本報記者探訪了四位上榜的青年才俊,第一時間傾聽了他們的心聲。
??“大地量子”創始人/CEO王馳:
??“創業對我來說是一種繼續
??提升自我的方式。”
??作為唯一入選福布斯中國30under30科學榜單的西南地區科技人才,“大地量子”創始人/CEO王馳的名字迅速占領了成都市各大媒體的版面。8月7日,當記者在大地量子辦公室見到王馳時,他正被四面電腦屏幕包圍,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屏幕上每秒都在刷新的數據:“我們是一家技術驅動的企業,不管外面發生了什么,技術的進化不能停。”
??在王馳帶領下,記者來到了大地量子的會議室,映入眼簾的是一排獲獎證書:加州中國論壇冠軍、阿里巴巴諸神之戰冠軍、2016中國(成都)海外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大賽獎項……
??2016年,王馳在美國南加州大學獲得電子工程博士學位。博士期間,他參與了量子計算項目,主攻算法部分與應用開發。博士畢業后,他和大學同學、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博士呂童決定結合彼此專業優勢,創業做大數據項目,方向選擇了全球“現代化”程度相對落后的農業空間大數據,并在美國注冊了公司。不久,王馳因私事回到成都,并從朋友處獲悉“海創杯創業大賽”。本想“試一試”的王馳,卻“一不小心”獲了獎,也正是這個獎,讓他堅定地選擇回成都創業。
??“上榜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我們過硬的技術,畢竟大地量子的企業規模算是上榜企業中比較小的。”王馳說,基于“空間大數據”這一新興技術,大地量子通過對多顆遙感衛星的大數據處理和機器學習算法創新,讓用戶快速掌握宏觀信息,目前已擁有作物分類地圖、產量預測地圖、定損地圖等系列處于研發后期的核心產品。“在全球范圍內專攻這一技術的企業也只有10家左右,我們的機會很多。”
??去年,王馳的公司還是另一個名字——“易耕云作”。“我們在美國做農業項目,回國后一開始也想以農業作為切入點。”王馳回憶道,大地量子數據引擎去年1月開始開發,去年9月底層技術基本完成,但在產品推廣過程中卻遇到了困難,個體農戶不太愿意使用“易耕云作”,但相關的行業客戶卻十分推崇。基于這樣的市場反饋,王馳將公司改名,開始主攻金融、保險、政府等領域的行業客戶。這次轉型很快得到回報,今年1月,大地量子獲得了德商資本千萬級的融資。“轉型前的那段經歷是我創業路上遇到的最大一次挫折,但它也讓我獲益很多。”
??“中學時期我就創立了‘成外夢網’并一直在籌備創業的事情。”王馳說,他早已做好了創業準備,創業對于他,是一種在博士之后繼續提升自己的方式,“不斷對算法進行優化、對系統進行改良,與客戶談生意、處理公司的日常事務,對我來說都是新的挑戰,作為一個‘求學者’,我樂于去接受這些挑戰,期待與‘大地量子’共同成長。”
??“凡米科技”CEO李卓東:
??“只要有目標,就有
??機會實現自己的價值。”
??福布斯中國30under30榜單發布時,成都凡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凡米科技”)CEO李卓東正在上海出差。知道自己的名字出現在榜單上,他更新了一條微信:“今年最后一次機會,居然入選了。感謝幫助過我的人。”周圍的好友、同事給了他180個“贊”。
??8月7日,在和記者談起上榜的心情時,李卓東一直保持著微笑,話語中難掩激動:“福布斯榜單在很多人心里應該都是神一般地存在吧!這次成功上榜,我既驚喜又意外。”
??1988年3月14日出生的李卓東,今年整30歲,剛好搭上榜單“末班車”。“‘消費科技’領域30名上榜者中,年齡最小的23歲,我年齡最大,其余多為二十六七歲。”李卓東說,榜單里也不乏商湯科技這樣的獨角獸企業聯合創始人,而“凡米科技”成立不過2年多。
??對于自己的上榜理由,李卓東思忖一會兒說:“榜單里,我年齡最大,從這個角度來看,我是一個‘慢半拍’的人。但其實,人生就是這樣,只要有目標,就總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價值。”在他看來,此次上榜更多的原因歸咎于企業理念,“凡米科技的理念是拓寬電子產品邊界。我想,應該有這個原因給評委留下了印象。”
??凡米科技致力于芯片和快消品的設計研發,其中便包括智能尿不濕,即通過嵌入尿不濕的芯片,讓家長在第一時間通過手機端獲悉嬰幼兒的排泄狀況。在記者的印象里,1年多以前,曾經看到的智能尿不濕的芯片還是一枚形似鈕扣大小、材質較硬的芯片。采訪當天,李卓東拿出了升級后的智能尿不濕芯片,卻讓人有了“再認識”。
??“成立至今,凡米科技將更多的精力專注在產品的研發升級中。升級后,產品外形越來越精致、消費體驗越來越好。”說著,他展示了升級版的智能尿不濕芯片,“從外觀看,它就像衣服標簽,但其實這是智能尿不濕升級后的生物芯片。這樣薄薄的一片,放在尿不濕里、嬰幼兒衣服里都會更加輕薄、更加舒適,幾乎可以讓人完全忽略它的存在。”
??過去兩周時間,李卓東攜凡米科技這一升級產品先后在深圳、廣州、泉州、上海等5個城市連軸轉。8月7日,剛從上海回到成都的他,又早早地出現在辦公室。對于多城奔波的忙碌,他樂在其中,“我從小就是一個‘非主流’。表面上‘好學生’,但其實‘不安分’,迷戀于參加各種競賽,研究生時就以專利合作的形式開始創業。”他評價,“這樣‘非主流’又‘不安分’的我,其實很適合創業。”
??“云遙科技”創始人/CEO黃毅:
??“希望還能在福布斯
??其他榜單上看到我的名字。”
??30歲的黃毅是福布斯中國30under30榜單市場營銷和廣告榜單中的唯一一位來自成都的創業者。1988年1月2日出生的他,剛好符合今年福布斯評選要求中“出生于1988年1月1日以后”的標準。
??在電子科技大學光電信息技術專業畢業后,黃毅在校內網(后改為“人人網”)當了4年產品經理。2012年底,辭掉工作的黃毅拉著幾個合伙人一起,成立了成都云遙互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遙科技”)。5年過去了,“云遙科技”已擁有“抹茶美妝”“摩卡視頻”等時尚美妝領域社交平臺、內容制造平臺,其中“抹茶美妝”注冊用戶超過2500萬,月活躍用戶數量達到200萬。“摩卡視頻”也與歐萊雅、蘭蔻、資生堂、LA MER等國際一線美妝品牌多次合作。對于像他這樣的創業者而言,“美妝”既是一種時尚態度,也是一座積累財富的礦藏。
??“其實在初始階段,團隊計劃做的是一款商品掃碼測評應用,這與如今‘抹茶美妝’給大家的印象相差甚遠。”黃毅回憶,剛開始做應用時,他們發現商品種類多、難以錄入系統,最終決定在垂直領域做一款專業商品測評應用。幾個月后,主打美妝社區的“抹茶美妝”正式上線。“投資人來我們辦公室,發現在一個美妝類APP背后居然是一群大老爺們在辦公室敲代碼,也覺得很有趣。”
??“抹茶美妝”在2013年上線后開始構建美妝社區,并在2014年嘗試涉足美妝視頻領域。起初他們只是將國外的一些視頻“搬運”到“抹茶美妝”的APP中,但隨著用戶、品牌對內容需求的增大,黃毅和他的團隊萌生了培養簽約達人的想法。
??“起初,網上的那些美妝博主、達人大多不愿意拍視頻。他們認為照片可以PS編輯,拍視頻卻有種‘見光死’的感覺。為了讓他們邁出第一步,我們在成都、北京、上海和廣州舉辦了很多場線下達人見面會,請攝影師現場給他們拍攝視頻。”黃毅告訴記者,通過不斷舉辦這樣的活動,“摩卡視頻”很快積累了第一批視頻內容生產者。截至目前,“抹茶美妝”“摩卡視頻”合作美妝達人的人數已達到400人,“這其中很多人都是在我們的平臺上從零開始培養的,最近在抖音平臺上大火的仿妝大神‘璟兒’就是‘摩卡視頻’簽約達人。”
??隨著公司的發展,“云遙科技”開始在北京、上海成立分公司。“雖然很多同類企業都把重心放在了‘北上廣’這些城市,但是成都始終是我們的大本營,畢竟我們是這里走出去的。”今年“云遙科技”也開始嘗試“走出”美妝,在電商、購物等領域拓展更多行業合作伙伴。他們還推出了素人培育計劃,利用現有平臺挖掘和培養更多達人,提高平臺影響力,更好地完成從平臺向內容生產者的轉化。“一直以來,我們的目標就是在平臺上網羅和生產更多優質內容,成為最能影響消費者的內容機構。”黃毅說。
??“成都樂動”運營總監李影:
??“讓自己多吃苦,
??才能從‘職場小白’
??成長為‘職場達人’。”
??來自成都天府軟件園企業成都樂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樂動”)的運營總監李影榮登體育領域榜單。“成都樂動”這個名字可能許多人還比較陌生,不過一提“咕咚”很多人便頓覺熟悉了,“咕咚”就是“成都樂動”打造的智能運動社交品牌。
??上榜體育領域的30名精英里,主要分為兩大陣營:一部分是體育運動員,包括游泳運動員孫揚、短道速滑運動員武大靖等;另一部分是從事“科技+體育”的企業人士,李影便是其中之一。李影調侃說:“這是我離奧運冠軍距離最近的一次。”
??李影是個“多面手”。她的名片上印著CEO助理、運營總監兩個職務。因為身兼兩職,她的工位也是兩個:一個工位在13樓,一個在10樓,工作時就是樓上樓下兩頭跑。在同事眼里,李影是個雷厲風行的職場“女漢子”。
??今年30歲的李影職場生涯已有7年,雖經歷過的3份工作均與互聯網緊密相關,但她大學學習的專業卻是醫學英語。李影坦言,“因為喜歡互聯網的創新性,所以選擇了從所學專業和從事職業大跨界,我在職場里就是從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做起的。”
??2014年,“成都樂動”進入二次騰飛期,開始從過去的運動硬件向運動社交類轉型。同年,李影加入“成都樂動”,參與到“咕咚”平臺從0到1的打造中。如今,從0起步的“咕咚”平臺已擁有1.5億用戶量。
??7年職場打磨,當年的“職場小白”早已成長為“職場達人”。榜單公布后,李影的朋友圈便炸開了鍋。“那天,突然收到10個朋友的微信祝賀我上榜,我才知道自己上榜了。”此次上榜,李影認為更近乎于一次“無心插柳”。“就個人而言,能夠上榜也許是我的綜合能力還OK,但更多還是背靠‘咕咚’這棵‘大樹’。在優秀平臺的深耕下,我和‘咕咚’一同高速成長。”
??身兼兩職,打理這一用戶過億的平臺,李影算了算,平均一天10小時的工作是基本常態。即使年休,也免不了“遠程辦公”。“躺在藍天白云下的海邊,聽著海浪,手指在鍵盤上翻飛。一邊享受風景,一邊完美搞定工作,其實是件非常愜意的事。”當問及最理想的工作、生活狀態是什么樣時,她想想后回答,“現在就是我的理想狀態。”在李影看來,“工作上有挑戰性和新鮮感,同事中有學習目標,每天過得忙碌而又充實,便是一份理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