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太+零一創投bit沙龍:B2B自營or撮合》現場,零一創投管理合伙人趙勇認為,“冬天”可能也是創業的最好時機。
趙勇透露,他在2009年,經濟最糟糕的時候和合伙人創辦愷英網絡,今年已經借殼上市。根據他自身的創業經歷,他認為,冬天的時候可能也是創業的最好時機,因為互聯網跟傳統的產業不在一個維度上面。互聯網的創新,對行業的改變,反而是在加速成長,所有的創新是在不斷加速進行的。統傳的行業、資本市場衰退的周期,對我們的影響不那么大,反而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做這個事。
創業企業通過創新來賺錢,有三個維度:一是抓收入,二是降成本,三是提高效率。趙勇認為:在冬天里,提高效率應該是B2B創業者最可能捕獲、也最容易忽略的創業機會。那么怎么捕捉這些機會呢?趙勇給出了3點建議:
傳統行業認為,整個供應鏈在消費端,從設計、生產、物流,到整個倉儲、零售,問題都非常大。其中物流效率的提高就可以創造新的機會。
比如說聯想、戴爾生產的PC,從廠家搬到C端需要搬五次,實際上通過京東模式只要搬兩次,通過信息的流動,比特的流動,大大降低了不必要的物流流動。同樣的,在我們B2B的很多行業,大家看到我們投的汽車配件,效率低、周轉慢,也可以通過這個思路去改變。
庫存主要是為了提前預備給消費者的存貨。如果效率足夠高,可以把庫存降到足夠低,就會創造額外的價值。
比如說到數碼城里,你買某款手機,可能這個柜臺沒有貨,兩分鐘之內找到周圍的一家熟悉的店把貨拿過來,在百腦匯里面,庫存都是共享的,其實沒有必要自己用所有的庫存,因為很貴。線下很多行業里面,每個經銷商、每個環節,備很多的庫存是不是必要的。雖然以前沒有組織的情況下,每家是有必要的。如果有一個公司,使得各個環節能夠共享,能夠打破這些界限,通過看不見的手,通過你的模型組織起來,是不是可以降低整個供應鏈的庫存,有類似這樣的創新機會?通過增加和加速比特的流動,能不能大大的降低整個產業鏈原子無效的低效的流動?是不是有這樣的創新機會?
我相信機會非常大。未來供應鏈和現在供應鏈是不一樣的,我們也希望大家能夠找到這樣的模式,我們很愿意跟大家一起去賭這樣的模式。這也是我們零一創投想做的,零一就是比特的0和1,我們希望做一些根本上的創新,跟大家一起來賭,未來是興奮的,希望在冬天跟大家一起找到這樣的機會。
ZARA從設計、生產、服裝運到店里面的時間大概是兩個禮拜的時間。他們的庫存水平每年周轉12次,而中國的企業往往是一年周轉一到兩次。他們一年做的,好幾萬的SKU的貨,我們只做到1/10,還虧錢。這里面的差別是非常之大的。
這其中,并非對某個單一環節進行優化,而是將整個供應鏈進行梳理和調整。中國很多行業的供應鏈,包括中國傳統的服裝行業,效率非常低。如果能夠優化整體供應鏈,你就有機會在B2B創新中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