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剛從德國德累斯頓大學畢業的張帆Lamy,并未用他優秀的學歷換取一份體面的工作,而是在幾乎沒有行業工作經驗的情況下,選擇回國在數字營銷領域自主創業。
5年后,當年僅僅4人的「Net@lk」發展至三百多人,并被國際4A廣告巨頭——陽獅集團高價收購!
創業者都希冀著因創而有業,而大眾對創業的刻板印象總是失敗居多。然而或許對Lamy來說,把創業當成一場享受奮斗的冒險,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

?
如果說給廣告人畫個畫像,估計大多數人會浮現出一張疲憊不堪的臉,這張臉在人們心中同樣是創業者的畫像。而曾經在廣告行業創業,并被多家國際4A爭相“迎娶”的張帆Lamy,卻絕對能顛覆你的想象!
在WE+金鐘空間里,有著Lamy的兩個團隊。我甚至不知道現在應該用什么樣的title來介紹他:數字營銷公司Net@lk創始人、前陽獅DigitasLBi中國區CEO、隱食家創始人、伙傳播投資合伙人、壹球項目合伙人等等,太多太多了。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創業并未盲目追逐IPO,而是真正帶來盈利、有價值的項目。
正如他所說,人生就是一場大冒險,你要去不停的尋找一個又一個關卡,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你能享受這個過程,才能感受通關后帶來的愉悅。
?理科學霸的廣告夢?
Lamy人生中的前二十多年如果要用一個詞去概括,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從市重點高中,到交大熱能動力學,再到德國頂尖學府攻讀傳媒信息,即使是實習,去的也是飛利浦這樣的大企業。
而廣告這兩個字,卻早已在青年時期,便存在于學霸的心中。“我們這一代人成長的時期正好是中國廣告行業起步,我們在17、8歲以后慢慢發現自己的生活被廣告包圍了,我非常喜歡廣告,這一行非常有趣,不斷接觸新東西、很有新鮮感。”

也正是對廣告的熱愛,讓這位曾經的理科學霸,在出國留學的時候,選擇了傳播類專業。在回國之后,他開啟了屬于自己的第一份創業事業——數字營銷公司「Net@lk」。
?從4人團隊到4A迎娶?
他說這第一次創業幾乎沒有遇到任何困難:“我們當時選擇的很多發展路徑與策略都非常正確,幾乎沒有繞過任何彎路。”他也很坦然的說,“但回過頭,也不能說我們當時目光獨到,只是每一步都走在了點上,不過我們也踏實得走好了每一步。”
兩個合伙人,兩個員工,從零開始。每年三倍增速,第四年營業額5000萬,第五年陽獅1億收購。對于廣告這個“傳統”的行業,你能聽過最夢幻的故事莫過于此。
對于這個故事,Lamy的解釋很簡單:奮斗,加上時代的潮流。時代的潮流其實就是運氣,但把手上的每一件事做好,不停的思考與改進,全身心的投入,才能不辜負這份虛無縹緲的運氣。
在那個年代,人人、開心方興未艾,微博、微信尚未出現,Lamy的「Net@lk」所選擇的社會化營銷領域,當時并未受到大型廣告集團的重視。而這領先了時代一小步的幸運與眼光,給到他們很好的成長和完善自己的時間。
后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10年微博強勢崛起,12年微信如日中天。而這時候,Lamy和他的「Net@lk」早已走在這一領域的前沿了。
2011年的這一天,Lamy至今回想起來,語言中仍透著淡淡的自豪,“這一年,我們通過比稿比贏了4家4A,一家local。我們拿下了可口可樂所有social的全案。”
而這一轟動事件,也讓他們聚焦了整個行業的目光。當時世界上排名前五的4A集團,全都向他們拋出橄欖枝。

?
經過一系列選擇之后,Lamy決定帶著他的「Net@lk」,加入當時世界排名第三的陽獅集團。在與陽獅旗下數字營銷公司「DigitasLBi中國」合并之后,作為被收購方的Lamy卻成為了新公司中國區的CEO。而在此之前,幾乎從未有一位本土人能在4A做到這個等級。
?創業型投資人,企業家精神?
在加入陽獅的第二年,當收購時附帶的一份N2協議在2015年到期后,Lamy猶如當年畢業放棄唾手可得的體面工作那般,離開了人生中唯一一段職業經理人生涯,再次走上了新的冒險。
“我把我自己定義為企業家性格,而不是職業經理人性格,如果我在陽獅,我現在可以一年幾百萬的年薪,混混日子,但這不是我要的。所以我還是喜歡用自己的雙手去做事情,去做一些新的東西。”
如果說離開陽獅之前,Lamy是個廣告人,那么現在,用「創業型投資者」來形容他更為貼切。
作為有一定財富積累,又喜歡不斷開拓創新的人,他說投資或許是現在最適合他的事情。但是對于把人生當成一場冒險的Lamy,如果不能親臨各種關卡的挑戰,似乎缺失了某種樂趣。
“我的投資是創業型投資,我不會投了錢就不管了,我也不會去投我不熟悉或不感興趣的領域,我投的都是我非常熱愛的領域,投了之后,有的我自己會花時間去投入其中,不管是運營和推廣。有的我可能不會花時間去做,但我會竭盡所能的,不管是從資源上資金上,策略上去幫助他。”

?
?當還在陽獅的時候,他已開始了「Robot techs機器人」的項目。而現在,無論是共享經濟下的餐飲「隱食家」,還是同樣他所擅長的數字營銷領域「伙傳播」,更輔佐原PPTV第一體育總經理小黑,連同易建聯、王仕鵬、盛世體育劉宏疆、徐建軍共同創立的「壹球」,都是Lamy所熱愛的領域。他也如當年第一次創業那般,竭盡所能參與到這些項目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他說創業一定要有企業家精神,這種精神是從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那一輩的企業家或創業者所留下的優良品質,而這些品質需要傳承,但也正在逐漸缺失。
“我們這一代從小受過的教育更加全面,無論是社會環境,還是手上的資源都更好,但要論起開拓精神,不斷思考的能力,或者說是對社會的責任感,這些品質才是那一輩人強大的本源。但你現在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后,不能說魚龍混雜,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具備成功的品質和準備。”
?人生閱歷來源于不停獲取知識?
生活中的Lamy,對于獲取知識有著很強烈的愛好。從小時候,不管去哪里,他都會用路上的任何時間來看書。而即使現在事業上身兼數職,他也每天會花很多時間去獲取知識,無論是讀書,電影,或是在網上,甚至現在手機還有各種各樣閱讀、時事類App。

?
他對獲取知識有著自己的看法:“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你只能經歷自己的人生,但這個社會是無窮大的。而你在獲取各種知識的時候,能感受別人的思考,體驗別人的人生,這會讓你的閱歷變得豐富,閱歷的豐富對事業一定是有幫助的。”
?創業就是要做正確的事情?
在采訪的最后,我想聽聽他這一路走來之后,對創業的理解。他鄭重的想了想,告訴我:“創業就是要做正確的事情。”隨后又笑著補充:“這當然是一句正確的廢話,但卻是個樸實的道理。”
他提到曾經作為廣告人的時候,見到過一些虛假的東西,但當跨入創投行業后發現,還是廣告實在的多。就像他所說,企業家精神正在缺失,許多創業者在開始的時候從未考慮過項目對公司的盈利,對社會的價值。有些兒戲:從idea,到融資,再到融不到資,最后轉型。
其實,Lamy在這次采訪過程中不止說過一句「正確的廢話」。
他說過“要做好每一件事情,全身心的投入,才能不辜負那份虛無縹緲的運氣。”
他也說“創業者要有企業家精神,要有社會責任感。”
他還說過“人生的閱歷,在于不要浪費任何時間,積極地獲取各種知識。”
這些道理幾乎每個人都懂,但把這些作為自己人生的準則,成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之后,當機遇來臨,一切將變得順理成章。
他是Lamy,一個以企業家精神要求自己的“創業者”,精彩紛呈的人生大冒險,正在逐漸展開。
關于WE+
WE+空間致力于打造最溫暖的辦公空間,把信任帶給每一個人。每個團隊可根據自身規模和租約長短在WE+靈活租賃,歡迎撥打熱線4006677299了解我們。
我們強調共享和創新,將工作、生活、社交三者聯系在一起。通過溫暖,有信任的空間鏈接每一個人,讓人與人之間產生更多交流,讓工作與生活、人際交往、商業溝通更加和諧。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