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還在IBM美國總部工作的劉軍已經成為了一個深度的戶外旅行愛好者,經常參加野外徒步活動。
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參加的一支穿越美國蒙大拿州熊齒山(Beartooth)的徒步團。大家每天走十幾公里,翻山越嶺,重裝徒步。團員共有12個人,平均年齡卻超過50歲,有3位在65歲以上,還有一位67歲在耶魯大學當天文學教授的老奶奶帶著她上大學的孫女。
這次旅行讓劉軍很是感慨:在中國人腦子里,五六十歲是該慢下來養老的模樣,但是他看到的老年團友們,卻是每天十幾公里翻山越嶺溯溪徒步,在旅行中還如此活躍和享受。
這讓劉軍開始思考,每個人都與眾不同,性格脾氣、喜歡的食物、身體的強弱、不同的興趣愛好,以及在旅行中的心情和感覺……這些如此不同,旅行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怎么能被刻板定義成基于景點觀光和簡單休閑的標準品?生活不是如何去循規蹈矩,而是應該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出發就要走自己的路,尋找自我的身心感悟。
12年后的2016年劉軍開始創業,把這一類“不走尋常路”的走心產品搬到了他的“心動工場”(www.xindong8.com),中國首家體驗式旅行的精品平臺。
中國的新興消費階層接近1億人群,正在遠離走馬觀花的純景點旅游。他們已經對“大巴車玻璃后面看景色”感到厭煩,那種“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旅行方式已經失去吸引力; 低價的、同質化的旅游產品充斥在大眾旅游平臺的時候,人們對新興的體驗式旅行的需求越來越高。在老套的熱門線路背后,很多人開始尋找滿足心靈需求的線路,哪怕這些旅行看起來并不是很“舒服”。
“當你每天徒步五六個小時, 翻山越嶺十幾公里,在360度美景環繞的山間客棧里舉著一杯美酒,跟一起喜歡徒步的團友們聊聊天,這是一種多重的奇妙體驗——戶外、人文、美食和國際交流。團員們來自不同國家,有不同職業和生活背景,但相同的是都喜歡徒步,喜歡親近大自然,享受與興趣相投的人在山水之間交朋友。有了這樣的深度參與的體驗式旅行后,你再也不能忍受走馬觀花的大眾旅游了?!眲④娀貞浰麕啄昵暗娜鹗糠▏獯罄g的勃朗峰之旅。在這之前,他走了30多個國家,參加過20多次國際旅行,其中有背包客自由行,也參加過很多國際上的戶外和人文主題的小團旅行。
看好市場潛力,在IBM和思科做到大中華區高管的劉軍今年辭職開始了他的新事業。從2016年5月開始 “心動工場”上線,聚焦追求生活品質的年輕人和知性人群,專注體驗式旅行的孵化、打造和推廣。幾個月來,劉軍已經發掘到了近30個極具特色的體驗式旅行服務商。 精品系列中包括斯里蘭卡古法養生體驗,歐洲和美國音樂之旅,中美高中生寧夏鄉村實踐項目,川西甘南的色達人文佛學之旅,景德鎮和婺源的浪漫陶藝之旅,還有極具特色的希臘海陸雙棲行(一周是由海洋生物學家帶隊的帆船跳島游,一周由歷史學家帶隊去學習古希臘的陸上文明古跡)。這些跟團或者半自由行產品,大部分是獨家設計開發的,在其他平臺上根本無法找到。
劉軍和他的小伙伴們給每個旅行產品加足了料,大部分的旅行產品都針對團友的興趣愛好和內心需求做了定制化設計,無論是小團或者半自由行,與自由行相比提供更鮮明的主題和更深的體驗內容。在德奧音樂之旅中,他們找到了一位精通漢語的奧地利作家Lukas帶領團友探訪德國鄉間,體驗地道的阿爾卑斯山民間音樂,參加維也納最有名氣的華爾茲舞蹈學校的體驗課……
那種統一標價、同質化的大路貨產品不是劉軍想提供的,“每個人都與眾不同,有著跟別人不一樣的愛好,不一樣的生活狀態,不一樣的心境和煩惱,如何才能找到呼應人們的精神層次訴求和合理性價比的旅行產品?”一位參加過今夏“中美高中生鄉村社會實踐項目”的團友在隨后留言中寫道:旅行是一種成長,每個人在這個體驗中領悟自己的生活意義。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希望把傳統意義上的“隨大溜的旅游”變成國際范兒的“自己的體驗式旅行”,追求的不再是單純的放松和休閑,而是跨越旅行、文化、公益和體育的邊界,更多地滿足身心體驗的需求。這就是大勢所趨。
“旅行應該是讓心去旅行,發現自己,在旅途中感悟更精彩的生命體驗?!眲④娬f,這是他創立心動工場的最初動力,幫助中國人發現和驚喜于真正屬于 “我的”體驗式旅行。用當下流行的話來說就是,你負責聽從心的召喚,心動工場負責讓你的旅行體驗與眾不同,有品又有趣。
?本文為投稿文章,作者:心動旅行(公眾號:心動工場xindonggongchang),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投稿郵箱ganhuo@startup-partn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