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今天下午在光華路舉辦了一場直播行業會議,會上,360創始人周鴻祎講了自己涉足直播行業一年多來,對直播的看法和感悟。他認為直播最大的魅力是參與和互動,并認為直播將來一定會成為各大平臺的標配。以下是周鴻祎的演講,由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編輯:
去年我一時糊涂,說硬件必須免費,結果誤導了很多年輕創業者,后來我反思了整整一年,發現硬件免費完全是扯淡。現在又讓我說直播這個行業,我其實也不好說,因為它產生時間太短,所以格局和前景都還不明朗,沒人有資格斷定直播的未來。
這個行業剛剛開始,現在發展的非常快,剛才說目前有2000家平臺,而前段時間我聽說才200家,也許很快就兩萬家,現在要斷定它的未來太早了,像跑馬拉松,才跑了1000米,你還沒資格說我找到馬拉松的規律了。
不過,我一直想努力成為網紅,你看我在花椒直播多努力啊,我的車著火了,當然不是故意的,我不先滅火,而是先直播。但即使這樣,我也不夠紅,才掙了不到50萬個花椒豆,合5萬塊錢,那些胸比我大,臉比我尖的主播,一晚上都不止掙5萬塊。不管怎樣,今天我就以一個大主播的身份來談一下直播吧,我對直播有兩個看法:?
1、距離太遠的直播是偽直播。
為什么直播被手機顛覆,PC為什么不能,不僅因為手機比PC便利,最重要是,手機拉近了主播和觀眾間的距離。一個心理學家告訴我,如果不熟悉的兩人坐的太近,空間上會感覺被侵犯,但直播離的近卻會讓人有親切感。我自己做主播,也天天當觀眾,深有體會。如果距離主播太遠,那就是偽直播。
為啥有人想打賞,也是因為互動和參與感。新京報的記者們都該去體驗一下才知道,花椒可以提供便利。
2、直播未來極可能成為分眾和社群的組成式。
現在有許多直播網站,他們的數據都是讓人存疑的,事實上,當一個直播間真的擠進來5000人時,已經很難互動了。直播之所以成為顛覆性行業,也許就是每個人都能和主播互動,這種互動對人數是有限制的,一個房間有50到200個人,才會形成好互動。過于追求人多,大部分人都得不到互動,那這和電視臺及視頻網站就沒有區別了。要想房間人數少,那直播只能變成分眾和社群的形式。
3、直播是未來互聯網上最豐富和強有力的表達方式。
直播的效果大于文字、圖片和視視。你去了一個約炮網站,光看那些PS過的照片,你不知道這些人是什么個性,而一旦開始直播,10分鐘的互動交流就勝過千言萬語。
但是,直播門檻又最高,不是所有人都有鏡頭感、會表現自己的。我預計,未來直播、短視頻、圖片、文字等各種媒介方式是并行的。
不少人想把直播做成內容平臺,我對這一點持懷疑態度,比如馬冬的《奇葩說》,既可以去視頻網站上看,也可以去電視臺上看,同樣的節目,僅是換成直播的方式播出,那就不是顛覆。目前,我沒看到哪家平臺真正把娛樂與直播結合的很好。只有它無法回放,無法把回放的內容拿到視頻網站和電視上去放,那才算是真正沖擊和變革。
總之,對未來直播的格局,我的想法是一定會分化,一部分網站走向媒體化方向,另一部分也許會走向社群和社交。把直播做的像微博一樣,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而關于直播以打賞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它僅僅是我們從秀場中繼承的商業模式之一。當更多普通人不靠顏值也能成為知名主播,并把生活帶進直播時,當直播成為90后、95后乃至00 后自我表達的基本方式時,它就能衍生出更多的商業模式了,比如廣告,電商,心理學家收費課堂等等。
所有人都很關心直播最后是產生大的互聯網公司?還是它以后會成為各大平臺的標配?
我認為肯定會成為標配,到時候,新京報直播新聞,美團直播演示怎么做飯,賣金融理財的可以直播促銷。直播,最終將成為一股顛覆性的力量。
1、破了殺毒行業的規矩,我又破了直播行業的規矩。
我不直接做直播平臺,我投資直播平臺。直播平臺目前主要收入是打賞、分賬。有三七開、四六開、五五開,主播拿小頭。而我投的直播網站,要讓主播拿大頭,平均能拿八成。 ????
所以有人說我,老周,你把殺毒規矩破了,由收費變成免費,現在又想破直播業的規矩啊。我認為,如果一個網站把收入寄托在剝削主播上很危險,因為這樣它就會過于重視吸金能力強的主播,這種情況下,她個人會主導網站的調性。那這樣雖然用手機做直播,最終還是回到傳統的秀場經濟,直播平臺就只是一個賺錢工具,不可能變成改變互聯網方式的顛覆力量。
2、VR直播一定是直播的方向。
前段時間我們推出了VR直播嘗試,后來因為攝像頭的問題停掉了。做VR直播雖然圖像粗糙,但它比手機直播更能拉進距離,所以它一定是直播的方向。
而目前,現在所有做VR設備的人都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最后都會進入低成本同質化競爭。而用戶買了設備后也會說,我用它看什么呢?那我們就來點最實際的,我們讓主播做VR直播,這樣,才能真正刺激VR顯示設備的發展。
3、絕不能讓監管部門延遲審核直播
在中國做互聯網沒監管是不可能的,太亂了。像互聯網金融行業本來挺好,但太多騙子,逼得國家不得不管,這一管,就一刀切了。直播行業我希望大家都能自律,在百姓中造成了負面印象,是不可能做大的。并且,如果非得需要有關部門審察就很麻煩,因為傳統電視臺先審后發,都是有時間延遲的,而直播如果延遲那還叫直播嗎,實時參與和互動,是我堅信直播革命性變革的原因,即使延遲30秒,對直播打擊力度也很大。我們可以加強自律,自我監控,或發動用戶舉辦,但延時審核一定不行!
直播這行業大家都在探索,我也不過是早了半年,走了半年彎路。行業到底怎樣,明年也看不出個結果來,因為這與O2O完全不一樣。直播的競爭短期內不會結束。
這都是我不成熟的想法,希望不會又把大家給忽悠了,然后紛紛倒閉了,到時又怪我了。最后切記一句,直播這事,巨頭們都關注著呢,直播行業的創業者要牢記,悄悄地進村,槍場都不要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