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下午,分答無征兆關閉,稱“在玩命憋大招”。
8月15日晚,分答微信稱,“技術升級還未完成”。
8月17日,分答登錄界面換成白紙,稱“一切美好都值得等待”。
于是,上線42天就估值過億,短短3個月就“失蹤”,號稱完美詮釋“知識變現”的分答似乎被現實狠狠打了一巴掌。
分答失蹤,失落的是誰?
監管審查,是外界對分答此次停擺最大的原因推測。據多位相關人士分析,監管部門可能在審查分答,審查力度細微到平臺所有內容,其中內容違規的理由也許不只是涉黃這么簡單。
內容為王的今天,直播興起,短視頻迎風而上,社交平臺一家接著一家,風口的開啟讓人不禁以為我們已經完全到了知識產權成熟的階段。不,監管部門一次次地出現,伴隨著各樣視頻內容的下架,現實告訴我們:知識變現?現在還不到開花結果的時間。
“老公”的郁悶史
而對此事件,要說最失落的人,應該不是姬十三,反而是國民老公王思聰。根據投資界數據,普思資本參投過“在行”的A輪融資。除此在外,細細追往,王思聰的投資生涯似乎一直都與“監管”分不開。
2016年7月10日,王思聰投資的視頻內容《吐槽大會》上線3天后,知情人透露,遭廣電總局要求其下架,原因與節目中嘉賓的大尺度吐槽和“又污又暴力”的評論有關。據了解,節目上線20小時,網絡播放量破千萬。
2016年4月14日,文化部公布,斗魚、YY、熊貓TV等多家網絡直播平臺因涉嫌淫穢、暴力等內容,被列入查處名單。其中,熊貓TV背后的金主就是王思聰。
老羅是在懸崖勒馬,還是內容之心不死?
邏輯思維也是“在行”的投資方之一,此前邏輯思維也投過Papi醬,并于2016年7月15日投資了做微信訂閱平臺的“胡辛束”。值得注意的是,7月18日,邏輯思維的CEO脫不花對外發聲:后悔做投資,后悔做電商。7月23日,羅振宇微博轉發這篇演講文。
如今分答“下落不明,前途迷惘”,恰恰對應了邏輯思維此次轉型之舉。邏輯思維在投資上懸崖勒馬,卻依舊深耕內容領域。據了解,邏輯思維把重點完全轉至自己的內容開發上。然而面對此事,可以想象,知識變現道路如此多艱,老羅一顆商業的心也許正頗受打擊。并且據網絡爆料,邏輯思維的錢已經被燒光……
下一個會不會是值乎?
語音的審查難度遠遠大過圖片和視頻,從一開始的文字付費,到推出語音問答功能,也許知乎旗下的值乎才是這次事件當中最為擔驚受怕的一方。與分答并駕齊驅,不知現在的值乎是否在后悔當初的升級舉措。
即使沒有監管,分答還能走多遠?
往往走得越高就摔得越狠,這樣的事情在創業圈并非少數。分答因明星大V入駐而大火,這背后更是意味著較高的風險。據投資界了解,分答問問題的人數占分答總用戶的3%不到,回到問題的人占總數的1.5%;而在這1.5%當中,承擔平臺90%交易份額的人群就是那些明星大V。也就是說,分答只被這萬分之八的用戶支撐。這樣的偏倚很顯然映襯出分答不穩定的商業模式,如果這些明星大V流失或失去吸引力,分答又該怎么走下去?
另外,追本溯源,分答號稱是“知識變現”,然而平臺上大多所需更偏向八卦和秘密等內容;再加上分答特性還是屬于工具型,離社交化還很遠,并不造成平臺互動。長此以往,如果僅靠八卦和獵奇為主要特征,不會留存用戶。
綻放之后,終將凋謝?
喜新厭舊像是這些爆款的天敵,辛辛苦苦開發出來的APP被用戶愛不釋手,然而還未俘獲用戶的心就慘遭拋棄。
1.??足記
主打“像電影一樣去生活”,結合了電影和地點的創新圖片社交功能,讓足記在2015年3月爆紅朋友圈,在APP STORE排行榜位列免費第一。

然而……由于“服務器嚴重跟不上,用戶在操作過程中遇到不斷閃退、大量圖片信息無法顯示”,足記創始人楊柳的茫然讓足記錯失發展良機。美拍、相機360等APP迅速更新類似功能,并借著自身強大的用戶基礎,帶走用戶,足記爆紅后迅速隕滅。
2.??臉萌
專注漫畫卡通形象制作,2014年1月獲得IDG投資的數百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跟足記一樣,曾在APP STORE排行榜免費榜中排第一位,上線6個月用戶達2000萬。
然而……走紅以后,結局同樣是銷聲匿跡。臉萌的聯合創始人陳俊杰分析過,臉萌最主要做的還是頭像更新,缺乏用戶粘性,新鮮感嘗試過后,自然逃不過死亡。

據了解,曾經的臉萌創始人郭列又做了如今依舊還火著的FaceU。投資過足記的光速安振也投資了FaceU。另外,美圖秀秀也參與了FaceU的B輪數千萬美元的投資。目前為止,FaceU主打的還是免費產品,如何盈利是個大問題,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也許未來被美圖或者其他平臺收購的可能性會很大。

3.??無秘
主打匿名社交,憑借廣大群眾對八卦爆料和對秘密的窺探心,迅速在朋友圈爆紅。
然而……在用戶的獵奇熱度消散之后,無秘面臨的是一波又一波的用戶投訴和應用商店警告。是的,融到B輪的它依舊還活著,只是沒多少用戶了。

從這些爆款中顯而易見的是,工具型的特征大過社交型,缺乏用戶粘性,難以留存用戶。另外,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面臨諸如美圖秀秀這類強大的競爭對手也都是死亡的很大原因。目前國內愿意付費購買裝飾工具的習慣還沒有形成,即使有資本愿意為這些以創意為核心的初創企業買單,最終也逃不過死亡或者被收購的結局。
結語
為內容付費已經毋庸置疑是內容領域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付費習慣的養成,私密性的內容成為監管部門大力監督的方向;除此之外,如何留存用戶同樣是企業必須要重視的問題,如果僅是單方面靠明星或者噱頭來吸引用戶,根本不能成為長久之計。
說是要做社交,卻還是要好好思考下如何真正的運用平臺連接起付費用戶和平臺常駐的“明星”,以此形成穩定的“三角模式”,才是正理。
(來源: 投資界 喜樂)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屬于原作者,不代表清科私募通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news.pedata.cn/236608.html
2023-11-1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衢州,打造長三角創投新勢力“第一城》的文章
2022-06-20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引鳳筑巢·融金朝陽——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 專精特新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百家基金進航城-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2-23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清科創業旗下PEDATA MAX全新升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