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7月29日,360順利完成在美國退市的動作,周鴻祎稱這一天為“last day”。8月22日,周鴻祎在360大廈對媒體復盤了過去一年360360f="/soso.php?keyname=私有化">私有化的艱辛歷程,同時還闡述了360內部正在進行著的業務拆分和重組。
360360f="/soso.php?keyname=私有化">私有化過程盡管風險極大,但是勝在獲得了國家各級部門支持、相關投資者力挺,360有驚無險的快速實現了在美國資本市場退市。可以看出360私有化確實讓老周承受了不小的壓力,但這絲毫不影響其志得意滿的狀態。
360私有化回歸拒絕“跨境套利”投資者,周鴻祎抵押一切舉債200億
其實一句成功退市背后包含無數波折與艱辛,一個體量達到百億美金的私有化交易,全部現金,不管對360還是周鴻祎而言都是巨大的壓力,此前也傳出很多負面和謠言。
周鴻祎無奈的表示,360退市之前由于美國對上市公司監管非常嚴格,自己怕說話一不恰當就會影響私有化過程。“那一段時間大家問我,我都是咬著牙不說,今天要逐條澄清。”
1、360私有化的完成,算是亞洲歷史上最大的私有化,涉及100億美金體量的退市本身就意味著很大風險,但為什么還堅持回歸?周鴻祎解釋,這主要是因為360的核心是安全,而回歸國內資本市場是國家一個很明確的期望。而360變成中國的內資公司,也能保持未來在國內的網絡安全地位。
2、360回歸的速度如此快速,是因為國家各級部門的有力支持,這其實也算是國家戰略行為的體現,因為知識產權對國家安全作用很大,所以360私有化過程,更多的不是基于資本層面的考慮。“其實私有化過程中只要有一步出現問題,360就會進退維谷,說360私有化回國是為了跨境套利,這是不懂私有化。”
3、360在私有化募資過程中,找投資者時是有明確要求的:第一,都是跟360合作過的,知根知底;第二,未來對360在國內發展業務上有幫助的。比如幾個大的險資,都是國內比較大的保險公司,未來保險公司在很多業務上跟360安全理念比較接近。第三,投資方跟360合作要有長線持有的耐心,我拒絕了很多“想賺快錢”的投資方。
4、在獲得鐵桿投資者力挺之外,周鴻祎還是押注了一切(包括抵押360大樓和一系列“360”商標等)以換得私有化資金,成功獲得招商銀行等提供的30億美金(約合200億人民幣)的銀行貸款(7年期)。老周笑著調侃:現在我是中國最大的“負翁”。
5、360業務拆分早在2-3年就在進行,采用的是“大船變艦隊”策略。企業大了要思考如何保持創業創新活力,所以360成熟業務(安全等)和創新業務(金融等),不能放在一個企業里面用同樣的考核標準。360需要更靈活的制度,所以有了業務拆分和合伙人制。
6、對于外界謠傳了無數個版本借殼上市、360概念股等,周鴻祎坦言:“每天都有很多人打電話來推薦殼公司,以至于現在都不敢接陌生電話。我在此鄭重聲明,目前360的投資者都是啟用的自有資金,所以與360相關的任何理財產品都是假的,當然也沒和任何公司談過借殼上市。”
這一場冒險豪賭不亞于一次“二次創業”,而老周認為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拆VIE 架構、將360的成熟業務和創新業務進行分拆重組,不管控股還是非控股,內部投資還是對外融資,這些360集團下的子公司如360金融、花椒直播等,未來都不排除獨立謀求上市的可能。
復盤奇虎360的上市以及私有化之路
2011年3月30日,奇虎360登陸美國紐交所。發行價14.5美元,開盤價27美元,上漲86.2%;首日收盤價34美元,上漲134.48%,被稱為“華爾街奇跡”。相信周鴻祎一定不會忘記,當年那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和西裝革履的自己!
上市前,也曾有美國投資者質疑奇虎360的商業模式,但睿智的周鴻祎在路演時將奇虎360自比為“中國版的Facebook”,并給投資人描述公司“如何先做安全,滿足用戶安全需求,然后通過瀏覽器搭建上網平臺,通過桌面管家等提供增值服務”,這些都獲得了許多國外投資者的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在IPO的過程中,堅持價值投資的巴菲特和以投機著稱的索羅斯同時投資了360,彼時能夠獲這兩人同時投資的公司不過寥寥6家。此后的三年間,360股價青云直上,曾一度沖高至120美元,成為當時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公司。
事情急轉直下發生在2014年,360的業績與股價似乎陷入了一種怪圈:每個季度公司都拿出了靚麗的財報,但股價在沖起來后卻呈現出下跌的趨勢。進入2015年,360股價依舊沒有走出頹勢;截止2015年5月底,奇虎360的市值縮水至64億美元,還不到過去市值高點的一半。
于是,周鴻祎開始重新審視奇虎360面臨的內外環境變化。2015年6月,國內A股市場享受的資本盛宴時,奇虎360收到來自董事長兼CEO周鴻祎、中信證券、華興資本、紅杉資本等不具約束力私有化要約,每股ADS報價77美元。
在內部郵件中,周鴻祎指出了私有化原因:360目前80億美元的市值,并未充分體現360的公司價值;360的私有化不僅是資本操作,更是360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的重要助力。
2015年12月18日,360與投資者聯盟達成私有化協議,全現金私有化交易估值約9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00億元)。買方團成員主要有中信國安、金磚絲路資本、紅杉資本中國、泰康人壽、平安保險、陽光保險、New China Capital、華泰瑞聯、Huasheng Capital等。
2016年3月30日,360宣布私有化協議獲得股東的批準。4月26日,360私有化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通過,進入公示階段。6月28日,360就私有化交易進展發布了更新公告,稱該交易將在8月中旬之前完成。
7月19日,360從紐約證交所摘牌,以77美元的價格完成從美國證券市場退市,目前私有化已全部完成,回歸A股上市之路又前進了一大步。
360從宣布私有化到完成退市,僅僅用了不到14個月的時間。最新進展,奇虎360正在拆VIE架構,借殼還不在老周的短期計劃之內。
曾經一窩蜂式私有化、拆VIE的中概股企業最新進展
中國公司似乎做什么喜歡扎堆,比如當初一大堆的中概股企業一門心思的赴美上市,然后又一窩蜂的忙著私有化、拆VIE、回歸A股……據投資界不完全統計,自2015年至今,收到私有化要約的中概股已達37家。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公司和創始人都能如360和周鴻祎一樣的幸運。中概股私有化回歸A股,這不僅僅是一場金錢的狩獵,更是一場時間的游戲,中間充滿著各種未知的變故。
2016年5月4日,突然有傳聞稱,證監會擬暫緩中概股企業回國上市,中概股回歸國內借殼、重組、IPO可能受限制,此消息令正在私有化的中概股企業股價應聲下跌。加之此前“戰略新興板擱淺、注冊制暫緩”等消息,已經在私有化路上的中概股面臨更多變數。
6月15日,歡聚時代宣布,公司董事會特別委員會收到了來自董事長雷軍和CEO李學凌的郵件,宣布買方團撤回2015年7月9日的非約束性私有化方案,此次撤銷將即刻生效。據悉,撤銷私有化主要是出于對近期市場條件欠佳的考慮。
6月30日,世紀互聯董事會宣布,收到來自于公司董事長陳升、金山軟件和、清華紫光等組建的買家聯盟信函,稱將撤回在2015年6月10日發起的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即時生效。同日,世紀互聯宣布了一項2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這項計劃的有限期是宣布之日起的未來12個月。
8月18日,陌陌宣布,董事會下屬的特別獨立委員會接到包括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唐巖在內的買家聯盟通知函,稱其決定撤回2015年6月23提交的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此次撤銷將即刻生效。盡管阿里巴巴是買方團成員之一,蔡崇信也加入了陌陌董事會,但目前來看陌陌暫時回不了A股了。
截止目前,除了以上暫停私有化的中概股企業,已有分眾傳媒、巨人網絡、完美世界、優酷土豆、盛大游戲、如家、中微星、世紀佳緣、博納影業、中手游、弘成教育、奇虎360等多家中概股企業退市,甚至通過并購、借殼回歸A股;樂逗游戲、藝龍、酷6傳媒、航美傳媒、淘米游戲等企業私有化則進入最后流程階段,退市在即;還有聚美優品、汽車之家、當當、愛康國賓、盛大游戲、智聯招聘等陷入到私有化攪局或控股權內斗中。
私有化從來不是沒有風險的坦途,回首諸多中概股回歸的案例,無不經歷跌宕起伏的坎坷,企業家、資本、投行等各路精英盡顯神通,風云變幻的資本市場,總是能出其不意,然后令你措不及防,但愿那些正在回歸路上的中概股企業都能有驚無險。
附:2015年以來收到私有化要約的中概股一覽表

(來源: 投資界 李紅雙)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屬于原作者,不代表清科私募通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news.pedata.cn/236622.html
2023-11-1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衢州,打造長三角創投新勢力“第一城》的文章
2022-06-20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引鳳筑巢·融金朝陽——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 專精特新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百家基金進航城-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2-23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清科創業旗下PEDATA MAX全新升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