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小微企業普遍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近日,成都高新區管委會與成都銀行在中國-歐洲中心簽署了《“自貿通”金融服務合作協議》,面向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內的企業正式推出四川首個“自貿通”金融服務。
??以融資、降費、服務為核心
??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自設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營造更加國際化、法治化和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此次推出的“自貿通”金融服務,由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聯合金融機構,在雙向投資開放和金融改革創新兩方面帶來全新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
??據了解,“自貿通”金融服務是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與成都銀行合作建立的金融服務項目,基于盈創動力投資平臺,實行政府、銀行、擔保多方聯動,整合各類金融資源和政策資源。該項金融服務由“自貿貸”“自貿惠”和“自貿易”三部分組成,以融資、降費、服務三大支柱為核心,包括便捷融資、國際結算費用減免、業務綠色通道、境外交易對手資信調查、綜合金融咨詢、境外金融服務等服務內容,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減輕企業綜合財務負擔。
??“中小微企業資產輕、抵押少,一般很難在銀行貸到款。推出‘自貿通’金融服務,能夠幫助企業降低融資門檻,減少企業貸款負擔,加大金融機構對企業的支持力度。”成都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政府參與且進行政策支持的“自貿通”金融服務,通過風險分擔資金的作用,降低了擔保公司和貸款銀行的風險損失,大幅度提高了擔保公司和銀行參與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的信心。
??“以一家小型外貿進出口企業為例,在成都銀行辦理貸款500萬元、每年周轉率5到6次的話,可以為企業節約年度財務成本42.6萬元。”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管理局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通過利率、國際結算手續費優惠及利息補貼等,可以切實幫助企業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首批9家企業正式簽約
??據介紹,“自貿通”金融服務采取政策性引導、市場化運作及利益共享、責任共擔的方式,整合各類金融資源,進一步解決外向型企業發展中遇到的融資問題,以風險共擔的方式營造良好的金融和政策環境。
??在簽約儀式上,9家企業與成都銀行簽署了《“自貿通”銀企金融服務合作框架協議》,成為首批受益企業。“經過初步估算,通過‘自貿通’平臺,我們的財務成本可以降兩到三個點。”寶利根(成都)精密模塑有限公司中國區財務總監劉伶告訴記者。
??據了解,“自貿通”金融服務結合了自貿試驗區的特點,采取正面清單加負面清單的準入管理辦法。其中正面清單從企業注冊地、持續經營能力、征信記錄、企業類型4個方面提出要求,而負面清單則包括企業違反環保法律法規及政策、被列入異常經營名錄、企業法人代表受到刑事處罰且不滿3年、受到成都市政府或高新區重大行政處罰等4項不可準入條件。
??將進一步推動雙向開放
??“自貿通”金融服務的推出,將進一步推動雙向開放,支持企業擴大進出口,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支持自貿區建設的能力,是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深入推動金融領域改革、努力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又一次創新。
??截至今年6月30日,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已探索形成盈創動力科技金融服務平臺等53個改革創新實踐案例。其中,“首證通”行政審批改革案例在中央深改辦內刊《改革情況交流》上刊發向全國推廣,“創新信用券”案例被省商務廳認定為最佳實踐案例上報國務院部際聯席會。
??同時,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一直在積極探索如何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開展金融改革創新,并在上半年啟動了天府(四川)聯合股權交易中心“自貿展示專區”,目前已有60家中外企業登陸專區進行展示。此外,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助力四川省創新發展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及上海自貿區基金發起設立四川首只自貿區股權投資基金,并積極向央行成都分行和外管局四川分局爭取支持推進在成都市試點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機制。(記者 周雪洋 攝影 梁磊)